盛世國典大閱兵

《盛世國典大閱兵》60枚連體郵資明信片全長10米,全景展現了該次首都閱兵的盛大陣容,是中國迄今為止最長的連體郵資明信片。

內容簡介

世國大閱
——六十枚連體郵資明信片
200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1949-2009)首都國慶閱兵盛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閱兵展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的歷史時期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豐碩果實。56個方(梯)隊威武雄壯的陣容,展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之威、民族之威、人民之威。
《盛世國典大閱兵》60枚連體郵資明信片全長10米,全景展現了該次首都閱兵的盛大陣容,是中國迄今為止最長的連體郵資明信片。

出版信息

書名:盛世國典大閱兵 
攝影作者:喬天富、張雷 
圖書類別:郵品類 
頁數:60頁 
定價:CNY60.00 
出版社:北京天安門郵局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6日 
裝幀:精裝 
開本: 
印刷數量:

首發儀式

2009年10月1日,在中國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首都國慶大閱兵。
2009年10月6日,北京市東區郵電局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三軍儀仗隊駐地舉行《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非郵資)首發暨贈送儀式,該套明信片全長10米,是中國迄今為止最長的連體明信片,所有圖片不僅一一重現了56個閱兵方陣的所有精彩瞬間,更是同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首都國慶壯觀閱兵場景的全程記錄。並同時在東區局所屬郵政網點銷售。該套明信片一推出,就成為市場上搶手的熱銷產品,短短5天時間就銷售了10000套,創收60萬元。

誕生背景

項目運作 關注國慶

2009年正逢新中國六十華誕,東區局在大力開發北京市郵政公司提出的“三個經濟”(政府、會展、總部經濟——編者注)的同時,把國慶經濟也納入了重點市場開發之列。他們力爭通過創新經營理念和完善內部運行管理,充分利用“天安門”這個獨有的資源,以當年的熱點題材——國慶大典為切入點,建立長效的、良性的市場開發機制,最終將國慶經濟市場外沿擴大,從而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天安門郵局的創建、天安門郵局品牌的打造以及天安門郵局自有產品的研發,都是東區局按照年初制定的開發國慶經濟計畫逐一落實的具體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陸續實施,搭建天安門郵局這個平台的工作初見端倪。

市場調研 策劃先行

2009年的首都國慶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14次大閱兵,也是歷史上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一次閱兵,隨著國慶的日益臨近,當年大閱兵的受關注程度也愈來愈高。東區局在潛心進行前期市場調研的基礎上,藉助“外腦”(社會上有經驗的策劃創意人)的力量,設計出不同形式的策劃方案草稿。經過反覆推敲和論證,從這些創意產品方案中,東區局最終選定以60枚連體明信片的形式作為體現國慶閱兵的郵政產品,並命名為《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
採用60枚連體明信片,不但寓意著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同時還集納了2009年國慶閱兵中56個方陣威武雄壯的陣容,為購買者提供了最佳的國慶閱兵收藏紀念品;此外,由於明信片本身具有集通信、觀賞、收藏且價格低廉於一身的特性,連體明信片還可成為極有人緣的“百姓產品”。

精心準備 縝密部署

東區局經過精心的設計和修改,使連體明信片的雛形樣稿在國慶節前全部設計完成;同時,又與《解放軍報》的兩名攝影記者簽訂合作協定,把他們在國慶當天大閱兵現場拍攝的照片的智慧財產權獨家買斷;同時,選定好印刷廠、組織好人員,隨時準備開機製作。此時,圍繞連體明信片製作的一切工作都在東區局的周密部署和掌控之中,萬事俱備,只等國慶閱兵的順利舉行。
2009年10月1日10時,當舉國上下都注視著天安門國慶大閱兵的現場時,東區局局長宋平姣也靜靜地坐在電視機前,她用提前準備好的筆和紙,按照每個方陣經過天安門城樓的先後順序,逐一把其準確名稱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為那套即將誕生的《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做好基礎準備工作。
2009年10月1日22時,按照預定工作計畫,宋平姣、東區局局長助理齊濤和市場部副主任劉震、王宏及商函分局局長張宏宇一起趕到了解放軍報社,準備連夜將相關的圖片加工處理後,在第一時間進行製作和印刷。

啟動預案 有條不紊

正當《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的相關工作都按計畫有條不紊地實施時,一個意外的情況卻使所有工作都停滯下來。《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中的所有圖片除按計畫要經過解放軍報社審批外,還增設了一個報首都國慶閱兵總指揮部審批的程式,否則,不能在任何地方使用。這個意外情況並沒有打亂東區局原定計畫,應急預案馬上啟動——各部門在等待新指令的同時,把所有文案工作準備就緒。
原計畫10月4日在沙河閱兵村舉行的連體明信片首發暨贈送儀式也因此而順延,但具體時間卻不能確定,所有相關人員,上至局領導下至普通工作人員,都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儘管是在國慶長假期間,但每個人都是隨時待命,24小時保持聯絡暢通,隨叫隨到。一旦得到首都國慶閱兵總指揮部關於同意使用閱兵圖片的正式批文,各個崗位工作就可立即啟動。
10月5日15時,東區局終於接到首都國慶閱兵總指揮部的指令——《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中的所有圖片全部通過審批。接到指令後,東區局就如同運動員聽到了發令槍響,各個部門的相關人員全部到位,開始了明信片首發的準備工作,大家只有一個想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推向市場。10月6日10時,《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首發暨贈送儀式在首都國慶閱兵三軍儀仗隊駐地舉行,不僅贏得了三軍儀仗隊所有官兵的一致稱讚,還吸引了首都多家新聞媒體的競相報導。
訊息一經披露,廣大市民都紛紛趕到東區局各個網點購買,特別是在天安門和鳥巢兩個郵局,購買者更踴躍,很多外地遊客拿著剛買到的《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興奮地說:“沒想到在北京看完閱兵式後,還能買到有閱兵內容的明信片,真是太有意義了。”
《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贏得了市場的一致認可,成為最熱銷的國慶產品。

賀卡品種 再添亮點

10月9日,國慶長假剛剛結束,宋平姣立即前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相關部門,申報使用天安門獨立郵資圖製作《盛世國典大閱兵》郵資連體明信片的事宜。
10月12日,《盛世國典大閱兵》(郵資)連體明信片報審完成;14日,第一批《盛世國典大閱兵》(郵資)連體明信片開機印刷。至此,被稱為“姊妹篇”的兩款《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全部開發完成。
從國慶節前(非郵資)連體明信片的策劃到首發,從郵資圖的申報到新產品的面世,所有的工作都在快節奏、高效率狀態下進行,並在第一時間占領了國慶經濟市場。目前,《盛世國典大閱兵》(郵資)連體明信片已被北京市郵政公司確定為全市推廣項目。截至10月31日,東區局共銷售《盛世國典大閱兵》連體明信片(兩款)6萬餘套,實現收入近500萬元。

作者簡介

喬天富,四川綿竹市人,1954年生,1970年當兵,現任解放軍報高級記者,大校軍銜,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常務理事。
喬天富擅長於重大新聞事件的採訪,他參加過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1980年我國第一次向南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1981年秋季華北軍事大演習,1984年國慶35周年大閱兵,1986年老山防禦作戰,1987年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1991年南方大水災,1997年三峽大壩截流,1998年特大洪災,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閱兵盛典,2005年中俄軍演、“神舟5號”,2005年“神舟6號”載人航天等重大新聞事件的採訪,他用勇敢、智慧在新聞現場捕捉稍縱即逝的瞬間,在新聞攝影界創造了許多次“第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