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都村

盆都村

盆都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王子樹鄉,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甘蔗、茶葉等特色產業。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盆都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王子樹鄉,地處王子樹鄉東北邊,距王子樹鄉政府所在地19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城86公里。東鄰勐養鄉,南鄰邦東村委會,西鄰托盤山村委會,北鄰邦角村委會。轄盆都村、新寨、蠻檔、滾漢、滾景、田頭寨、喬木山等7個村民小組8個自然村。現有農戶415戶,有鄉村人口1923人,其中農業人口1923人,勞動力78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78人。全村國土面積36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17.8℃,年降水量1723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茶葉、核桃、麻竹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4904畝,人均耕地2.55畝,林地8545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73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地處山區解決交通道路是我們發展的重中之重、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人畜飲水等方面存在困難和問題。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甘蔗、茶葉等特色產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904畝(其中:田1100畝,地4342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茶葉等農作物;擁有林地854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2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3畝,主要種植核桃、麻竹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3310畝,其他面積39810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37萬元;畜牧業收入98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56頭,肉牛101頭,雞3166隻);林業收入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1萬元;其他收入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177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9人(占勞動力的1%),在省內務工39人,到省外務工10人。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82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24萬元(人均9元),一事一議籌勞170個(勞均2個)。有固定資產1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財務。‍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05戶通自來水,‍有10戶飲用井水,有1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有40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3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9.5%、和59.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0戶(分別占總數的74.2%和35%)。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9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1輛,拖拉機22輛,機車15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41畝,有效灌溉率為18.9%,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93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9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衛生教育

該村現有農戶415戶,共鄉村人口1923人,其中農業人口1923人,勞動力78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景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208人,景頗族715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23人,享受低保103人,五保戶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407戶,占農戶總數的95%。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50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180人,距離鄉中學2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63人,其中小學生180人,中學生83人。

風土人情

‍雲南景頗族包括4個主要支系:景頗、載瓦、勒期和浪俄,其中載瓦支系最大,其人口占景頗族人口的80%左右。景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景頗方言屬景頗語支,載瓦方言屬緬語支。景頗、載瓦兩種方言由於語言親屬比較疏遠,互相通話困難。原無文字,1895年,美國傳教土詹森夫‍婦在緬甸創造了一套以景頗語為基礎,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景頗文。由於語言的相同,這套文字也流傳到我國景頗族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我國語言工作者在原景頗文的基礎上對這套文字進行了改進,同時為說載瓦支語言的景頗族人民創製了一套拼音文字。現在兩套文字均推廣使用。景頗族主要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人們相信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有鬼魂,它們都能作祟於人,給人以禍福。一般民眾對鬼魂既崇敬又畏懼,在每年春播、秋收、冬藏之前及逢婚喪、生病、械鬥時。都要殺生祭鬼。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人。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景頗族的盛大傳統節日是"目腦縱歌"節。目腦縱歌是一種民眾性的歌舞活動,其中包括多種舞蹈形式,排列成陣,舞步有序,節奏鮮明。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一般進行4天。節日期間,景頗人民穿著盛裝,匯聚目腦縱歌場,圍著歌舞場中央繪有目腦舞蹈路線圖譜的"目腦示棟"。踏著鼓樂節奏盡情歡舞。目腦縱歌,原是敬祭鬼神的原始宗教活動,現成為盛大傳統節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