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葉野茉莉

皺葉野茉莉

皺葉野茉莉,灌木或高喬木,高1.2—5米;小枝圓柱形,灰褐色或暗褐色,幼枝被灰黃色、銹色至褐色絨毛,後變無毛。產景東,勐海;生於海拔1150—1540米的混交林中。緬甸至印度也有。

基本信息

介紹

所屬卷:Styrax Linn.
所屬科:Styracaceae
中文名:皺葉野茉莉

文獻來源

Styrax rugosa Kurz(1871),(1877);C.B.Clarke in Hook.f.(1882);Perkins in Engl.(1907); H.L.Li(1944).

描述欄位

灌木或高喬木,高1.2—5米;小枝圓柱形,灰褐色或暗褐色,幼枝被灰黃色、銹色至褐色絨毛,後變無毛。葉革質,稀為紙質,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4—10.5厘米,寬1.5—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稀為闊楔形,邊緣具明顯而銳尖的鋸齒或牙齒,葉面具皺紋,被星狀毛,葉背灰白色,密被極細星狀絨毛,側脈5—7對,側脈和細脈在葉面凹陷;葉柄長2—3毫米,被銹色絨毛。花序總狀,腋生或頂生,長3—5厘米,具3—5花,密被銹色或黃褐色絨毛;苞片線狀鑽形,長3—10毫米,被絨毛,宿存;花白色,長1.5—1.9厘米,花梗長2—4毫米,粗壯,被絨毛;花萼鍾狀,長5—6毫米,外面密被灰黃色極細星狀絨毛和疏生金黃色大星狀毛,裡面上半部被平伏絨毛,萼齒5,略不整齊,線狀鑽形,長約3毫米,兩面被絨毛;花瓣長約1.7厘米,花冠管長約6毫米,裂片橢圓形,長約1厘米,寬約6毫米,兩面被灰色絨毛;雄蕊內藏,花絲分離部分長約5毫米,下部被毛,花葯線形,長約5毫米,基部和藥室邊緣被稀疏星狀毛;子房卵形,被絨毛,徑約2毫米,花柱長約15毫米,無毛。果球形,徑8—9毫米,外面密被灰色絨毛,成熟時自先端3瓣裂,基部為宿萼所託,果時苞片和小苞片宿存;種子卵形,棕褐色,長約7毫米,徑約5毫米,無毛,明顯具3棱和3槽。
分布及生境:產景東,勐海;生於海拔1150—1540米的混交林中。緬甸至印度也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