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粘合素

最新研究發現:皮膚病實質上是一種免疫介導性疾病一一各種原因導致“皮膚粘合素”先天不足、後天受損或缺失,引起皮膚自我修復功能障礙,免疫力下降,才是皮膚發生炎症、增生、脫色、瘙癢、潰爛等病態變化及反覆難愈的真正原因

引言:自從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頑固性皮膚瘙癢等列為免疫介導性疾病後,世界上許多著名製藥集團,如美國輝瑞、法國與日本合資的禮萊/武田、瑞士司特拉斯、英國葛蘭素等先後研發出20多種“皮膚粘合素”單克隆製劑,並且在臨床上取得奇蹟般療效。例如“斯爾汀”(SERDN)現在銷售額也達22億美元,先後獲得了美國FDA和歐盟的批准,僅2003年前3個月,美國己開出1400萬份處方,63萬銀屑病患者完全獲得治癒。作為皮膚“粘合素”藥物的代表,“斯爾汀”現己成為皮膚病的一線用藥。但出於專利保護和研發成本高昂導致的奇高價格等的原因一直無法進口我國。
在我國,對皮膚病免疫學的研究己有30多年,特別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該研究被批准列為攻關項目,有關部門直接拔款2400萬元,隨後又被有關部門列為“1031”重點研發項目,拔款1600萬元。與此同時,國際自然科學基金會等也立項支持,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中心皮膚病科研攻關組具體承擔。經過近10年研究,終於在2003年底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個皮膚粘合素靶向補充、激活劑——“皮膚粘合素”組合。 【皮膚粘合素組合】是中研院專家組這一重大發現的結晶,是目前國際上唯一通過補充皮膚粘合素,恢復皮膚自我修復功能,全面糾正皮膚免疫缺失的高科技產品。上市一年來,其良好的使用效果深受國內外專家的好評,在此基礎上,中研院又開發出了“皮膚粘合素組合粘合素免疫介入"系列組合產品,療效非常突出,臨床觀察表明:一般患者使用1—2個療程,皮損部位炎性細胞與內皮細胞間的黏附度降低,白細胞趨化得到抑制,皮膚症狀完全消失了…… 為使這一成果更迅速、廣泛的造福皮膚病患者,2005年1月28日,中國中醫研究院套用科技推廣中心授權我國著名企業一一西安紅頂藥業公司對這一成果進行轉化生產並全球推廣,鑒於這些產品的療效卓越超群,相信不久的將來, “皮膚粘合素組合"必將成為國際皮膚健康產品中最具實力的金字品牌。
2003年7月16日,中國最權威的醫學研究機構一中國中醫研究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鄭重宣告:我國皮膚病研究又獲重大突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