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乾燥症

皮膚乾燥症是一種以皮膚乾燥為特徵的皮膚病。其症狀主要為皮膚乾燥、糠狀脫屑,伴全身瘙癢,洗澡後加重。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好發於雙小腿伸側,病情進展緩慢,常於冬季及乾燥季節加重。

基本信息

病因

年齡增長、氣候變化、洗澡水過熱或洗滌用品鹼性強等都是導致皮膚乾燥的重要原因。

臨床表現

皮膚乾燥,無光澤,重者皮膚呈魚鱗樣(尤其是雙小腿伸側),表面粗糙,春夏漸輕,秋冬加重。由於皮膚變乾,可引起脫屑、皸裂,伴瘙癢或疼痛。

檢查

皮膚乾燥,可伴有糠狀脫屑,重者魚鱗樣皮膚、皸裂,四肢伸側重。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體格檢查可診斷。

鑑別診斷

1.內科疾病致全身性瘙癢

特別發生在中老年,可能伴有基礎疾病,如腎功能不全、膽汁淤積性肝硬化、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淋巴瘤等。

2.特應性皮炎或具有特應性體質

變應性鼻炎(即過敏性鼻炎)、枯草熱或過敏性哮喘的患者具有特應性體質(即過敏體質),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皮膚乾燥症。

3.先天性魚鱗病

自幼即發病者,應考慮先天性魚鱗病。

治療

1.查明病因,予以治療。

2.溫泉浴,勿用鹼性較大的肥皂或沐浴液,洗浴後5分鐘內塗抹足量潤膚劑。

預後

經積極治療,症狀有所好轉,如無減輕,應考慮基礎疾病並進行相應檢查。

預防

瘙癢嚴重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適量食用堅果;戒除菸酒;減少熱水燙浴,勿搓澡;適時足量塗抹潤膚劑,加強皮膚滋潤保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