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迪利

皮卡迪利

皮卡迪利(Piccadilly)實際上是一個很廣義的詞,詞源於17世紀的英國。當時的一名裁縫因為製作銷售一種很流行的皮卡迪利(Piccadilly)衣領,而逐漸發家。從此之後,皮卡迪利(Piccadilly)這個詞在整個英國甚至是世界上開始有名。 該詞條主要介紹的是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有名的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和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 除此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有名的地方都是以皮卡迪利命名的,比如說英國曼徹斯特的皮卡迪利火車站(Manchester Piccadilly Train Station)

皮卡迪利大路

(Piccadilly Road)

簡介

皮卡迪利附近谷歌地圖 皮卡迪利附近谷歌地圖

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是倫敦市中心內一條著名的馬路,連結了西南方向的海德公園角(Hyde Park Corner)與東北方向的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馬路的東南面緊貼倫敦三大皇家公園之一的格林公園(Green Park),西北方向的不遠處則是倫敦三大皇家公園之一的海德公園(Hyde Park)。

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是倫敦市中心內最寬最筆直的馬路之一,該馬路上也坐落著幾個倫敦標誌性建築,例如皇家學院(Royal Academy),麗茲酒店(Ritz Hotel),日本駐英國大使館等。

歷史

1692年,這條馬路的名字並不是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而是葡萄牙大街(Portugal Street)。

16世紀末17世紀初之時,一個叫做羅伯特貝克(Robert Baker)的人在街上開了一家裁縫店,通過自己製作和銷售在當時非常流行的一種被稱為皮卡迪利(Piccadills)的衣領,他累積了大量的財富。後來,他在附近購買了大片的土地,並且於1612年在周圍修建了一座豪宅,在1626年之時,將該豪宅取名為皮卡迪利大廳(Piccadilly Hall)。

1660年之後,英國恢復了君主制,皮卡迪利及其南部被系統的開發,當時被定性為上流社會豪宅所在地。

1743年,這條路被正式更名為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

20世紀20年代,1660年之後建造在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上的大多數豪宅都被拆除或被當地機構徵用。

之後,隨著格林公園角(Green Park Corner)和公園小路(Park Lane)的規模擴建,在交通上漸漸的取代了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的作用,其次也一部分的截斷了原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西端的一些長度。

里茲大酒店 里茲大酒店

今天的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已經不再是倫敦的主要商業街道,不過仍然有幾家有名的商鋪,如簡介中提到的麗茲酒店(Ritz Hotel).

交通

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附近的公共運輸方式主要是公車和捷運兩種:

皮卡迪利路附近公交線路圖 皮卡迪利路附近公交線路圖

公車線路

9路(淡紫),14路(深藍),22路(淡藍),19路(綠),38路(粉)這五條公交線路會經過皮卡迪利路(Piccadilly Road)。

捷運線路

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附近主要的捷運站出口是:

海德公園角(Hyde Park Corner)站,該捷運出口位於皮卡迪利路(Piccadilly Road)的最西南端。只有深藍色的皮卡迪利線(Piccadilly Line)。

格林公園(Green Park)站,該捷運出口位於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的中間地段。深藍色的皮卡迪利線(Piccadilly line),淡藍色的維多利亞線(Victoria Line),灰色的朱比利線(Jubilee Line)都可以到達。

皮卡迪利路附近捷運線路圖 皮卡迪利路附近捷運線路圖

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站,該捷運口出口位於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的最東北端。深藍色的皮卡迪利線(Piccadilly Line),棕色的貝克路線(Bakerloo Line)可以到達。

點評

就當下來看,這條路本身平淡無奇,並沒有什麼太多值得關注的,但是它所連線的地域卻都是非常著名。

倫敦中國城 倫敦中國城

沿著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一直向東北方向走,首先在右手邊是倫敦三大皇家公園之一的格林公園(Green Park);繼續向東北方向走幾分鐘,左手邊是老邦德街(Old Bond Street)的入口,如果沿著老邦德街(Old Bond Street)一直向前走便是新邦德街(New Bond Street),新老邦德街是倫敦奢侈品中的奢侈品的聚集地;回到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繼續向東北方向走,左手便是皇家學院(Royal Academy),經常有藝術展覽;再繼續向東北走便是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不多介紹,從這裡繼續往東北方向走幾分鐘便是倫敦的中國城(London China Town),如果從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往東南方向走則是倫敦的日本城(London Japan Town),而如果從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往西北方向走,則是倫敦的韓國城(London Korea Town)。當然了韓國城和日本城都不能和中國城比,規模差太遠了,只是有比較多的日本和韓國的餐廳集聚在附近所以才得名。

哈羅德百貨 哈羅德百貨

而沿著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一直向西南方向走,首先則是會很快到達海德公園角(Hyde Park Corner),從這裡一直向北走,就能到達倫敦裝修最好的希爾頓酒店(London Hilton Hotel-Park lane);而從海德公園角(Hyde Park Corner)出發向西北方向看去,則是倫敦三大皇家公園之一的海德公園(Hyde Park),同時也是倫敦最大的公園,因為它與肯辛頓公園(Kensington Garden)是連在一起的,所以面積非常大;如果從海德公園角(Hyde Park Corner)一直向西南方向走,則是騎士橋路(Knightsbridge Road),大名鼎鼎的哈羅德百貨公司(Harrods)--倫敦最大的百貨商廈就坐落於此。

大巴士旅遊 大巴士旅遊

除此之外,由倫敦交通局開發的公車環遊倫敦的“大巴士旅遊(Big Bus Tour)"的起點便在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上,靠近格林花園(Green Park)捷運站口附近。該大巴士旅遊線路分3條,最值得一坐的就是紅線(Red Route),全程大約4小時,會經過倫敦一切值得或不值得一去的地方。票價為成年人25英鎊,小朋友12英鎊,家庭票62英鎊,車票在24小時都有效,該車票同時還可以乘坐環泰晤士河的郵輪 。

如果是遊客的話,沒有必要特意跑去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因為無論怎么轉悠都肯定會經過這條路的。

皮卡迪利轉盤

(Piccadilly Circus)

簡介

3d效果圖 3d效果圖

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是倫敦市中心內一個極其繁忙的交通轉盤,該轉盤的六個交通出口對應連線的是攝政王大街(Regent Street),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科文特大街(Covent Street),沙夫茨伯里大街(Shaftesbury Avenue)以及格拉斯屋大街(Glasshouse Street)。其中有兩個交通出口都是連線的攝政王大街(Regent Street),固雖是六個出口,但是是五條對應的路名。

這五條路的每一條街每一條路,都有極大量或是名品商店;或是遠近聞名的餐飲店;亦或是著名的旅遊景點。所以連線這五條路的大交通轉盤--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即使稱之為倫敦市區里最繁忙的交通口恐怕也不為過。

在英國,人們用:“這裡就像是皮卡迪利轉盤一樣!"(It's like Piccadilly Circus!),來比喻一個某一個地方的人實在是太多太繁忙了。

皮卡迪利轉盤谷歌地圖 皮卡迪利轉盤谷歌地圖

Circus這個英文單詞雖然在中文裡的意思是馬戲團,但是當年命名這裡的時候使用的是拉丁語,Circus等同於Circle,所以理解上依舊是圓環;轉盤的意思 。

歷史

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始建於1819年,其命名完全源自於,它連結了在當時依舊赫赫有名的皮卡德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然而那時的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並沒有今天這么繁忙,一切始於1886年的逐步擴建----連通了沙福特斯布利大街(Shaftesbury Avenue) 。

皮卡迪利轉盤1896年 皮卡迪利轉盤1896年

隨著1886年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的擴建,一方面該轉盤要處理攝政王大街(Regent Street)的南北方向交通以及來自西邊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方向的交通;另一方面,由於在新擴建出的沙福特斯布利大街(Shaftesbury Avenue)上坐落著幾家當時赫赫有名的劇院,如宮殿劇院(Palace Theatre)等,一過午後,這條路便是車水馬龍,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需要承擔的交通壓力就變得更大。

1906年的3月,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開通了棕色的貝克路線(Bakerloo Line)的捷運口;同一年的12月開通了深藍色的皮卡迪利線(Piccadilly Line)的捷運口。捷運口的開通雖然一部分上緩解了該轉盤的交通問題,但是使得該地段的人流量變得更大。

1910年,第一塊電子廣告牌在該轉盤的交叉路口出現,直到今天那個位置依舊是一塊巨大的電子廣告,已然成為該路口的標誌。

1926年8月3號,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的路口第一次設立了信號燈。

皮卡迪利捷運 皮卡迪利捷運

1928年,由於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激增的交通量和人流量,政府決定重建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的捷運口。

1939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附近出現了許多駐英美軍俱樂部,大量的妓女在這個區域附近遊蕩。即使是在多年後的今天,距離該地段幾步之遙的蘇豪(Soho)地段,仍然是倫敦最著名的成人性交易區域。

1960年代,由於進一步激增的交通流量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大的交通流量,當時的政府考慮重新建造整個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

1962年,霍爾福德大人(Lord Holford)提出了一項改建方案,將整個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改建成雙層的:即上層建造天橋等設施,連線該路口的建築與建築,只行人通過;而下層則是將當時大部分的居民建築拆除,擴大馬路的寬度,完全只通車。該改建方案一直處於修改,直到1972年。

1972年,該方案最後一次修改,希望用3個高72米的八角塔代替原廣場等周邊建築。然而該方案在同年最後被否決,理由是由霍爾福德大人(Lord Holford)提出的改建方案只能提升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20%的交通承載量,而當時政府需要的提高的交通承載量為50%。很難想像如果當時的方案得以實施,今天的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將會是什麼樣子的。

1980年代,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的南面也有過一次規模較大的行人區擴建。

之後的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再無大的規模擴建計畫,雖然時不時有非常小規模的維修,一直到今天。

皮卡迪利轉盤360度全景圖 皮卡迪利轉盤360度全景圖

交通

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附近的交通方式也是公車和捷運:

公車線路:

皮卡迪利公交圖 皮卡迪利公交圖

如上圖所示,大約有13條公交線路會經過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

3,6,9,12,13,14,15,19,23,38,94,159,453

捷運線路:

經過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的捷運線主要是深藍色的皮卡迪利線(Piccadilly Line),棕色的貝克路線(Bakerloo Line),兩條線都可以直達。

皮卡迪利捷運圖 皮卡迪利捷運圖

點評

愛神雕像 愛神雕像

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與皮卡迪利路(Piccadilly Road)非常相似,本身並沒有太多特別值得關注的景點。

首先是沙夫茨伯里紀念碑與愛神雕像(Shaftesbury Memorial and the Statue of Eros)。

巨大電子廣告牌 巨大電子廣告牌

其次是這個路口最炫的電子廣告牌,晚上八九點天黑了以後,這裡顯得額外的有電子商業的氣息。

相信或不相信博物館 相信或不相信博物館

這裡還有一家小型的互動博物館,相信不相信(Believe It Or Not),裡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不過全部全部都是人造的,並不是真的,大概小朋友去參觀一下還挺有意思,大人的話多半會覺得有點沒勁。

批判劇院 批判劇院

除了以上,當地人覺得這裡最有名的,恐怕是批判劇院(Criterion Theatre)了,這家劇院始建於1874年3月21號,設有600個座位。經過1983年,1989年兩次關門擴建後,於1992年10月重新開張直至今天。

從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出發,沿著科文特大街(Covent Street)向東走,左手邊便是倫敦的中國城(London China Town),繼續向東走便是科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是老倫敦街頭表演者的聚集地。

而如果沿著沙夫茨伯里大街(Shaftesbury Avenue)一直向北走,左手邊便是倫敦最著名的成人服務交易區蘇豪(Soho),裡面同時還有大量的美食參觀以及酒吧和俱樂部。

漢姆利玩具店 漢姆利玩具店

而如果向西北方向走,攝政王大街(Regent Street)上有眾多的中檔偏高的名品店,除此之外 ,還有漢姆利(Hamleys)這種英國最古老最大的玩具店,以及蘋果直營店,再繼續向前走則是聞名遐邇的牛津街(Oxford Street)。而如果向南走,沿著攝政王大街(Regent Street)走,左手邊便是日本城(London Japan Town),繼續向前走10分鐘就可以看到倫敦三大皇家公園之一的聖詹姆斯公園(St. Jame's)。

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

西南方向的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一直向西南方向走,大約五分鐘便可以到達皇家學院(Royal Academy),再走兩分鐘向右手看,就是新邦德街(New Bond Street),繼續向前,左手邊就是格林公園(Green Park),再向前就是海德公園角(Hyde Park Corner)和海德公園(Hyde Park)。

趣聞

由於每天的人流量極其龐大,所以當地人說,一個人如果在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待的時間夠久,他最終就能遇見所有他認識的人。 。

也許是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太過於有名。在二戰時期,皮卡迪利轉盤(Piccadilly Circus)成為了盟軍諾曼第登入,英吉利海峽艦隊的代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