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10分鐘學會編輯百科

更正詞條

如果您在百度百科中讀到了錯誤的內容,希望更正。
在您開始做這件事情之前,請先確認以下幾個問題:
  • 1. 這些內容確實是錯誤的嗎?
  • 2. 您希望更正進百科的內容是客觀真實的嗎?
  • 3. 您是否能尋找到可查證的依據證明以上兩點?

如果您對於以上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是”,那么請您繼續向下閱讀。否則,請不要將這些內容添加進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的內容應該是客觀真實、可查證的。對於百科來說,個人觀點、記憶、傳言等(如,我爺爺說趙雲是笑死的)都是不夠可靠的,這類內容不適合收錄進百科;所有內容都應該有公開發表的可靠來源。
如果您確認您所掌握的資料是客觀真實的並且有資料可以查證,您可以點擊詞條名旁邊的“編輯詞條”按鈕或者“編輯本義項”按鈕,更正錯誤的內容,並在更正的內容之後使用“參考資料”按鈕功能標明您的參考資料來源。具體的編輯方法,請參閱下一節。

例如,我記得以前在課本上學到噬菌體的結構包含一個二十面體,但百科內容中可能寫的是十二面體。這時,我應該去查閱權威的生物學網站或書籍,確認“二十面體”是一個正確的知識點,然後編輯百科的內容,並在此內容之後添加我的參考資料以證明其正確性。

如果您認為百度百科中的某些內容與您所知的不同,但您找不到可靠的依據來證明您的觀點,那么您可以使用“質疑”按鈕功能提出您的疑問。

完善詞條

如果您認為百度百科中詞條的內容不夠完善,希望整理或補充它。
當您開始做這件事情之前,請首先確認以下幾個問題:
  • 1. 您希望添加的內容是不是客觀真實的?是否有百度百科:可查證的來源
  • 2. 您希望添加的內容是否包含任何個人觀點,或者未被廣泛認可的自創內容
  • 3. 您希望添加的內容是否包含任何宣傳性內容,如網址、電話號碼或任何聯繫方式,以及明顯的廣告宣傳性質的文字?

如果您對於以上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是”,那么請您繼續向下閱讀。否則,請不要將這些內容添加進百度百科。更多內容請參閱百度百科:收錄原則
您可以點擊詞條名旁邊的“編輯詞條”按鈕或者“編輯本義項”按鈕來編輯詞條。當您整理或補充百度百科的詞條內容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規範的文字和措辭

請使用簡體中文的現代漢語撰寫百科內容,使用半角的字母和數字,以及規範的標點符號。
百度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而非文學作品,因此請使用平實的、簡明扼要的敘述撰寫百科內容,避免比喻、擬人、誇張、設問等修辭手法。
請使用客觀、準確的措辭,避免第一人稱的措辭(如“我國”),避免主觀的描述(如“XX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歌手”),避免時效性的描述(如“今年”)。
關於文字和措辭的更多內容,請參閱百度百科:規範的文字和措辭

合理使用目錄

使用一級目錄和二級目錄,使百科詞條結構清晰,有條有理。關於目錄的更多內容,請參閱百度百科:詞條目錄
您對詞條內容的整理和補充應該符合詞條本身的敘述邏輯。例如,周杰倫的最新專輯相關信息一般不應該添加在“個人生活”目錄下,而應該添加在“主要作品”目錄下;而“主要作品”目錄的位置則不宜放在“基本資料”之前。
避免相關性較弱的內容。例如,周杰倫的某首歌曲的歌詞不適合寫進“周杰倫”詞條,但寫進歌曲詞條就很恰當。
注意篇幅的平衡,避免過長或過短的目錄,避免對某些內容的過度渲染。如周杰倫的新電影可能在當下較為受關注,但對於周杰倫這個人物整體而言,用詞條四分之一的篇幅來寫這部新電影顯然是不合適的;某媒體對周杰倫的一次採訪,一般也不適合全文收錄進“周杰倫”詞條。

正確使用百科功能

當詞條內容中提到與本詞條相關的其他較重要內容時(如“周杰倫”詞條中出現的“葉惠美”),請使用“內鏈”按鈕將這兩個詞條連結起來。但請注意,同一個詞條內內鏈不需要重複添加(如“周杰倫”詞條內只需要在“葉惠美”首次出現時添加內鏈);同時,與本詞條相關性不大的內容也無需添加內鏈(如“周杰倫”詞條中的“藝人”“歌手”等常用辭彙)。
與詞條內容直接相關的圖片,請使用“圖片”按鈕功能將其插入正文。當同一主題的圖片數量較多(3張或更多)時,請使用將它們聚合在一起。
當詞條內容較長時,可以使用百科名片對詞條內容進行摘要。關於名片的更多內容,請參閱百度百科:詞條名片

多義詞

如果您希望添加的內容是一個百度百科:多義詞的一種新涵義(如“陳紅”),請使用“添加義項”增加您的內容;如果一個有多個含義的詞條並沒有被拆分成多義詞,您可以申請拆分多義詞,參見參考資料。

創建詞條

百度百科沒有收錄您想查閱的詞條,希望創建這個詞條。
當您開始做這件事情之前,請首先確認以下幾個問題:
  • 1. 在百科中搜尋您希望創建的詞條名,百度百科是否尚未收錄這一詞條及其全稱、簡稱、別名?
  • 2. 您希望創建的詞條是否是一個專有名詞(如“魚香肉絲”)而不是複合詞組(如“魚香肉絲製作工藝”)?
  • 3. 您希望創建的詞條是否是具有一定關注度?(如某中學的一名普通學生就不具有足夠的關注度)

如果您對於以上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是”,那么請您繼續向下閱讀。否則,請不要將這些內容添加進百度百科。更多內容請參閱百度百科:收錄原則
如果您希望添加的詞條名雖還未被百度百科收錄,但其全稱、簡稱或別名等已經被收錄,您可以反饋同義詞,參見參考資料。例如,如果您希望添加“北京交大”詞條,搜尋發現百度百科尚未收錄這一詞條,但已收錄“北京交通大學”詞條,此時您不應該創建“北京交大”詞條,而是使用“同義詞反饋”功能,寫明兩個詞之間的關係。
創建詞條時,請使用該內容的通用全稱(如“貝拉克·歐巴馬”),不要使用中文或英文以外的語言作為詞條名。關於詞條命名的更詳細內容,請參閱百度百科:規範的詞條名
創建一個詞條時,詞條至少應該包含一些必要的內容,以保證這個詞條是完整的,讀者閱讀詞條後可以了解到關於本詞條的最重要的那些內容。如人物類詞條,至少應當包含這一人物的基本信息(生卒年月、性別、國籍等),主要事跡等,使得讀者能對“這個人是誰”這一問題得到較滿意的答案。商業類詞條請參閱商業類詞條撰寫規範。

提交與審核

當您已經按照以上各步完善或創建了一個詞條,您可以使用“預覽詞條”按鈕看看它的實際效果。如果確認沒有問題,就點擊“提交”按鈕吧。
提交詞條版本之後,您可以在右上角“我的百科-我的貢獻”中的“待通過版本”中看到它。系統將對您提交的版本進行自動審核,確認不存在違反國家法規、有明顯錯誤、邏輯不合理等基本規則的內容後,您的版本就會審核通過,成為該詞條的最新版本了。
也許您的版本不幸違反了某項質量規則,無法通過,系統將給出您的版本不能通過的理由,那就麻煩您更正該問題後重新提交您的版本。如果您認為系統給出的理由有誤,您可以投訴,請見。
以上就完成了百科詞條的整個編輯過程。希望您在編輯過程中始終牢記百度百科的質量原則:可信可讀完整客觀
感謝您的閱讀,願您在百度百科編得愉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