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規範的文字和措辭

文字使用簡體中文,現代漢語百度百科的絕大多數用戶使用中文。 在書寫詞條時,中文和英文之外的語言是不被提倡使用的。 詞條內容中應避免使用敬稱,如“您”“貴公司”“尊夫人”等。

文字

使用簡體中文,現代漢語
百度百科的絕大多數用戶使用中文。為了讓用戶們都能在百度百科輕鬆的獲取信息,在撰寫詞條內容時,也請您使用簡體中文和現代漢語,以便讓儘可能多的用戶沒有障礙地閱讀詞條。
不要使用文言文或半文不白的文字撰寫詞條。文言文等內容可以引用形式出現在正文中,如:“孔子提倡多學習他人的優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但不宜使用大段的文言撰寫詞條。
百度百科不支持繁體中文。

例如:荊州牧劉表以(忠)為作中郎將,與表從子磐共守長沙攸縣。(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修正:黃忠原在荊州軍閥劉表麾下任職中郎將,與劉表從子劉磐共守長沙攸縣。

使用外文

在中文環境中,若一些用詞的英文比中文翻譯更加常用,或一個事物沒有中文名稱時,可以使用英文(如“IBM”“iPhone”等)。
英文的使用應僅限於上述這類的專有名詞,以及小規模的引用原文。大規模使用英文不被提倡。
在書寫詞條時,中文和英文之外的語言是不被提倡使用的。它們唯一應當出現的地方是標註原文寫法,如“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

添加適當的內鏈

當詞條內容中提到某個相關的專有名詞(如“周杰倫”詞條中出現的“葉惠美”)時,請使用“內鏈”按鈕將此詞條與本詞條聯繫起來。但請注意,同一個詞條內內鏈不需要重複添加(如“周杰倫”詞條內只需要在“葉惠美”首次出現時添加內鏈);同時,與本詞條相關性不大的內容也無需添加內鏈(如“周杰倫”詞條中的“藝人”“歌手”等常用辭彙)。

例如:微軟公司由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於1975年創立。(“微軟”詞條)
修正:微軟公司由比爾·蓋茨保羅·艾倫於1975年創立。(“微軟”詞條)

使用半角的字母與數字

當詞條中使用字母或數字時,請使用半角的字母和數字,不要使用全形的字母和數字。

例如:他於1990年進入NBA。
修正:他於1990年進入NBA。

使用規範的標點符號

百度百科中應使用全形標點符號。

例如:在<<莊子.雜篇.天下>>中,莊子寫道:"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修正:在《莊子·雜篇·天下》中,莊子寫道:“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請儘量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避免使用【】『』等符號。
百度百科的標點符號遵循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2011年發布的《標點符號用法》規範。

使用空格

中文字詞和句子中不應當包含任何空格。
英文內容可以按英文的書寫慣例在詞與詞之間添加一個半角空格。
當中英文混雜使用時,中文與英文之間不應該添加空格(如“諾基亞Lumia 920”)。

使用規範的度量衡

百度百科中的度量衡一般應採用國際單位制;其他單位制的單位,請換算成國際單位制。

例如:科比·布萊恩特身高6英尺6英寸。
修正:科比·布萊恩特身高1.98米。

陳述歷史事實時可使用歷史文獻中的度量衡。如“秦始皇在鹹陽鑄了十二個各重千石的銅人。”(史記·秦始皇本紀)

使用公元紀年法

百度百科中的默認紀年法為公元紀年法。
寫年份時請在年份後加上“年”字,避免與其他數字混淆。
陳述歷史事實時可使用當時當地的紀年法,在括弧中標記公元紀年(如“秦孝公十三年(前349年)”);非特指年份的某時代、某年間等,無需標記公元紀年(如“嘉靖年間”)。
連線兩個年份時,請使用“—”符號。不要使用其他符號。

例如:公元1996年;貞觀三年;95~98年
修正:1996年;貞觀三年(629年);1995年—1998年

避免使用裝飾性字元

撰寫百科詞條時,請不要使用裝飾性的字元,如●★◆◎等,也不要使用-或=等字元拼成橫線。
需要使用項目符號時,請使用工具列中的“項目符號”;需要使用橫線分割兩個部分時,請使用工具列中的“級目錄”。

措辭

平實的敘述

百度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而非文學作品,因此請使用平實的、簡明扼要的敘述撰寫百科內容,避免比喻、擬人、誇張、設問等修辭手法。

例如:那么,昆蟲的身體結構包括哪幾個部分呢?
修正:昆蟲的身體結構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人稱相關

第一人稱的描述,如“我認為”“筆者以為”“你覺得”等是明顯的主觀措辭,不應寫入百科。如果其中的“我認為”代指的是編輯者本人,則為自創內容,不符合百科的收錄標準,應該刪去;如果其中的“我認為”是某個參考資料中給出的可查證的言論,可以用引述的方式改寫為“某某認為”。
類似的描述包括“我市”“外省”等等,會依讀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這也屬於不準確的措辭,應該改寫為具體的“合肥市”“貴州省以外”等。
詞條內容中應避免使用敬稱,如“您”“貴公司”“尊夫人”等。

時間相關

“今年”“明年”“近幾年”“目前”“現在”等等時間相關的不準確措辭,隨著時間的推移,同樣的文字給人傳達的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例:2011年,西口村的村民人均收入已達到8900元。
如果瀏覽者是:2012年查看詞條,那么實際理解的信息會是:
2011年,西口村的村民人均收入已達到8900元。
如果瀏覽者是2013年查看詞條,那么實際理解的信息會是:
2012年,西口村的村民人均收入已達到8900元。

這類描述會使得讀者無法正確理解事實。準確的表述應該指出具體的時間點,如“2012年,西口村的村民人均收入已達到8900元。”

避免引用全文

百科全書中的詞條應該讓讀者可以快速全面地了解一個主題的主要信息,而列出全文與這個目標相違背。
詞條中應避免完整地列出文學作品,條約,新聞稿,演講稿和長篇引言等等的全文。合理的做法是給出資料的概述,而將包含全文的頁面地址放在參考資料中。
篇幅較短的文稿可以在詞條中全部引用。比如,歌曲相關條目可以列出歌詞,篇幅短小的詩歌也可以包括在詞條中。

不要直接複製新聞內容

百度百科的內容應該是對資料的彙編,而非新聞的簡單聚合。當使用新聞作為內容來源時,需要把新聞的內容改寫為符合百科規範的文字。
例如,媒體對“孫燕姿生子”事件的報導如下:

今天上午,孫燕姿工作室發布公告稱孫燕姿產下一子:“孫燕姿結婚周年前夕喜獲貴子,感謝所有關心燕姿的各界朋友們,燕姿於昨日下午(10月30日)入院待產,並與同日晚間自然分娩誕下男嬰,寶寶體重約3.4公斤,母子平安。”

媒體文字與百科文字的要求有較大的差異。以上的新聞內容可以作為參考資料,但寫入百度百科“孫燕姿”詞條時採用以下文字即可:

2012年10月30日,孫燕姿產下一子。

雖然這樣的陳述損失了一些細節(如入院時間、寶寶體重等),但對於“孫燕姿”這個人物詞條整體而言,這些信息並非重要的內容,不會對讀者的認知產生影響,精簡掉這些內容有利於讀者把注意力放到更重要的地方,如孫燕姿的作品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