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斬

百人斬

百人斬(百人斬り,ひゃくにんぎり)指1937年11月底至12月10日,在上海向南京進攻途中直至南京大屠殺前夕,兩名日本軍官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以誰先殺滿100箇中國人為勝的競賽。最後向井敏明以斬殺106人,勝過斬殺105人的野田毅。1945年日本投降後,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戰犯審判的中國代表高文彬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報導,於是立即通知南京,兩名軍官被引渡回中國。經南京軍事法庭查明審判,兩人均承認控罪,於1948年1月28日在南京中華門外雨花台刑場被執行槍決。另外還有日軍第6師團上尉田中軍吉的一人砍殺300人事件。

基本信息

1937年的報導

1937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日軍第16師團步兵19旅團第9聯隊第3大隊的兩個少尉軍官野田毅、向井敏明,在從上海向南京進攻的途中展開了殺人競賽。《東京日日新聞》(即現在的《每日新聞》),連續刊登該報四名隨軍記者淺海、光本、安田、鈴木分別從中國江蘇省常州、丹陽、句容、南京等地發回的現場報導,詳細報導了此二人在無錫橫林鎮、常州車站、常州(武進)奔牛鎮、丹陽呂城鎮、陵口鎮、句容縣城、南京紫金山等地刀劈百餘人的經過。這些報導不僅僅時間、地點明確,殺人過程及數字清楚,而且同時還配發了照片。

《東京日日新聞》於1937年11月30日首次報導了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進行百人斬競賽的訊息:

1937年11月30日《東京日日新聞》第1版

用了六日時間踏破常熟、無錫間四十公里的○○部隊在同一距離的無錫、常州之間也只用了三日時間就快速突破了。真正的神速,快攻。在最前線的片桐部隊里有兩名青年將校發起“百人斬競爭”。在從無錫出發後很快就一人斬了五十六人,另一人斬了二十五人。一人是富山部隊向井敏明少尉(26歲),山口縣玖珂郡神代村人。另一人是同部隊的野田毅少尉(25歲),鹿兒島縣肝屬郡田代村人。在劍道三段向井少尉腰間的是一把名為“關孫六”的名刀,野田少尉的刀雖無名但卻是一把祖上傳下的寶刀。

在向無錫進發後向井少尉隨著二十六、七公里的鐵道線做大移動,野田少尉沿著鐵道線前進。兩個人暫時分開,在出發後的第二天早上野田少尉在距無錫八公里的無名村處衝進敵人的碉堡斬了4名敵人先揚威名。聽到了這個訊息後向井少尉奮然而起,在當天晚上衝進橫林鎮的敵陣和部下一起斬了五十五名。

在這以後野田少尉在橫林鎮九名,威關鎮六名、廿九日常州車站六名、合計斬了二十五名、向井少尉在這之後常州車站附近斬了四名。記者等在到車站的時候看到他們兩人在站頭會面的光景。

向井少尉:照這么下去別說去南京了,到丹陽的時候我就可能斬了100名左右了,是野田的失敗呀,我的刀砍了五十六人只有一個缺口。

野田少尉:我們兩人都不砍逃跑的人,我又是個副官所以成績上不去,到丹陽之前一定創下大記錄給你看。

1937年12月13日《東京日日新聞》第4版

以南京為目標的“百人斬競賽”這樣少見競爭的參與者片桐部隊的勇士向井敏明、

百人斬的野田百人斬的野田

野田巌兩少尉,在十日的紫金山攻略戰中的對戰成績為一百零六對一百零五。十日中午,兩個少尉拿著刀刃殘缺不全的日本刀見面了。

野田:“喂,我斬了一百零五了,你呢?”

向井:“我一百零六了!”……

兩少尉:“啊哈哈哈……”

結果是誰先砍了一百人都不去問了,“算作平手遊戲吧,再重新砍一百五十人怎么樣”。兩人的意見一致了,十一日起,一百五十人斬的競爭就要開始了。十一日中午在接近中山陵的紫金山追殺殘兵敗將的向井少尉談了“百人斬平手遊戲”的結局:

“不知不覺雙方都超過了100人是很愉快的事。我的關孫六刀刀刃的缺口,是因為把一個傢伙連鋼盔一起劈成兩半造成的。等戰鬥結束後已經說好將這把刀送給你們報社了。十一日凌晨三點友軍的奇襲迫出紫金山的殘敵時,我也被逼出來直挺挺站在彈雨中扛著刀大叫“閻王喲”,儘管這樣還是沒有被子彈擊中。這也是我這把孫六刀的功勞。”

在飛來的敵彈中把吸了一百零六個人生血的孫六刀展示給記者看。

審判取證

當時國際形勢急劇變化,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美、蘇對峙已漸形成,美國已不打算嚴懲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儘量縮小懲罰面,因此在運用證據法的時候十分苛刻。國民政府軍政部次長秦德純在證詞中說,日軍“到處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斥為空洞無據,泛泛而論,幾乎被轟下證人台。當時中國陷於國共內戰,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竟無暇顧及充分舉證,這也為戰後日本軍國主義支持者在侵華戰爭中翻案提供了機會。當時在這種情況下,獲得日軍在中國“殺人放火”的確實證據就變得十分重要。

抗戰勝利後,向井敏明和野田毅被引渡到中國受審。對《東京日日新聞》所刊載的「百人斬大接戰」等報導,向井敏明為逃避罪責,竟詭稱,這是替自己頌揚武功,以期回國後獲得佳偶。中國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自1947年11月6日起,開始對向井敏明、野田毅進行偵訊。偵訊中,兩戰犯供認曾入侵南京,並認識日軍隨軍記者淺海。

判決詞

1947年的判決詞

1947年12月4日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對向井、野田兩戰犯的判決詞:

審判現場審判現場

被告向井敏明、野田毅,系南京大屠殺之共犯,按被告等連續屠殺俘虜及非戰鬥人員,系違反海牙陸戰規則,及戰時俘虜待遇公約,應構成戰爭罪,及違反人道罪。其以屠戮平民,以為武功,並以殺人作競賽娛樂,可謂窮凶極惡,蠻悍無與倫比,實為人類蟊賊、文明公敵,非予盡法嚴懲,將何以肅紀綱而維正義。

1971年的報導

《朝日新聞》記者本多勝一於1971年多次赴中國實地調查,完成報導《中國之旅》,並於當年8月至12月在《朝日新聞》上連載。這篇報導記錄了南京大屠殺及“百人斬”等屠殺事件。

法律訴訟

2003年的調查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2003年8月在大坂國立圖書館查閱到,當年《東京日日新聞》《大坂日日新聞》《大坂朝日新聞》等許多報紙都刊發了百人斬的訊息。

2003年日軍遺屬的起訴

2003年4月戰犯向井敏明、野田毅的遺屬向井(田所)千惠子、野田馬薩等人抗訴日本東京高等法院,控告《朝日新聞》等當年的相關報導是根據戰地上“開玩笑”而編撰的,企圖翻案,其理由是一把日本軍刀砍一個人或幾個人就會卷刃,不可能連續砍一百多人。

對此,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的解釋是:

“百人斬殺人比賽”的實質,並不在於用一把刀還是幾把刀,或是刀槍並用,殺死了100多位中國人,而是在罪惡的侵略戰爭中,以虐殺俘虜與平民為樂,並慘無人道地進行比賽。這種罪惡行徑充分暴露侵略者的本質,理所當然受到正義的譴責。

2005年08月23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宣判不支持原告訴訟,駁回了原告方的賠償請求。

2006年5月24日日本東京高等法院二審駁回向井(田所)千惠子、野田馬薩等人的抗訴要求。

“百人斬”物證

參與此殺人競賽的日軍使用的部分日本軍刀有名稱:向井(至少殺害106人)使用的軍刀是“關蓀六”,野田(至少殺害105人)使用的是家傳軍刀,田中軍吉(至少殺害300人)使用的是“助廣”。目前在台北的國軍歷史文物館中陳列有刀柄上鑲嵌的銅塊上面用日文刻寫頭版“南京之役殺107人”字樣的一把軍刀被認為是其中之一,也有觀點認為這把軍刀不是那三把軍刀之一,後面隱藏著逃脫法網的另一個兇手。

其他百人斬

項籍

【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史記》

夏魯奇

【梁將劉鄩在洹水,莊宗深入致師,鄩設伏於魏縣西南葭蘆中.莊宗不滿千騎,汴人伏兵萬餘,大噪而起,圍莊宗數重.魯奇與王門關,烏德兒等奮命決戰,自午至申,俄而李存審兵至方解.魯奇持槍攜劍,獨衛莊宗,手殺百餘人.】—《舊五代史》

冉閔

【恪乃以鐵鎖連馬,簡善射鮮卑勇而無剛者五千,方陣而前.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里,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擊之,斬鮮卑三百餘級.】—《晉書》

姚興

【興戮力死戰,數告急於王權.權於仙宗山上以群刀斧手自衛,殊無援意.興勢雖欲卻,然猶殺賊數百人擒其卒而回.】—《三朝北盟會編》

石抹庫祿滿

【從大軍攻襄陽,晝夜苦戰,與從弟度剌攀去弟而上,手殺數百人,度剌死之.】—《新元史》

傅友德

【友德操輕舟盪其鋒,身被數創,戰益力,手殺數百人.】—《明書》

胡一青

【追及之,又敗之於甘棠渡,皆一青陷陣,手馘數百人.】—《永曆實錄》

李續賓

【續賓怒馬馳入敵陣,往來奮擊,斃賊數百,鏖戰到夜半死之.】—《清史列傳》

楊業

【楊業力戰,自日中至暮,手刃數百人.】—《契丹國志》

荊嗣

【重進引全師合擊,遼騎引去.進至飛狐城北,遼將大鵬翼率眾復至.重進陣壓東偏,數戰不勝,命嗣出西偏,麾兵薄山崖,以短兵接戰.遼兵敗,投崖而下,手斬百餘級.】—《宋史》

王珪

【會敵大入,以兵五千從任福屯好水川,連戰三日,諸將皆敗,任福陷圍中,望見麾幟猶在,珪欲援出之,軍校有顧望不進者,斬以徇,乃東望再拜曰,非臣負國,臣力不能也,獨有死報爾,乃復入戰,殺數十百人,鞭鐵撓曲,手掌盡裂,奮擊自若,馬中鏃,凡三易,猶馳擊殺數十人.】—《宋史》

楊再興

【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宋史》

顧成

【唐光四年,從臨江侯取西蜀,道遇敵,公手殺敵百餘人,生擒二十餘人】—《鎮遠侯夏國武毅顧公神道碑銘》

黃得功

【每與賊戰輒飲酒數斗,提鐵鞭上馬自沖陣而三軍隨之,得功威名震於賊中,賊相戒勿與黃得功將軍苦鬥,得功怒提鐵鞭擊殺鐵騎數百而還】—《荊駝逸史孑遺錄》

劉廷英

【手擒賊三十餘,斬馘二百餘,論功為最,諸將最以勇猛著.】—《忠義紀聞錄》

畢金科

【攜壯士十徐人馳入賊中左盪右決,殺百數十人】—《中興將帥別傳》

王忠嗣

【俄吐蕃大出,欲取當新城,晨壓官軍陣,眾不敵,舉軍皆恐.忠嗣單馬進,左右馳突,獨殺數百人,賊眾囂相蹂,軍㢋翼掩之,虜大敗.】—《新唐書》

張玉

【上所在突入敵陣大戰,連殺百數十人,王亦被創,而歿.】—《靖難功臣錄》

尚祚

【副指揮使尚祚能運大撾,所斬首拉肋者,亦百餘人.】—《宋史》

張孝忠

【淮士張孝忠逆戰團湖坪,矢盡,孝忠揮雙刀擊殺百餘人.】—《宋史》

魏賽因不哈

【至正間,紅巾賊起,募義勇御之,以眾屬察罕帖木兒.嘗單騎殺賊百餘人.】—《新元史》

劉顯

【顯獨挺身陷陣,賊披靡,死者百餘人】—《明史稿》

陳於王、陳龍正

【兩將潰圍出不得,手自擊殺數百人.】—《綏寇紀略》

噶爾丹

【嘎爾旦獨當先,躍馬挺槍,最深入,斬殺百十騎,潰其軍,身不著一矢.】—《秦邊紀略》

張三峰

【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王征南墓志銘》

黃仲拙

【明萬曆三年五指,白帽一帶農民在黎天龍率領下舉行起義,黃仲拙隨總兵李錫率兵前來鎮壓.黃獨殺義軍一百零八人,而授韋洞巡檢司.】—《昭平縣誌》

周遇吉

【遇吉夜率壯士二百,縋城入賊營,賊大敗,退二十里,持半月,而姜鑲等救兵不至.三月初一,城陷,遇吉率民兵巷戰,手殺數百人,力竭被獲,不屈而死】—《明季北略》

孫守法

【總督孟喬芳伏甲深林,以輕騎誘守法出,擒之.守法執鐵鞭格殺百十人,乃死.】—《小腆紀年》

游崇功

【朱一貴之亂,崇功方巡哨北洋;聞報,急引還,赴安平.比至,賊已大猖獗;疾登岸赴敵.其婿蔡章琦請安置眷屬;厲聲曰:『今日遑知有家哉』!躍馬麾眾去.戰於春牛埔,歐陽凱及許雲鹹戰死;崇功揮霍無懼色,突圍衝擊,手刃百十人,所乘馬被創,亦遇】—《漳州府志》

滕黑子

【川鄂人呼群而至,人約千餘,滕更空拳出而相搏,當之者無不拋擲數丈外,且奮鬥時,人只見滕氏如怒鶻橫空,往來搏擊,捷若閃電.此役也,川鄂人之被擊及拋入江心以死者約百餘人.】—《少林拳術秘訣》

曹頂

【軍余西場亭戶也.嘉靖丁巳,倭寇犯邑,將軍御之,手馘數百人,己亦戰歿.】—《獨行堂集》

武某

【當效忠被圍於鎮江也,武以大鐵棍擊殺千餘人,眾皆披靡,既出重圍,問軍士曰,管爺出來否?對曰,未也,復殺入;如此者五出入,萬人之中,莫敢有當之者,效忠被鞭落馬,武下馬負之而趨,效忠因出重圍而免.】—《明季南略》

李顯忠

【顯忠呼元帥曰:汝看我獨與原上大軍死戰,乃單騎而上,元帥番語大呼曰:汝輩急避之,其猛不可當也,番兵欲避之,顯忠已突入,揮雙刀躍馬往來如飛,殺百餘人,虜兵皆披靡奔走,崔皋輩十餘人繼之,虜陣大潰,皆墜原水東濁崖下。】—《南渡十將傳》

鄭起龍

【起龍堪馬先登.手斬百餘,賊士途爭進破之。】— 《文祿慶長之役》

三浦義意

【義意猶單騎入敵,執鐵棒九尺,縱橫奮擊,所觸立死者二百餘。】—《三浦系圖傳》

朝比奈泰勝

【三好義賢が香川氏を攻めた際、甲山南麓において寄せ手の軍勢およそ190人を討ち取った後に戦死した。 】

足利義輝

【於是,義輝投金銀資財,乘賊兵爭先奪掠,復出奮擊,斬百餘人. 】—《日本國史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