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芋包

白鷺芋包

芋包是江西有名的傳統小吃,客家人每逢年節喜歡以芋包佐餐,也會用來待客。又當屬江西省贛縣白鷺芋包最出名。因贛縣白鷺鄉盛產芋子,有別於其它地方的芋子,白鷺芋子外觀奇特,肉質潔白無瑕。

基本信息

習俗

客家人每逢年節喜歡以芋包佐餐,也會用來待客。芋包其實是由芋子為主料,加上一些配料油炸而成。做法很簡單,先將新鮮芋子煮熟剝皮,和上適量薯粉或麵粉(以不粘手為宜),再加入細鹽、蔥花,用力搓勻,做成一個個鴿子蛋大小。待油燒至八成熱時下鍋油炸,芋包浮面稍待片刻即起鍋裝碗。趁熱食用,柔韌滑口,清香味美,久食不膩。“八月初一,芋子生日;钁頭一響,芋子蓬長……”這是白鷺鄉流傳了百年的歌謠,當地人把每年的農曆八月初一立為“芋子節”。這天,家家戶戶會一大早起來,下地里給芋子鋤草施肥,還會到別家觀摩栽培技藝,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此時種植芋子最多、長勢最好的人家,會因獲得左鄰右舍許多羨慕而特別風光。這些說明白鷺人特別酷愛芋子。

相關歷史

據說,以前的白鷺芋子從不上席,說是“芋子番薯家家有”,只宜自家食用,不宜用來待客。直到清朝年間,有一名叫鍾谷的知府,因厭惡銅臭,每次返家省親,會捎上一些白鷺芋子回去送給上司、同僚和應酬其它人情往來,並授之製作方法。由於“物以稀為貴”,白鷺芋子一時奉為席上佳肴。後來,鍾谷又將白鷺芋種帶到所任地栽種,也許是土壤氣候有別的原故,口感終究不如原汁原味的白鷺芋子這道菜餚,一時“白鷺芋子上官席”之說盛傳開了,打破了不登大雅之堂的規矩。如今的白鷺芋子,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白鷺芋子不僅能做芋包,而且還能做成各種菜餚,如芋子糊、芋子泥鰍煲、米粉芋子、蒸蘢芋子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