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鵝峰

峰後為北海,有始信峰、石筍矼等奇觀。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遺蹤。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白鵝峰
白鵝峰位於黃山東南部,石門峰與烏泥嶺之間,是黃山東海與北海的分界線,為36小峰之一,海拔1768米。峰壁平整如砥,山勢險峻,峰上巨石累累,古松蒼勁,景奇境妙,頗耐玩味。峰上一石突出雲天,狀似白鵝頭上的紅包,故名。因山道繞峰而下,行人經過時需面壁而行,故又名“面壁峰”、“板壁峰”。峰前的東海,有“七巧石”、“五老蕩船”、“仙人翻床”等奇景;下400階,有“仙人指路”,可入皮篷。峰後為北海,有始信峰、石筍矼等奇觀。峰下為東路登山的主幹道。1986年建成,1990年正式啟用的雲谷寺至白鵝嶺登山索道從峰側通過,全長2804米,高差722.8米,全線設支架5座,雙線往復形式,車廂容量40+l人,一次行程需8分鐘,索道上站房就建在白鵝嶺口。
唐人溫處士曾居白鵝峰。古稱有才德而不做官的文人為處土。溫處士為李白之友,李白曾寫有著名詩篇《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詩曰:“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絕頂,俯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遺蹤。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采秀辭五嶽,攀巒歷萬重。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回溪十六渡,碧蟑盡晴空。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今人亦有詩曰:“東海之濱聳白鵝,長空引頸放高歌。當年李白題詩後,處上歸休可奉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