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禪寺[福建省武夷山白雲禪寺]

白雲禪寺[福建省武夷山白雲禪寺]

白雲禪寺原名白雲庵,位於福建省武夷山九曲溪北靈峰白雲岩,明末清初,慈覺和尚游至此,將白雲庵改建為寺廟。原寺廟破舊嚴重,20世紀90年代重新翻修,現寺內有彌勒殿、三寶殿、觀音殿、祖師壇等建築。各殿的後一半藏於岩洞中,前一半則利用山勢用杉木支架,宛如空中樓閣,宛如仙境,別具一格。宋代學者呂祖謙曾在此結廬以學。

白雲禪寺,因常有白雲繚繞故名。原名白雲庵,宋代學者呂祖謙曾在此結廬以學,後為道姑所據。明末清初,慈覺和尚游至此,將白雲庵改建為寺廟。該寺巧借山岩築寺,與山川大地為一體,遠望像靈峰峰腰間的一團白雲。寺內有彌勒殿、三寶殿、觀音殿、祖師壇。各殿的後一半藏於岩洞中,前一半則利用山勢用杉木支架,宛如空中樓閣。在寺內南望九曲溪上游,道院洲盤亘中游。對面火焰峰秀拔挺立。俯視星村鎮屋宇樓台,櫛比鱗次,風景獨好。自建廟祖師僧慈覺數傳到乾隆年間由僧捧日主持寺廟的近百年間,香火鼎盛,信善不絕。建寺至今的數百年間,歷經興毀。1988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一些僧人陸續居此修行,並在信善的資助下重新修建。1994年,星村鎮人民政府為方便遊客,集資3萬元,架通了電線和電話,安裝水管,重新修路,並將白雲寺改稱為白雲禪寺。寺內觀音殿中的岩壁上有乾隆年間留下的摩崖石刻"大觀"。寺的盡頭,通過一段奇險小道,可通往一個岩洞,洞中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立的漳浦梁山洞玄師祖舍利塔。洞外的絕壁山崖上,有乾隆年間眾居士贈與住持捧日大和尚的岩刻"極樂國"。白雲禪寺現有僧人3人,它做為新的旅遊點正逐步得到開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