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錐體糯鰻

上眼窩有6個感覺孔,下眼窩有8個感覺孔,前鰓顎有10個感覺孔,顳骨接合處有3個感覺孔;胸鰭鰭條數為14,肛門前背鰭鰭條數為71- 77;背鰭前側線孔數3,胸鰭前側線孔數8-9,肛門前側線孔數55-58;背鰭前脊椎骨數5-6,肛門前脊椎骨數54-58,血管閉合處前脊椎骨數72 1853),經檢視台灣過去文獻及標本記錄後,發現為此種之誤鑒。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身體適當延長呈長圓柱兩端略窄的微紡錘狀,尾部側扁,頭部及身體呈暗褐色,全長為鰓孔位體高及肛門位體高之15.5-15.9及13.3-16.7倍;肛門靠近全長中點,肛門前長肛門前長占全長的43-44 %;尾長無特別延長,其長度約為肛門前長肛門前長的1.3倍;尾端較硬,不易彎折,尾鰭鰭條退化,較背鰭及臀鰭的鰭條短;背鰭起點略前於胸鰭基部;奇鰭具有較寬且明顯的黑色邊緣,鰭條不分節;胸鰭發達,位於體高中點,胸鰭靠近基部1/3處具黑色斑塊,基部上緣約與眼睛上緣等高;鰓孔為淡色呈圓弧狀,位於身體側邊中間偏下,其上緣與胸鰭基部上端1/3處等高;全長為頭長之5.9-6.5倍,吻端略尖呈圓鈍狀,口裂末端約位於眼睛中點,上顎略長於下顎,吻長約等於眼直徑,吻長為眼直徑之0.8-1.1倍;眼睛大,約占頭長的20-25 %;嘴唇發達,具上、下反褶之游離唇瓣;前鼻孔為短管狀,靠近吻端,後鼻孔為橢圓形,位於眼睛前面,眼睛垂直中點之水平線上。上眼窩有6個感覺孔,下眼窩有8個感覺孔,前鰓顎有10個感覺孔,顳骨接合處有3個感覺孔;胸鰭鰭條數為14,肛門前背鰭鰭條數為71- 77;背鰭前側線孔數3,胸鰭前側線孔數8-9,肛門前側線孔數55-58;背鰭前脊椎骨數5-6,肛門前脊椎骨數54-58,血管閉合處前脊椎骨數72 ,總脊椎骨數143-144。原台灣有記錄(Ariosoma anagoides (Bleeker 1853),經檢視台灣過去文獻及標本記錄後,發現為此種之誤鑒。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質底之大陸斜坡約100-400公尺深的海域。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台灣海域目前出現在東部及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量少,漁民偶以底延繩釣捕獲;除當下雜魚製作成魚粉利用外,漁業之經濟價值較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