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苦燈籠

白花苦燈籠

白花苦燈籠,灌木或小喬木,全株密披灰色或褐色柔毛或短柔毛,高1-6米,花期5-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產於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區。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白花苦燈籠介紹 白花苦燈籠介紹

灌木或小喬木,高1-6米,全株密被灰色或褐色柔毛或短絨毛,但 老枝毛漸脫落。葉紙質,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5-25厘米,寬1-10厘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楔尖、短尖或鈍圓,乾後變黑褐色;側脈8-12對;葉柄長0.4-2.5厘米;托葉長5-8毫米,卵狀三角形,頂端尖。

傘房狀的聚傘花序頂生,長4-8厘米,多花;苞片和小苞片線形;花梗長3-6毫米;萼管近鐘形,長約2毫米,裂片5,三角形,長約0.5毫米;花冠白色,長約1.2厘米,喉部密被長柔毛,裂片4或5,長圓形,與冠管近等長或稍長,開放時外反;雄蕊4或5枚,花絲長1-1.2毫米,花葯線形,長約5毫米;花柱中部被長柔毛,柱頭伸出,胚珠每室多顆。果近球形,直徑5-7毫米,被柔毛,黑色,有種子7-30顆。花期5-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1100米處的山地、丘陵、溝邊的林中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香港、廣西、海南、貴州、雲南;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入藥部分:根。

採集期:不拘時。

自采地點:山崗。

性味:性涼,味微苦。

功能:清熱,止痛。

驗方1:(治疝氣方)苦燈籠根1兩、痕芋頭花仁3錢、豬小肚(膀胱)1個,清水五碗,煎成1碗服。

(方解)本方苦燈籠根平肝清膀胱熱;痕芋頭花仁化氣止痛;用豬小肚取其與膀胱同類相從,以補不足。構成補證化氣、瀉有餘之劑。

(方歌)膀胱濕熱疝成因,清肝解熱燈籠根,痕芋花仁豬小肚,通陽利尿法堪珍。

驗方2:(治傷寒夾色方)苦燈籠根5錢、乾苦地膽5錢、鴨腳樹皮5錢、丁癸草3錢、鬼羽箭5錢、山芝麻3錢,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苦燈籠根、苦地膽、山芝麻清熱,鴨腳樹皮、丁癸草、鬼羽箭解表,合為辛苦寒涼之劑,以清里熱為主、解毒為輔,治寒邪清里化熱有效。

(方歌)夾色因由病入房,白花燈籠地膽當,鴨腳樹皮芝麻合,丁癸羽箭組成方。[2]

驗方3:(治痰火癘方)燈籠根1兩、水老鼠簕根5錢、簕茨菇5錢、豬瘦肉適量、清水三碗半,煎成一碗服。

(方解)痰火癘多由痰火肝鬱而成,發於足處。方中燈籠根、簕茨菇清肝化氣解郁;老鼠簕除痰散結,用治痰火癘有效。

(方歌)肝陽鬱結癘連生,鼠簕燈籠兩用根,加入簕茨菇煎服,郁鮮痰除效堪珍。

根和葉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治肺結核咯血、感冒發熱、咳嗽、熱性胃痛、急性扁挑體炎等。

根(麻糖風):辛、微苦,涼。清熱解毒,祛風利濕,補脾腎。用於感冒發熱,頭痛,咳嗽,腰腿痛,腎炎水腫,風濕關節痛。 葉:消腫,止痛;外用於槍傷,瘡癤膿腫。

烏口樹屬植物

烏口樹屬植物為灌木或喬木。約370種,分布於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大洋洲和非洲熱帶地區。中國有17種、1變型,產於西南部至東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