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台東紅門蘭

白花台東紅門蘭

產於我國台灣省南部。分布於整個北溫帶以及亞洲和北非的溫暖地區。

基本信息

植物資料

種名:白花台東紅門蘭

學名:OrchistaitungensisS.S.Yingvar.alboflorensS.S.Ying

百花台東紅門蘭百花台東紅門蘭

別名:白花台東蘭

科:蘭科

屬:紅門蘭屬

產地分布

產於我國台灣省南部。分布於整個北溫帶以及亞洲北非的溫暖地區。我國約16種,全國除南部炎熱地區外均產之。

形態特徵

變種原變種的區別在於其花白色,唇瓣上有紅色斑點,唇瓣的側裂片為四方形,其先端鈍或截平,側萼片強烈向後反折等差異。植株高10--15厘米。塊莖卵形或橢圓形,有柔毛。莖細長,直立,圓柱形,基部具2枚圓筒狀鞘,鞘粗糙,先端急尖,基部抱莖,鞘之上具3枚疏生葉。葉片狹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7厘米,寬1.5—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延伸且抱莖,兩面無毛,全緣,上面綠色具光澤,背面淡綠色。花序具12--22朵花,長7—10厘米;花苞片葉狀,披針形,長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收狹,無毛,上部的花苞片較小;花梗直立,無毛,長2--3毫米;子房卵狀圓柱形,長4--5毫米,無毛;花紫紅色;中萼片長卵形,凹陷,長4--6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鈍,基部收狹,常與花瓣靠合呈兜狀,具1脈,無毛;側萼片長卵形,長4--5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鈍,基部收狹,多少反折;花瓣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3--3.5毫米,寬1—1.5毫米,先端鈍,基部收狹,無毛;唇瓣直立伸展,外形略呈十字形,長1—1.5厘米,寬1—1.2厘米,3裂,粉紅色,但基部具白色或紅色斑點;側裂片卵形,長4--6毫米,寬2—2.5毫米,先端鈍;中裂片大,倒卵形,長7—8毫米,寬4--5毫米,先端鈍,具睫毛,基部具長距;距圓筒狀,近直,向後伸展,長1—1.2厘米。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2300-2900米的山地,開闊多陽光山坡或公路旁坡上,極為稀少。

本屬概述

OrchisL.L.,Sp.Pl.ed.1.939.1753,etGen.Pl.ed.5.408.1754;T.Tang,F.T.WangetK.Y.LanginActaPhytotax.Sin.18(4):408—419.1980.——GalearisRafin.Herb.Rafin.71.1883.———GaleorchisRydb.InBritton,Man.Fl.North.StatesCan.292.1901.——AceratorchisScldtr.InFeddeRepert.SpNov.Beih.12:328.1922.——ChusuaNerskiinFl.USSR4:670.1935.——Poner-orchisRchb.F.InLinnaea,25:227.1852.——DactylorchisVermeulenStud.DaCtylorch.64.1947.--Dactylorhiza(NeckerexNcvski)Ncvs-kiinActaInst.Bot.Acad.Seient.Ser.1,332.1937.地生草本,基部具細、指狀、肉質的根狀莖或具1嘲2枚肉質,長圓形、橢圓形、卵形或圓球形的塊莖,塊莖不裂或下部呈掌狀分裂,裂片細長,頸部常有幾條細長而多少彎曲的根。莖直立,圓柱形,靠近基部具1--3枚筒狀鞘,鞘之上具葉,葉基生或莖生,互生,罕近對生,1—5枚,稍肥厚,基部收狹成鞘抱莖。總狀花序頂生,具1至多數花,花偏向一側或不偏向一側,花序軸無毛或被短柔毛;花苞片常直立伸展,披針形、卵狀披針形、卵形或倒披針形,短於或長於花;子房扭轉,無毛或被短柔毛,具短或較長的花梗;花較小或中等大,少數較大,粉紅色、紫紅色、白色、黃綠色或黃色,花倒置(唇瓣位於下方);萼片離生,近等長或側萼片較中萼片稍長,中萼片直立,常紅門蘭屬(OrchisL.)是林奈(C.Linnaeus)於1753年建立的,隸屬於蘭亞族(Subtrib.Orchidinae),它與該亞族中各屬的最主要的區別特徵是在於屑中各個成員的花部結構中均有一個近球形的粘囊(bursicula),粘囊內面包著兩個粘質球,每個粘質球內藏有一個粘盤,粘囊位於蕊喙上,近球形,向外突出,在蕊柱前面、唇瓣基部的距口之上方。筆者多年赴野外考察,解剖觀察了本屬植物中包括其具根狀莖、具塊莖(塊莖不裂和塊莖下部呈掌狀分裂)3種類型,我國大陸產的絕大部分種的新鮮花以及解剖觀察了我所館藏標本的大量本屑標本的花部,均如上所述,同時發現粘囊輕輕一觸即破裂,破裂後兩個粘質球就裸露出來,並且,還發現用FAA固定液浸泡後的花,花內的粘囊受FAA液的影響,粘囊和粘質球會損壞,只能見到裸霹的兩個不完整的粘質球和粘盤,這易給一些觀察不夠仔細的人造成錯覺,甚至會得出錯誤的、認為它們中有的種類具有兩個粘囊的結論。我們不贊成一些學者對紅門蘭屬(OrchisL.)成員中根據其具根狀莖、具不分裂和具掌裂的塊莖的不同以及誤認為具兩個粘囊等等而將該屬劃分為:Galearis(Galerochis)、Ponerochis(Chusua)、Dactylorhiza(Dactylorchis)、Aorchis、Chondradenia和Amerorchis等6屬(包括9個名稱),主張紅門蘭屬(OrchisL.)按其成員具根狀莖、具不裂或具呈掌裂的塊莖的營養器官特徵的不同,把此3種類型作為屬下的3個組(Section)處理(唐進、汪發纘、郎楷永1980)。而不贊成一些學者把它們分為不同的屑的處理。凹陷呈舟狀,側萼片張開或反折;花瓣與中萼片等長或較短小,常與中萼片相靠合呈兜狀,邊緣無睫毛或具睫毛;唇瓣常向前伸展,絕大多數種與花瓣的形狀明顯不一樣,少數種則一樣,不裂或3裂至4裂,邊緣無睫毛或具睫毛,基部無爪或收狹具爪,基部有距,罕無距;距圓筒狀或囊狀;蕊柱直立,花葯位於蕊柱頂部,藥隔稍寬或較窄,頂部鈍或稍突出,藥室2,並行;花粉團2個,為具小團塊的粒粉質,具花粉團柄和粘盤;粘盤2個,各埋藏於1個粘質球內,兩個粘質球一起被包藏於蕊喙的1個粘囊中,粘囊通常為近球形,突出於蕊柱前面距口之上方;柱頭1個,凹陷,位於蕊喙之下的日穴內;蕊喙位於花葯下部兩藥室之間;退化雄蕊2枚,位於花葯基部兩側。蒴果直立。本屬後選模式種:OrchismilitarisL.約80種(廣義),分布於北溫帶、亞洲亞熱帶山地以及北非的溫暖地區。我國有28種,2變種,除南部炎熱地區外,南北均產,尤以西南部高海拔山地為多。

屬下物種

白花紅門蘭、白花台東紅門蘭、斑唇紅門蘭、北方紅門蘭、齒緣紅門蘭、短距紅門蘭、峨眉紅門蘭、二葉紅門蘭、高山紅門蘭、關山紅門蘭、廣布紅門蘭、河北紅門蘭、華西紅門蘭、黃花紅門蘭、寬葉紅門蘭、卵唇紅門蘭、毛軸紅門蘭、南湖紅門蘭、普格紅門蘭、奇萊紅門蘭、清水紅門蘭、四川紅門蘭、四裂紅門蘭、台東紅門蘭、台東紅門蘭(原變種)、台灣紅門蘭、細莖紅門蘭、陰生紅門蘭、紫斑紅門蘭、紫點紅門蘭

相關文獻

又見四月蘭花開——憶丁秀蘭烈士摘要:年如此,因為每年4月蘭花開時我就會想起秀蘭……..和秀蘭相識是在十幾年前的一
徵文:又見四月蘭花開——憶丁秀蘭烈士摘要:年如此,因為每年4月蘭花開時我就會想起秀蘭……..和秀蘭相識是在十幾年前的一
藥用植物蘭草(蘭花)炭疽病摘要:idiumspp.屬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建蘭、多花蘭、山蘭三種。蘭花的根、葉、花、果均可
蘭門摘要:蘭門經外穴名。《針灸大成》:“蘭門二穴:在曲泉兩旁各三寸脈中。治膀胱七疝,奔豚。”“蘭”為“
[草部]澤蘭摘要:芳乎?若秋蘭既屬之澤蘭,將所謂春蘭幽蘭石蘭者,又不得為山蘭,當是何等之蘭乎?且山蘭為花中最上
地紅黴素摘要:蘭陰性菌包括幽門螺桿菌及空腸螺桿菌、卡他莫拉菌、鮑特菌屬(百日咳桿菌和副百日咳桿菌及某些奈瑟菌屬
《蘭室秘藏》摘要:蘭室秘藏》綜合性醫書。三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詳。約刊於1276年。書名“蘭室”取《素問靈蘭
《蘭室秘藏》摘要:蘭室秘藏》綜合性醫書。三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詳。約刊於1276年。書名“蘭室”取《素問靈蘭
《蘭室秘藏》摘要:蘭室秘藏》綜合性醫書。三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詳。約刊於1276年。書名“蘭室”取《素問靈蘭
蘭索拉挫片摘要:正式名:蘭索拉挫片漢語拼音:Lansuolazuo標準號:WS-135(X-107)-98拉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