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線斑蚊

白線斑蚊

白線斑蚊( Aedes albopictus )屬於蚊科庫蚊亞科,有很多種類分布在世界各地。此類型蚊蟲通常活躍於傍晚和清晨時分,其中白線斑蚊及埃及斑蚊是登革熱的傳播媒介。白線斑紋通常把卵生在水裡,即使只有一點點的積水都能產卵。卵孵化後形成孑孓。孑孓經過一段日子後變為蛹,之後再變為一隻成年蚊蟲。

基本信息

簡介

線斑蚊卵幼蟲的生活場所:1野外自然積水處如竹筒樹洞石窟及某些種植物葉軸心,墓地插花容器等;2住宅區主要孳生人工積水容器中,與埃及斑蚊者相似,如儲水槽、廢輪胎、各類水桶、盆栽水盤、水缸、花瓶、保麗龍盒、瓶罐等,人類活動行為加速白線斑蚊在新的棲所建立其族群。白線斑蚊雌蚊多在屋外吸血,少在屋內活動。成蟲主要棲息室外,停留孳生地附近植物上。竹林中吸血活動高峰出現在11:00~14:00。吸血後的雌蚊,第一產卵日所產的卵數最多,後逐日遞減。卵分粒單產,喜產水際暗色粗糙器物表面。人工容器如水泥槽、陶瓷水缸等內壁與水接觸潮濕區,為其產卵最佳場所。白線斑蚊成蟲胸部背板中間,有一條直的銀白色線

分佈

主要分布:東南亞諸國,目前與隨同廢輪胎傳入美國巴西。其在台灣本島分布極廣:平地及海拔一千公尺以下山區亦有其蹤跡。白線斑蚊孳生地主要在室外,若積水容器增加,雨後有助其族群增長,其密度變化常與降雨量有密切的正相關。雨季尤應加犟環境中積水容器清除工作。
●登革熱病媒蚊密度偵測:東南亞地區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
南等國均有登革熱的流行。在交通發達、經濟水準提升,國人出國經商旅遊頻繁、外國遊客至國內觀光、外勞引進…等因素影響,登革熱病毒被帶入國內機會大增。例行的調查結果除了解病媒蚊族群變動情形外,尚可適時提供病媒蚊密度過高的警訊,讓民眾能提高警覺,及早做好病媒蚊防治工作。且於疫情爆發之初,可立即運用現有資訊作為緊急防治工作參考。
●成蟲調查:住家內以捕蟲網採集成蟲。病媒蚊雌成蟲指數超過0.2時,有發生流行的危險性。雌成蟲指數:平均每戶捕獲的雌蟲數。
●幼蟲調查:病媒蚊成蟲族群數量多寡與登革熱的發生流行有密切關係;幼蟲數量可作成蟲族群大小相對指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