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絲帶[男士反對“男性對女性施暴”運動別稱]

白絲帶[男士反對“男性對女性施暴”運動別稱]
白絲帶[男士反對“男性對女性施暴”運動別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絲帶運動(The white ribbon Campaign)是加拿大男士結束男人對婦女的暴力的運動。白絲帶,作為這個運動的標誌,象徵著男人對女人的暴力不再寬恕,不再沉默。每年11月25日到12月6日,都有男人戴上白絲帶。

概況

白絲帶在不同語境之下有不同的含義。與其他顏色的絲帶相比,白絲帶有時在政治運動中當作展示和傳播信念之用。那種情況下,白絲帶通常戴在衣服上或用宣傳資料(傳單、海報等)的形式替代。

白絲帶是1873年由Frances Willard創建的基督教婦女禁酒聯合會(縮寫:WCTU)的徽章。WCTU是全世界最早的未間斷的非宗教派別女性組織。白絲帶領結被選作純潔的象徵。 比起更加現代的remembrance loop,WCTU傳統上傾向於使用蝶形領結。

白絲帶在近段時間最值得注意的使用時作為對女性使用暴力或其他相關用途的象徵。使用白絲帶作為美國或加拿大的州郡展覽會以及類似農業園藝競賽的標誌也有很長的傳統。

2013年,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路成立。白絲帶志願者網路致力於推動更多男性參與終止針對婦女的暴力的運動中來 。

運動

起因是1989年12月6日,一個對婦女運動和傑出女同學心懷不滿的暴徒,槍殺了14個年輕的工科女大學生。悲劇發生後,一些男士組織起來,成立了“白絲帶”、“男人:為了改變”等團體,致力於消除對婦女的暴力。

帶志願者網路

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路成立於2013年,為國際男性參與聯盟的團體成員。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路致力於推動更多男性參與終止針對婦女的暴力的組織。

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路目前在中國各地擁有超過700名的志願者,他們中一半以上的人為執業的心理諮詢師、家庭輔導師、社會工作師。白絲帶志願者網路利用自己的人才優勢,主要致力於針對施暴者、暴力目擊者的行為矯正與心理輔導工作,同時致力於終止性別暴力的宣傳倡導工作。
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路下設:部、宣傳部、學術部、國際交流部、國內交流部、人事部。網路常設的“白絲帶終止性別暴力男性熱線”提供針對施暴者、受暴者、暴力目擊者的免費諮詢服務。
網路現任總召集人為:聯合國秘書長“聯合起來制止針對婦女暴力運動”男性領導人網路成員、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方剛博士。

其它含義

白絲帶的在醫學領域裡的一個含義,是對白癜風患者的保護性稱呼,也是白癜風患者的象徵。每個白癜風患者雖然遭遇不幸,但是他們每個人就好比一條白絲帶,在任何困境下都不放棄,迎風飛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