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鎮[湖北省陽新縣白沙鎮]

白沙鎮[湖北省陽新縣白沙鎮]

湖北省陽新縣白沙鎮位於陽新縣北大門,扼鄂東南門戶,東臨長江水道,西接京廣鐵路,南連昌九經濟走廊,北靠武黃經濟帶。轄區面積280平方公里,行政村38個,總人口12萬。 白沙鎮境內物產豐富,市場繁榮,交通便捷,歷史上曾為“長樂園”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交通以大沙鐵路、106國道為主線縱穿全境,是連線京滬、京廣貫通東西的重要通道;物產以金、銀、銅、鐵、鎢、方解石等資源大鎮之稱;農業以優質水稻、苧麻、雙低油菜、花生、芝麻等形成了萬噸級之規模,是著名的苧麻之鄉和“陽新豚”主產地之一。 白沙鎮為湖北省綜合改革試點鄉鎮,先後被授予“鄂南明星鄉鎮”、黃石市鄉鎮企業“十強鄉鎮”稱號。白沙鎮是鄂東南黃石地區一個正在迅速崛起的基礎設施完善、發展潛力巨大的農業大鎮、工業強鎮、經濟重鎮、旅遊新鎮。於2011年,白沙鎮又獲殊榮,被列為湖北重點中心鎮。

政區概況

【名稱來歷】因境內遍地優質白色沙土而命名。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15°01'~115°08',北緯29°54'~30°00'。地處陽新北部,東與陶港鎮相鄰,南與浮屠鎮相連,西與三溪鎮接壤,北與大冶市大箕鋪鎮毗鄰。人民政府駐白沙鋪村,電話區號0714,郵政編碼435241,南距陽新縣城20千米。

【政區沿革】清代稱白沙鋪市,1949年屬陽新縣第三區,1957年設白沙區,1975年設公社,1984年恢復區建置,1987年並顯堍鄉、赤馬鄉,平原鄉設鎮,1999~2001年將七峰鄉、潘橋鄉併入白沙鎮。

【政區劃分】2011年末轄白沙鋪、土庫、平原、墩福、高椅、石和、石茂、赤馬、坪湖、珠林、大林、韓家山、楓樹下、汪武頸、雲山、吳東城、五珠、金龍、同斗、巢門、公和、舒畈、山口、石清、下畈、呂廣、潘祥、梁公鋪、世豐、坑頭、上潘、新星、月星、三房、興祖、項家山、青山、星街38個村民委員會,星街1個居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2016年末,轄區總人口1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000人,城鎮化率27.5%,另有流動人口16615人,總人口中,男性51972人,占50.8%,女性50128人,占49.2%。14歲以下12252人,占12%;15~64歲75554人,占74%;65歲以上14294人,占14%。總人口中,全部為漢族,占100%,人口出生率19.6‰,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14.8‰。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千米,總面積264平方千米。其中陸地205.9平方千米,占78%;水域58.1平方千米,占2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87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地處幕阜山向長江沖積平原過渡地帶,地勢外圍高中間低,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境內最高點峰南岩峰862.7米,最低點為大路鋪海拔28米。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境內已探明地下礦產資源金、銅、鐵等,其中金地質儲量400萬噸,可采量200萬噸。銅儲量1500萬噸,可采量1000萬噸,鐵儲量2000萬噸,可采量1000萬噸。

經濟概況

【農業】耕地面積10.8萬畝,人均1.1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6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2%,農民人均純收入5051元。糧食作物以稻穀、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糧食播種面積5.8萬畝,總產3.1萬噸。經濟作物以油料作物和棉花為主,油料播種面積3.7萬畝,總產3387.9噸;棉花種植面積351畝,總產15.6噸。畜牧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生豬出欄6.9萬頭、菜牛出欄556頭、羊出欄1886頭,家禽出籠26.9萬羽。水產養殖面積42.6平方千米,水產品產量471噸。

【工業】以有色金屬礦山採選業為主,兼有機械製造、加工、建築、建材、化工、非金屬礦山採選、家具業等。工業企業164個,其中縣級規模企業6個,民營企業193個,個體工業戶164個;2011年共有固定資產總值3.9億元,從業人員3591人。201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8.7億元,占鎮內生產總值77.7%。

【商業外貿】域內商業網點860個,營業面積34490平方米,商業零售額2.8億元;2011年全鎮共實施各類項目23個,投資額達4.5億元。

【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總收入3720萬元,比上年增加8.6%。2011年末存款餘額4.6億元,貸款額8874萬元。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2011年末有鎮級文化活動中心2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8處,各類圖書室40個,藏書20萬冊,陽新布貼、黃梅戲、廟會、踩旱船等業餘藝術隊伍多達200多人。

【教育】2011年末有幼稚園10所,在校學生1154人,專任教師53人;國小33所,在校學生8501人,專任教師44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3所,在校學生3989人,專任教師26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70萬元,比上年增長11%。

【醫療衛生】2011年末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9個,門診部18個;床位18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17.6張;固定資產總值32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8名,其中執業醫師17人,執業助理醫師76人,註冊護士4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8萬人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6.9萬人,參保率95%。

【體育】2011年有學校體育場20個,70%的村有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廣播電視】1992年建成白沙電視台,2004年改稱白沙有線電視台,現有有線電視接入6784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7.4%。

【社會保障】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89戶,人數400人,支出80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71元,比上年增長7%,醫療救助12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500人次,共支出70萬元,比上年增長3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2310戶,人數6194人,月支出6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2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1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00萬元,社會福利費81萬元,福利院1家,床位1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16人。2011年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4萬人,參保率80%。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境內有106國道、省道316線等2條公路幹線交匯,北距京廣鐵路140千米、距武漢天河機場150千米。

【郵政電信】2011年末有郵政局1處,郵政業務總量600萬元,年收入300萬元。報紙、雜誌累計期發行2份。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處,固定電話用戶0.5萬戶,電話普及率90%;移動用戶1.9萬戶,網際網路用戶236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30萬元。

鎮區市政建設

【公共運輸】現有停靠車輛的位置一處,主要往陽新、大冶兩個方向,日發客運5分鐘一趟。

【給排水】2008年,建立了白沙鎮自來水公司,鋪設自來水管道23000米,日可供水12000噸。

【供電站】1970年代成立白沙變電站,2001年供電站遷往鎮中心財政所對面。

【園林綠化】2011年末鎮駐地有花壇20個,綠化面積0.8萬平方米。

交通

境內以武九客運專線、武九鐵路、黃陽一級公路、106國道、陶白公路為主線縱穿全境。其中武九鐵路、106國道是連線京滬、京廣貫通東西的重要通道。新建的武九客運專線位於滬漢蓉線和滬昆線之間,縱向位於京九線和京廣線間,是國家規劃的“五縱五橫”綜合運輸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線路建成後,大大便利於中西部地區快速抵達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同時也在長江中下游形成一條沿長江快速客運通道,使得鄱陽湖城市圈、武漢城市圈加速融合,使武漢與九江、南昌間形成快速城際交通圈。該線在白沙鎮設立白沙鋪站,白沙人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乘坐高速動車組去往全國各地。建成的黃陽一級公路從白沙境內潘橋片區經過,是白沙人民到黃石的一條快速通道。

行政區劃

它扼鄂東南門戶,東臨長江水道,西接京廣鐵路,南連昌九經濟走廊,北靠武黃經濟帶。轄區面積280平方公里,行政村38個,總人口12萬。為湖北省綜合改革試點鄉鎮,先後被授予“鄂南明星鄉鎮”、黃石市鄉鎮企業“十強鄉鎮”稱號,是鄂東南地區快速崛起的一個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發展潛力巨大的經濟重鎮。

附33個行政村

白沙鋪村 石茂村雲山村石和村
黃塘村潘祥村下畈村呂廣村
四豐村土庫村平原村墩福村
金龍村高椅村珠林村汪武頸村
吳東城村韓家山村大林村楓林村
赤馬村上潘村坑頭村新星村
青山村興祖村巢門村舒畈村
山口村石清村公和村同斗村
五珠村

經濟概況

境內物產豐富,市場繁榮,交通便捷,歷史上曾為“長樂園”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物產以金、銀、銅、鐵、鎢、方解石等資源大鎮之稱。農業以優質水稻、苧麻、雙低油菜、花生、芝麻等形成了萬噸級之規模,是著名的苧麻之鄉和“陽新豚”主產地之一。其礦產資源經603地質大隊調查,含有豐富的金、銅、鐵等,被稱為“有色金屬走廊”。初步形成了工業以有色金屬礦山開採、加工、機械製造、建築、建材、家俱業為主,商業以1.5公里商業街、200多家境內外客戶入駐經商的工商業經濟體系。

經濟發展

大沙鐵路、 106國道貫穿白沙全境,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極為便利。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 有充足的電力和便捷的通訊。該鎮不斷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已吸收外來投資3000餘萬元,搞活了白鎢礦、鵬凌礦業、建材廠、東景集團等企業,新建了白沙超市、煉鐵廠,改建擴建了黃姜、雷竹、花卉、蘑菇、大棚蔬菜、苧麻、葡萄、臍橙、肉豬肉牛養殖等示範基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帶。

地理優勢

境內土壤肥沃,氣候為亞熱帶暖濕氣候,土質結構良好。全鎮現有山場14萬畝,其中荒山荒坡近5萬畝。可耕地面積5.7萬畝,擁有中小型水庫20座,水源豐富,水利設施完備,灌溉系統運行良好。旅遊景點有風景宜人的七峰山旅遊區,七峰山距黃石市城區35公里,因有七座陡峭秀麗的山峰而得名,其中南岩嶺稱為黃石第一峰。七峰山逶迤數十公里,七峰林海面積達3萬畝,環境幽靜,生態優良,同時建有全國最大的杉木良種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