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坪煤礦

白沙坪煤礦

現轄一個基建工程處、一個機電廠、一個水泥廠共10個單位。

介紹

白沙坪煤礦白沙坪煤礦
為規範礦山管理,減少山數量,最佳化礦山布局,提高礦產資源規模開採、集約利用水平,根據《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經商有關部門,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滿足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為目的,以整合資源、最佳化布局為重點,對礦山企業依法占有的礦產資源以及礦山企業的生產要素進行重新整合,逐步形成以大型礦業集團為主體,大中小礦山協調發展的礦產開發新格局,為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二、整合原則

(一)合理規劃,最佳化布局。根據資源秉賦條件和礦山開採現狀,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礦產資源規劃的要求,科學編制礦產資源整合方案和礦區礦業權設定方案,合理調整礦業權設定,重新劃分礦區範圍,實現礦山開發合理布局。

(二)規模開發,集約利用。通過資源整合,提高礦山生產規模,使礦山開採規模與其占用資源儲量相匹配。套用先進技術,改進生產工藝,提高資源利用水平,推動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

(三)安全開採,保護環境。嚴格礦山安全評價,整合資源必須符合礦山安全生產條件,消除因礦山開發布局不合理引起的安全隱患。逐步建立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機制,落實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安全生產。

(四)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大並小、以優並劣的要求,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過收購、參股、兼併等方式開展資源整合。鼓勵省內外大中型礦山以及大中型礦產加工企業對小礦實施兼併、控股、聯營,推動大型礦業基地建設,組建大型礦業集團。

(五)統籌兼顧,穩步推進。以資源為基礎,以礦業權為紐帶,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依法保護礦業權人合法權益,在確保礦業經濟健康發展和礦區社會穩定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礦產資源整合工作。

三、整合目標

(一)礦山布局得到明顯最佳化。按照一個礦床(礦體)原則上只設定一個採礦權的要求,調整礦山採礦範圍,合理確定開採規模,逐步解決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的問題。到2007年年底,全省礦山數量在現有礦山的基礎上,減少600個以上。

(二)礦山生產規模得到明顯擴大。提高礦山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礦山企業生產規模與占用資源儲量、礦山服務年限相匹配。非煤礦山生產規模達到國土資源部《關於調整部分礦種礦山生產建設規模標準的通知》(國土資發(2004)208號)規定的最低標準以上。煤礦生產規模達到3萬噸/年以上,到2007年底生產規模9萬噸/年以上的煤礦由目前的80個增加到100個以上。通過整合,使礦產資源向優勢產業和大中型礦山集聚,將我省有色金屬、煤炭、黃金等產業做大做強。

(三)資源利用水平得到明顯提高。採用先進的採礦方法和選礦工藝,使礦山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達到設計要求,共生、伴生礦產得到綜合利用,廢石、尾礦等礦業固體廢棄物得到妥善保存和二次利用。到2007年底,全省礦產資塬利用率提高2-3個百分點。煤礦厚煤層採區回採率不低於75%,中厚煤層採區回採率不低於80%,薄煤層採區回採率不低於85%。

(四)礦山環境和安全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實施廢棄物集中貯存、處置,污染物集中治理並達標排放,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減少,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得到有效預防與控制。高標準建設和嚴格管理礦山尾砂庫(壩),防止礦渣土石流和滑坡等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基本消除因礦山布局不合理引起的安全隱患,提高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技術裝備水平和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改善礦山安全生產條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四、整合範圍

整合的重點礦種。煤、鐵、錳、鉛、鋅、金、鎢、錫、銻、石墨、磷以及其他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礦種。2007年重點整合礦種為煤、鎢、錫、銻、金。

整合的重點礦山。開採方法和技術裝備落後,資源利用水平達不到國家規定或設計要求的礦山;生產規模達不到國土資源部規定的最低標準的礦山;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嚴重污染環境的礦山;大礦周邊的小礦山;礦區範圍平面投影重疊的礦山;開採同一礦床(礦體)的礦山;礦區範圍劃分不合理的礦山。

質環境脆弱區。省整合的重點礦區為:煤炭壩煤礦區、瀏陽七寶山礦區、瀏陽磷礦區、譚家山煤礦區、湘潭錳礦區、醴陵金礦區、攸縣黃蘭煤礦區、攸縣鐵礦區、水口山鉛鋅礦區、耒陽董溪煤礦區、耒陽三都煤礦區、耒陽新生煤礦區、白沙集團白山坪煤礦區、白沙集團紅衛煤礦區、白沙集團南陽煤礦區、白沙集團馬田煤礦區、白沙集團湘永煤礦區、白沙集團街洞煤礦區、資興集團三都煤礦區、資興集團嘉禾煤礦區、魯塘石墨礦區、香花嶺錫礦區、宜章梅田煤礦區、瑤崗仙鎢礦區、新田嶺有色金屬礦區、黃沙坪鉛鋅礦區、桂陽太和清和煤礦區、寶山鉛鋅銀礦區、柿竹園多金屬礦區、銅山嶺礦區、祁陽煤礦區、祁陽觀音灘煤礦區、江華河路口鎢礦區、東安銻礦區、群力煤礦區、龍山金銻礦區、沅陵柳林叉金礦區、辰溪煤礦區、雪峰山金礦區、花垣民樂錳礦區、花垣鉛鋅礦區、慈利鎳鉬礦區、慈利鐵礦區、漣邵集團牛馬司煤礦區、漣邵集團洪山殿煤礦區、漣邵集團金竹山煤礦區、漣邵集團利民煤礦區、冷水江錫礦山銻礦區、漣源斗笠山煤礦區、新化蘆茅江煤礦區、新化金礦區、桃江錳礦區、平江黃金洞金礦區、平江萬古金礦區、石門青峰煤礦區、石門東山峰磷礦區等。2007年整合的重點礦區為新田嶺有色金屬礦區、香花嶺錫礦區、攸縣黃蘭煤礦區、江華縣河路口鎢錫礦區、冷水江錫礦山礦區和沅陵柳林叉金礦區。

各市州要按照省確定的重點,並結合本地實際,確定本轄區內整合的重點礦種、重點礦山和重點礦區,以及2007年整合的重點礦種和重點礦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