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誠[醫生]

白志誠,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理事,現任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學科專家組成員。

基本信息

白志誠教授 白志誠教授

白志誠,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理事。1947年出生於中醫世家,幼時隨父行醫,十七歲入伍為衛生兵。

現任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學科專家組首席腎病專家。白志誠主任經過幾十年的臨床經驗與總結,獨創的“腎小球三分法”,在腎臟病的臨床運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別是針對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效果尤為顯著,其一生都奮戰在醫療前線,受到了眾多腎臟病患者、軍民的尊敬和好評。

專業擅長

從事中西醫腎臟病臨床工作50年,其獨創的“腎小球三分法”,在治療各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症、腎囊腫、IgA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和各種原因引起的腎積水、腎功能不全、腎功能衰竭等病方面收穫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在延緩慢性腎病發展到尿毒症方面更有其獨到的經驗和見解。

研究成果

白志誠主任結合幾十年臨床經驗與總結,研究總結出了“腎小球三分法”。該法主要用於各類腎臟病的前期診斷評估階段,根據其獨特的評估結果,採取不同的中西醫治療方案。

該法提出把腎小球分為:健康的、病變的和死亡的三類。正常人的腎小球只有一類,就是健康的,即“一分法”;老年人的腎小球,有健康的腎小球,同時也有死亡的腎小球,也叫生理性死亡,即“二分法”;腎臟病患者的腎小球,有健康的腎小球、死亡的腎小球,還有發生病變的腎小球,此為“三分法”。通過這種方法對機體腎小球的健康、病變、死亡三類的比例進行科學劃分,為後期採取精準治療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腎小球三分法”在腎臟病的臨床實踐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於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夠有效,特別是急性腎功衰竭的基本可以得到恢復;而對於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和保護。

從醫感言

作為一名醫生,好好說話和用心溝通很重要。你溝通的越好,就能掌握越多病人的信息,那么在用藥、組方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治療的效果也就會越好。三言兩語就把病人打發走了,這是不負責任的現象。要把每一位患者都當做親人對待,只有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患者擺脫疾病,才真正對得起醫生這個職業。

對患者說的話:有病不要拖,一定要及時就醫,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有的可能因為經濟問題、工作問題或者是家庭問題,不能及時就醫,拖來拖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不治之症。病重的人也不要有思想負擔,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於患者的康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