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民

白崇民

白崇民另一件創作於2006年的行為藝術作品《烏雲》,參加了在798藝術區舉辦的“第四屆大道現場藝術節”。 白崇民在《烏雲》中自我設計的受害者形象,也是行為藝術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典型的表達方式。 白崇民2009年參加“打開藝術節”的作品《擠香》,是一個多人參與實施的作品。

個人作品

白崇民1995年來北京圓明園畫家村開始嘗試綜合媒介的創作,從2002年開始介入行為藝術,用身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創作觀念。
行為作品:千里赴約
訪談:千里赴約--一個正在進行的行為遠足

創作時間:2011.06.16-2012.02.15,245天
創作地:中國
類型:行為
材料:羽毛
尺寸:徒步行走一萬公里
圖片紀錄:白崇民、 阿炳
白崇民《千里赴約》,帶著一支羽毛作為禮物 ,由老友阿炳陪伴,從北京徒步到浙江龍泉- 湖南長沙- 雲南昆 明以償朋友相見之約。此去用雙腳穿原過河,翻山越嶺,以行為藝術的方式反思工業化下蒼白、單向度的人,以親歷平行的視角觀察記錄這塊土地的民生,用內觀、自省的體驗敘述中國當下的社會景觀。


行為作品:《碩鼠》

創作時間:2007年
創作地:北京,中國
類型:行為
材料:裝糧食的麻袋(碩鼠造型)、75公斤玉米
實施時間:轉圈跑動約30分鐘,直到支撐不住倒地。


行為作品:《瀘沽湖》

創作年代:2002年
創作地:瀘沽湖,中國
類型:裝置、行為
材料:蠟、棉花、帆布、丙烯顏料
尺寸:高48x直徑120cm
攝影:邱志傑


行為作品:《擠香》

創作年代:2009年
創作地:北京,中國
類型:行為
材料:墨汁
實施時間:45分鐘
參與者:美國、法國、日本、中國、台灣地區行為藝術家
作品實施:身上塗滿墨汁的白崇民和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性別的人一起將不斷試圖占據中心位置的人擠壓出人群。


行為作品:《販賣保先道德經》

創作年代:2006
創作地:北京,中國
類型:行為
材料:三輪車、刻有《道德經》文字的樂燒陶磚
實施時間:不確定


行為作品:《鐵杵礪刃》



實施地點:家中的角落
時間:從2014年03月13日開始每天午夜凌晨0:00到1:00,持續進行中……
材料:建築用卡車的傳動軸零件、磨刀石、條凳
零件尺寸:約ф25mm,L400mm
過程:每天磨礪一個小時,直到將這個零件磨成一把鐵刃。

評論文字

白崇民行為藝術《千里赴約》 反思“單向度的人
文/張長收
名為《千里赴約》實為全民反思 試探究竟何謂“單向度的人”
白崇民從2011年6月16日從北京出發徒步前往浙江龍泉-湖南長沙-雲南昆明-四川成都-陝西西安-河南鄭州看望好友,千里行走帶給朋友一支羽毛,以此作為藝術家拒絕成為工業化社會單向度的人的反思和行動。
沿途拍攝日常景觀照片,記錄社會真實民生,提供個人角度對繁榮質疑的線索,再現中國當下的現實處境,歷時時間8個月,2012年2月15日白崇民將從廊坊回京,完成這一行為藝術創作。
“單向度的人”一詞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它最早出現於20世紀中葉,法蘭克福學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1889-1979)曾寫過一本書《單向度的人》,它的核心就是批判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
發達工業社會壓制了人們內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這個社會成為單向度的社會,而生活於其中的人成了單向度的人,這種人喪失了自由和創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與現實生活不同的另一種生活。
單向度的人對社會沒有批判精神,一味認同於現實,這樣的人不會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沒有能力去想像更好的生活。

智者千里存乎於一念之間 行者無疆令我等坐地思考
白崇民從本體出發,把現實本身作為藝術創造的媒介,親身感受工業化所帶來的世界變革,強調、注重行為過程的意義。這種行為藝術增強了觀者對藝術創造行為的認同感,同時把藝術注重行為結果的單一視域拓展到了充分認識、注重藝術行為過程的領域。
在行為藝術與全權意識形態及其展覽機制之間,構成了壓制與疏離的現代性話語緊張,關涉到行為藝術自身從策略到語言的自我完善問題。工業社會的隱形壓制反而使行為藝術變得更為引人注目,它的結果也變得無足輕重,因為這個過程已經促使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我。
白崇民的行為藝術已經超越個人的思考維度,擴大到整個人群對工業化社會單向度的再一次反思,而那些關注此行為藝術的人也“被參與”到其中。
白崇民的行為藝術即使能夠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但依然無法使絕大數人去改變生活方式,因為這種勇氣不是每個人都有的,白崇民足以稱得上是一位行為藝術的智者。


關於白崇民與他的行為藝術
文/王易罡
我見到白崇民的時候他還是一個意氣的年青人,學習和創作之間都透著一種對藝術真理的渴望與執著,純樸與善良成為了他性格中可貴的優秀品質。崇民有著良好的繪畫素養,早期用德國式比較理性的繪畫思維,從物體的結構到色彩的分析與表現,再到後印象主義及至現代抽象表現主義,都進行了廣泛的研究,這些幾乎經歷了現代藝術發展的各個階段。而在他與我交往的過程中,我常常提醒他;“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往往要注意的是‘過程’本身,而不是它的結果”。我自己本身是一個成就感非常差的人,但我往往能從一件作品中或是一件事物的發生、發展的過程中,體驗到生命及創作的意義。每當這個過程結束之後,我就會極度的沮喪與無奈。在崇民學習抽象繪畫的時候,我就試圖把對“過程”即創造性活動的本身告訴他,而他對於“過程”即創造及繪畫本質有了非常好的理解。這體現在崇民早期的抽象作品中,生命內在衝動釋放成為了他早期創作的原始始發動力,在衝動釋放內在身體自由的同時,他漸漸地形成了一種自我發現、自我判斷、自我否定的能力,具備了一種帶有實驗性的、有效的視覺觀看方式及把握能力。當時我覺得他將會成為優秀的藝術家。
90年代初,我勸他去北京發展,走自己的路,像一個藝術家一樣的去生活。其實這也是我至今仍要努力去做的事。今天寫給崇民,也是作為我們終生的共勉。95年他去了北京,在圓明園生活創作。對於一個藝術青年,生活與創作是何等的艱難,這點不僅是對他,幾乎對所有當時在圓明園生活的藝術家,恐怕都是一樣的。儘管有著生活上的拮据、政治上的打壓,但是在精神上他們都是自由與無慮的,他們似脫韁的野馬,盡情表達自己的思想,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也為與體制之間和意識形態上所製造出的小小摩擦而沾沾竊喜,從而提示了社會對他們的關注,也不斷地提醒著人們,社會上還有這樣的一群人做著這樣的事,過著這樣的一種生活。
當時,中國社會早已被納入到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之中,而且中國是積極自願地被影響,被改造。但在這個進程中,我們逐漸地從經濟實用型轉變成為消費型社會,經濟基礎及深層次思想的轉變,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價值觀。由於消費的引領和“他者”的眼光,我們的文化藝術觀念不斷地被顛覆。而這時的崇民,卻沒有簡單地順著“他者”的眼光行走,而是在一種“他者”的眼光中,找到一種折衷的方式來對應,即一種中國東方原有文本性的文字、圖像與中國特有的材料,加以“拼貼組合”,從而強調了地域文化在全球一體化中的作用與意義。在那個年代中,由於一部分藝術家已經被按著西方策展人的判斷優劣開始參加各類大型國際展事,而在這種展事中似乎已感覺到了我們的藝術家在“他者”眼光中的“身份問題”。用栗憲庭先生的話說:我們只不過是西方大餐中的“中國春卷”。那么之後就有相當一部分藝術家在運用中國文化符號與材料,這其中包括電影、文學、音樂及美術。這些作品大都採用了片斷及文本式的組合,藉此強調中國身份,它是在努力尋找重複組合與文化雜交中所形成的特殊應對方式。這種方式在今天看來仍然有著積極的建設性意義,這雖然也是一種消極無奈之舉,但至少是提出了區域文化在全球化中的意義與問題,同時把這個區域的文化以一種共識折衷的方式作為了前提,增進了區域文化的流通性。
圓明園在今天已成為過去,但它的作用與意義無疑是重要的,它事實上已經成為“他者”文化的聚集播散地,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同時對中國固有的傳統體制式藝術及表達方式給予致命的打擊,從這裡散播的民主自由、人權等深層次的資產階級價值觀,影響深遠。而崇民也在這種環境中生活了一段時間,但骨子裡對繪畫與視覺的現代構成方式在中國文化如何轉換為當代藝術上,素有情懷,並做出大量的工作。但他始終還是希望找到一種更深一層次的人與藝術的關係、藝術與生活上的自然關聯性,並試圖把這種關聯轉化成為一種行為過程,從而抵消在後現代的消費文化中,對人類自身的道德倫理與精神文化的侵蝕。
很早的時候我們也曾經共同討論藝術的目的,我們也常常說起海德格爾、叔本華對人生及藝術的理解,我們差不多都認為:人生的目的是為了解放自己,放棄人性中的執著,歸回自然。藝術是為了讓人類能更好的體驗生命的生存狀態。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的老子、莊子的認識似乎比西方的晚輩哲人更接近人性本質。無為、純樸、真誠地生活,合一自然等同於桑林之舞。無論從事哪種形式的藝術,或是做什麼樣的工作,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也許會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人類自身問題的良藥。
2002年以後,陸陸續續地看到一些崇民的行為作品。我能理解行為藝術是從法國藝術家伊夫·克萊因開始,它的發展至今已有七八十年的歷史了,而且隨著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的不斷地變換,表達與體驗著不同的感受。我是始終認為,行為本身是一種物化精神的體驗,它可以是每一個藝術家對社會、自然、及周遭生活的反應,即通過身體行為的過程,體驗藝術家本人對社會及生存的認知與感悟,從而真切地感受到人世間的冷暖,或是用瞬間的行為方式去撫慰我們那躁動的靈魂。行為的目的是一種泛藝術化、並極具備普世性的,是對西方文化機制的反叛與顛覆,它在西方文化的語系中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而對行為本身的判斷,現場直接性與過程中的觀看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我們僅從幾張圖片來解釋行為藝術本身,恐怕是片面的。生活行為本身被放置在了不同的空間與場景中,藝術家與觀眾共同體驗一種曾經有過而未曾真切體驗過的情感,由於空間場景的轉換讓我們的精神能脫離原有的現實而淨化我們的心靈,得以升華與忘我,這可能應是行為藝術本身應該去思考的東西。在中國做行為藝術的藝術家也有很多,有的時候我是無法理解,特別是對於血腥與暴力的行為作品,我並不是很喜歡,但有一部分藝術家的作品我還是比較推崇的。張洹的作品讓人有強制性的痛苦感,那是一種悲苦的體驗,讓人們看了不舒服,有著捨我其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感。而馬六明的作品是錯位的、身份性的質疑,美麗的謊言往往是對傳統社會機制的一種挑戰,同時喚起人們對自身性別及心理異樣的思考。而在崇民的作品《瀘沽湖》中,他懷抱嬰孩,在從此岸到彼岸的過程中暗示了人的生與死,是有著很強的情節性與敘事性。2005年的作品《販賣保先道德經》,事實上延續了他90年代文本系列的思路,不同的是換以行為方式,把文本、歷史與消費、政治衝突與地緣經濟、強弱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問題凸現在我們面前,體現出他用身體行為本身,對今天后現代文化問題及自身與社會問題的思考,也不斷地提示著我們,在消費社會裡自身文化與全球一體化中的問題。其中《擠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件作品。因為它讓我想起共同擁有過的情感,視覺、心理、身體一種綜合性的經驗。在不斷的重複性的運動行為中,把我的心靈和身體的能量釋放出來,體驗相親相近的快感。崇民是把傳統的娛樂行為提升到人性本善的層面上來,由來自不同國度的年青人通過《擠香》的行為體驗到了,在一種快樂的行為方式中放棄欲望的塵念,痛並快樂之中揭示人們的生存現狀與今天的社會問題。
崇民不善言談,甚至還有些木訥。但有時在酒精的作用之下也會偶爾滔滔不絕。這么多年艱難的歷程,他依然能按照自己的方向走,努力的思考並不斷地嘗試各種表達方式,力圖使自己的作品趨於準確。我不能用成熟與否來評價崇民的藝術,因為成熟就意味著死亡及藝術生命的終結,所以我期待著崇民不斷地走下去,多做出“不成熟”的作品,這樣才能說明你的藝術是永遠常青的。在此,我衷心的祝賀崇民展覽成功。


白崇民的身體方式
文/舒陽
我所知白崇民最早的行為藝術作品,是2002年“長征”系列活動中參加關於女性話題單元與吳瑋禾所合作的《瀘沽湖》。白崇民的行為作品《瀘沽湖》從使用的布制人偶道具到其服飾,都有些類似於1980年代中國行為藝術作品中大量出現的“包裹綑紮身體”的方式。點燃人偶的火焰,也使我想起“廈門達達”對自己作品的焚燒。雖然《瀘沽湖》有很強烈的地域文脈(瀘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社會的葬禮)作為其儀式化象徵意味和生活感懷的表述依據。
白崇民2005年的行為作品《販賣保先道德經》是“大山子藝術節”行為藝術項目中的邀請作品,在798藝術區內實施。白崇民頭戴草帽,身穿寫有“販”字的坎肩,在798廠區里推著一輛載有陶磚的三輪車邊走邊吆喝販賣“保先道德經”,陶磚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經》文。中國共產黨要求其自身“保持先進性”,而其前黨魁也曾宣傳“以德治國”。白崇民以個體遊街販賣的方式提供主流社會時需的產品,不幸在實施中途被缺乏“政治覺悟”的798藝術區的保全人員制止。權且不論這件作品的內容,僅其方式就無法被798的藝術管理者所容忍。白崇民以現實小販方式的挪用,觸動了最基層社會管理者的行政神經。顯然主流精神產品的販賣,有其專有的銷售渠道,並不能為普通公眾所操持為業。行為藝術作品在社會環境中的實施不論其觀念如何,在當代藝術逐漸泛化的中國今天仍然是觸碰現實最敏感的藝術方式。
白崇民另一件創作於2006年的行為藝術作品《烏雲》,參加了在798藝術區舉辦的“第四屆大道現場藝術節”。《烏雲》的創作動機,來自白崇民的親身生活經歷。他在鄉村的住宅被隔壁鄉鎮工廠的污染氣體侵襲,嚴重影響了他的日常生活而投訴無效。由此白崇民用一大片懸浮的黑色氣球形成的烏雲,作為環境污染的象徵匹配物。他在烏雲滴落下的墨汁中無助地躲閃,來表現自己處境的尷尬,也為今天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吶喊。白崇民在《烏雲》中自我設計的受害者形象,也是行為藝術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典型的表達方式。這種方式,也體現在白崇民參加2007年“六月聯合”行為藝術營活動以古詩《碩鼠》為題創作行為藝術作品。在《詩經》的《魏風》中有《碩鼠》詩篇,為中國古代名作。“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毛詩序》)。朱熹在《詩集傳》中對《碩鼠》一詩評價:“民困於貪殘之政,故託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借用《碩鼠》一詩的形象象徵,白崇民渾身泥濘,肩負以麻袋製成的160斤重的大碩鼠,原地轉圈奔跑直至顛倒。白崇民以一己之身的受困,對中國社會嚴重的貪腐現象進行了明確直白的質疑。
白崇民2009年參加“打開藝術節”的作品《擠香》,是一個多人參與實施的作品。白崇民裸身澆墨汁,與受邀的8位裸體中外男女按規則擁擠。在擁擠的過程中,白崇民身上的墨汁也擠到了其他參與者身上。在中國行為藝術三十年來的群體性裸體行為作品中,以《為無名山增高一米》(1995年)和《@41》(2005年)對比《擠香》,可以看到前兩件作品的實施基本上依照事先計畫實施,參與者也都是同道,實施過程容易控制,場地都處在幾乎沒有現場觀眾的野外。而《擠香》只設計遊戲規則,參與者都是在活動現場徵集的自願參與者(包括藝術家、現場工作人員和參觀活動的觀眾),場地是觀眾雲集公共展覽空間(798藝術區內),參與者在作品實施過程中可以即興發揮。在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參與者在劇烈身體活動中盡情釋放了身體自由的快樂。而自由的身體,代表了行為藝術家對身體作為藝術媒介的基本態度。對身體自由的運用,成為行為藝術對社會與藝術禁忌的政治宣言。因此,《擠香》比較恰當地體現了身體行為藝術的創作價值。
中國當代藝術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一直盛行將社會問題納入作品的傳統。應該說,這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學術傳統。在經過藝術市場洗禮後的中國當代藝術,也許會重新審視今天中國藝術與現實的關係。毫無疑問,白崇民的行為藝術作品為這種審視提供了新的佐證。行為藝術不但作為具有藝術實驗性的藝術方式,更是作為具有現實感召力的自由精神載體傳遞其“勇為天下先”的藝術氣質。

生活現場

從瀋陽到圓明園,從圓明園到宋莊……,近二十年的藝術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


展覽簡介

個展:
2009《擠香》,北京;
2009《典籍存在》,盧森堡;
2002《Herstory》,法國奧爾良市政府藝術中心;
2001《Herstory》,盧森堡愛仕政府藝術中心;
1997《Herstory》,北京。
聯展:
2013 “大運河”-《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MuseoDiocesano,義大利威尼斯;
2012《打開》第十三屆國際行為藝術節,空間站,北京;
2011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1985-2010》,宋莊美術館,北京;
2011《交叉》藝術節影像單元,北京草場地工作站;
2008“2008年中國國際建築藝術雙年展”,北京;
2008《香港做動-奧林匹克行為藝術計畫》,香港;
2007《六月聯合》行為藝術營,北京宋莊;
2007“大道現場藝術節”,北京、香港;
2007《內傷》,義大利馬蕊樂畫廊,北京;
2007《酷/愛身體》,香港藝術中心、香港歌德學院;
2007《口令-DILSTONGROVE》,倫敦,英國;
2004《酷/愛身體-巡展》,上海多倫美術館,北京時態空間;
2003《藍天不設防-當代藝術邀請展》,北京時態空間+北京東京藝術工程;
2002“長征-在瀘沽湖與朱迪·芝加哥對話”,雲南瀘沽湖;
1998《世紀·女性大展》,中國美術館;
《兩性平台》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天津;
1997《反視中國》,芝加哥,美國。


行為作品《廣場》

創作年代:2013年05月31日-06月1日4:00-6:00
創作地:威尼斯,義大利
類型:行為
材料:中國麥種
實施過程: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從聖馬可教堂大門口到對面反覆徘徊。手中7顆中國麥粒寫著:在這裡我很孤獨,往復行走中不斷撫摸這些種子,最後灑落在異域空寂的廣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