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埠鎮

白塔埠鎮

白塔埠鎮,是江蘇省重點鎮,位於東海縣境中部偏東,面積103.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1萬畝,常住人口5.7萬人。鎮駐地西距縣城17公里,東距連雲港市20公里,與崗埠農場交界,西與駝峰鄉相鄰,南與平明、北與黃川兩鎮接壤。因鎮駐在白塔村而得名。為新亞歐大陸橋西行第一鎮。白塔埠鎮交通優勢獨特,隴海鐵路橫貫東西,市縣公路通過境內,公路網路四通八達,內河碼頭年吞吐能力1000萬噸,民航連雲港機場坐落鎮區,水陸空交通便捷,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素有“蘇北交通第一鎮”之美稱。

基本信息

簡介

白塔埠鎮是全國首批發展改革試點鎮、江蘇省重點中心鎮、百家名鎮,也是連雲港市乃至蘇北地區集鐵路、高等級公路、航運、航空為一體的最具交通優勢的鎮。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5億元,財政總收入33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20元,榮獲國家發改委“全國首批發展與改革試點小城鎮”、江蘇省人民政府“億萬農民健身先進鎮”稱號。近年來,白塔埠鎮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富民強鎮、爭先進位、快速崛起、全縣第一”為總目標,按照“商貿做活、工業做強、農業做精、城鎮做美、項目做實”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高效產業鎮、重點工業鎮、環境優美鎮”。

隨著全鎮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鎮鑼鼓隊多次參加“連雲港之夏開幕式”、“中國東海水晶節開幕式”等市縣重大活動;建有兩支民眾業餘藝術表演隊,三支業餘舞蹈隊,常年開展活動;還成立桌球、象棋、籃球等體育愛好者協會,其中籃球協會已連續六次舉辦三人籃球比賽,鎮政府連續二十年堅持舉辦“十佳農民歌手大獎賽”,先後獲得“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鄉鎮”、“江蘇省體育強鎮“等一系列榮譽。

村莊

白塔埠鎮 白塔埠鎮

轄白塔、於莊、王小埠、軍屯、東埠後、西埠後、張河、城後(前城、後城)、前營、沈園、新元、徐圩、南塘、機場、前圩、山北頭16個村民委員會。

歷史簡介

白塔埠鎮 白塔埠鎮

白塔埠早在明清時始置白塔埠鎮,民國初期有過石峰市之稱,1943年後曾設新民區、新海區、五區、四區、二區、白塔區,1957年建白塔鄉,1958年成立白塔人民公社,1983恢復白塔鄉,1985年設白塔埠鎮。白塔埠北部系丘陵地,南部為湖窪地,海拔約在5—20米之間。

經濟發展

全鎮工業初步形成以矽產品加工、機械製造、生物肥料、水泥建材等特色支柱產業。有連雲港恆久石英製品有限公司、中聯巨龍(連雲港)有限公司等企業落戶該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水晶、石英、雲母、蛭石、石榴子石等。天然水晶分布廣,儲量大。蛭石總儲量達百萬噸以上。農作物以稻麥為主,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前營村反季節蔬菜種植形成規模,種植面積達0.4萬畝,大堋3600棟。前營牌西紅柿獲省農林廳品牌認證。駐地建成區面積4.51平方公里。

交通

主要街道有白塔大道、航空路、興隆路、雙擁路、新元路、八一路等。其中新建的白塔大道是一條全長950米連線白塔鎮與市縣公路的道路,具有白塔鎮的代表性.白塔鎮的水陸空交通極為便利。隴海鐵路穿境而過、民航機場坐落其間,水運碼頭設在境內淮沭新河北岸,新牛公路、白平公路均通過鎮內。

教育

白塔高級中學 白塔高級中學

全鎮有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白塔中學為省四星級學校。國小5所,成人學校1所。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入學率98%。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6 個。

其他介紹

有變電所和自來水廠等公共設施。呂祥璧烈士陵園坐落在鎮駐地。逢農曆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有集市。

“全國重點鎮”

連雲港市入選的9個鎮包括:東海縣白塔埠鎮、桃林鎮,海州區板浦鎮,贛榆區柘汪鎮、海頭鎮,灌雲縣楊集鎮、燕尾港鎮,灌南縣堆溝港鎮、湯溝鎮。

全國重點鎮是當地縣域經濟的中心,承擔著加快城鎮化進程和帶動周圍農村地區發展的任務。全國重點鎮是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重點和龍頭,國家有關部委將研究制定加強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建立全國重點鎮動態調整機制,指導和支持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入圍重點鎮今後將在政策、土地及項目安排等方面得到優先發展和扶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