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列國志

《白俄羅斯:列國志》是2005年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允華、農雪梅。

內容簡介

白俄羅斯共和國是前蘇聯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之一,其經濟實力和資源實力在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中居第四位,僅次於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地處歐洲中心腹地,是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是俄羅斯通往歐洲的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白色表示純潔。“白俄羅斯”即“純潔的俄羅斯”。白俄羅斯人喜歡白色,故而得名。本書作者多年從事白俄羅斯問題的研究工作,本書是了解白俄羅斯的較好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李允華,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教授。1991年起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64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俄語系。從事蘇聯和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1985年應邀主持撰寫的《關於蘇聯引進和利用西方資金技術的研究》諮詢研究報告獲國家經委一等獎。1997年受中央電視台國際新聞特邀就俄白聯盟電視評說。撰寫和參加撰寫的主要著作有:列國志《白俄羅斯》、《蘇聯怎樣引進和利用西方資金技術》、《當代國際政治》、《德國統一縱橫》、《蘇聯全球戰略》、《蘇美力量對比及其對國際局勢的影響》、《蘇聯70年引進和利用外資技術的經驗、教訓與啟示》、《蘇聯國際關係理論研究》、《論俄白聯盟》、《獨立10年新東歐六國對外政策與對外關係》等200多篇,150多萬字。

農雪梅,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俄羅斯語言文學系。2001赴白俄羅斯國立大學進修一年。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研究生。參加撰寫的主要著作有:列國志《烏克蘭》、《白俄羅斯》、《白俄羅斯第二次總統選舉》等研究報告和論文。

目錄信息

白俄羅斯共和國外交部長序

導言

第一章 國土與人民

第一節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國土面積

三 行政區劃

四 首都和主要城市

五 地質結構和地形特點

六 河流和湖泊

七 土壤

八 氣候

第二節 自然資源

一 土地資源

二 礦產資源

三 水資源

四 植物資源

五 動物資源

第三節 居民和語言

一 人口及其構成

二 語言和文字

第四節 民族和宗教

一 民族

二 宗教

第五節 民俗和節日

一 民族習俗和禮儀

二 節

第六節 國旗、國徽和國歌

一 國旗

二 國徽

三 國歌

第二章 歷 史

第一節 遠古簡史

一 古老的歷史

二 自俄羅斯部落和階級社會的出現

第二節 中古簡史

一 基輔羅斯時期

二 波洛茨克等封建公國的建立

三 白俄羅斯先後併入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立陶宛王國

四 白俄羅斯歸併俄國

第三節 近代簡史

一 農奴封建制度的瓦解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二 白俄羅斯人民革命運動

三 俄國第一次革命、二月革命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白俄羅斯

第四節 現代簡史

一 十月革命與白俄羅斯蘇維埃政權的建立

二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成立及加入蘇聯

三 東西白俄羅斯合璧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白俄羅斯

四 蘇聯時期白俄羅斯社會經濟的發展

第五節 當代簡史

一 從主權宣言到國家獨立

二 獨立後的白俄羅斯概況

第六節 著名歷史文化人物

一 宇航之父——加加林

二 著名作家和詩人

三 著名科學家

四 著名政治活動家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節 獨立前的政治體制

一 一黨制

二 立法機構

三 執行機構

四 司法機構

五 獨立前的政治體制改革

第二節 獨立後的新憲法及其確立的新政治體制

一 新憲法的基本內容和基本原則

二 新憲法確立的新政治體制

第三節 總 統

一 總統職位的設立及其地位

二 總統的選舉

三 總統的職權

四 總統的解職和罷免

五 現任總統簡介

第四節 議 會

一 議會的演變

二 議會的產生和構成

三 議會的活動和選舉

四 議會兩院的職能

第五節 內閣

一 政府的產生及地位

二 政府的職權

三 政府的機構

第六節 司法機關

一 法院

二 檢察院

三 監察院

第七節 地方管理和地方自治

一 地方代表機關

二 地方執行機關

三 地方自治

第八節 國家選舉制度與全民公決

一 國家選舉制度

二 全民公決

第九節 政黨和社會團體

一 政黨制度的演變

二 對政黨和社會團體的法律規定

三 政黨

四 社會團體

第四章 經 濟

第一節 獨立前的經濟體制和經濟概況

一 獨立前的經濟體制

二 獨立前的經濟概況

第二節 獨立時的經濟特點和經濟實力

一 獨立時的經濟特點

二 獨立時的社會經濟實力

第三節 獨立後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概況

一 獨立後經濟改革政策

二 經濟改革主要構想、內容、方向和目標

三 實施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步驟、規劃和原則

四 經濟改革進展狀況

五 獨立後的經濟布局和經濟發展概況

第四節 工 業

一 工業概況及特點

二 機器製造工業

三 採礦和冶金工業

四 能源動力工業

五 化學和石化工業

六 建築和建材工業

七 輕紡和家電工業

八 電子和電工器材工業

九 食品工業

第五節 農牧林漁業

一 概況

二 種植業

三 畜牧業

四 林業

五 水產業

第六節 交通運輸業

一 概 況

二 主要交通運輸部門

三 獨立後交通運輸能力

第七節 郵電通信業

一 概 況

二 電 信

三 郵 政

四 國家郵政通信發展綱要和規劃

第八節 商 業

一 概 況

二 獨立後商業發展概況

第九節 科技信息業

一 科技信息業概況

二 獨立後科技信息業發展狀況

第十節 財政與金融

一 財政狀況

二 貨幣政策和匯率

三 金融改革、銀行業和貨幣信貸體制

四 有價證券市場

五 稅賦

六 保險業

第十一節 旅遊業

一 旅遊資源和政策

二 旅遊業發展概況

三 旅遊機構、項目和線路

四 主要旅遊城市和名勝景點

第五章 對外經濟關係

第一節 對外貿易

一 獨立前外貿簡況

二 獨立後對外經貿政策和外貿組織機構

三 獨立後外貿發展概況

四 外貿進出口商品構成

五 對外貿易夥伴構成

六 l世紀白俄羅斯外貿發展計畫綱要

第二節 對外經濟合作

一 對外經濟合作概述

二 自由經濟區

三 外資、外債和外匯儲備

第三節 白俄羅斯同中國的經濟關係

一 獨立後白中經濟關係發展概述

二 白俄羅斯同中國的貿易

三 白俄羅斯同中國的經濟和科技合作

第六章 社 會

第一節 社會結構

一 社會階級結構及變化

二 城鄉人口結構

三 社會性別和年齡結構

第二節 社會政策和社會保障

一 獨立前的社會政策和社會保障

二 獨立後社會政策和社會保障措施

第三節 人民生活

一 人民生活水平概述

二 居民貨幣收支狀況

第四節 社會問題

一 失業問題

二 貧困問題

三 人口問題

第七章 軍 事

第一節 軍事概述

一 軍事簡史

二 國防體制

第二節 獨立後軍事戰略和軍事政策

一 軍事戰略和軍事學說

二 軍事政策及其調整變化

第三節 軍事力量構成(軍種和兵種)

一 陸 軍

二 空 軍

三 防空軍、內衛部隊和預備役部隊

第四節 兵役制度和軍銜制度

一 兵役制度

二 軍銜制度

第五節 國防工業與軍工轉產

一 國防工業

二 軍工轉產

第六節 獨立後軍事發展現狀

一 軍事力量的裁減

二 獨立後軍事發展現狀

三 軍費開支

第八章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

第一節 教育

一 獨立前教育概況

二 獨立後的教育方針政策

三 教育制度和教育體系

四 教育改革

第二節 科學技術

一 獨立前科技事業簡況

二 獨立後科技發展狀況

三 國際科技合作

第三節 新聞出版與文化傳媒

一 新聞報刊

二 出 版

三 文化傳媒(電視、廣播、文化場所)

第四節 醫療衛生

一 獨立前醫療衛生事業簡況

二 獨立後醫療政策及衛生事業發展狀況

第五節 文學與藝術l

一 文 學

二 藝 術

第六節 體 育

一 體育概況

二 體育機構和設施

三 體育成就

第九章 外 交

第一節 對外政策和對外關係

一 獨立初外交指導思想與外交任務

二 對外政策及其實施

三 外交政策的調整與變化

四 對重大國際問題的立場態度

五 獨立十多年對外關係發展概況

第二節 同俄羅斯的關係

一 同俄羅斯關係概述

二 同俄羅斯的政治和經濟關係

三 同俄羅斯的軍事關係

第三節 同獨立國協及獨立國協國家的關係

一 同獨立國協及獨立國協國家的關係

二 同烏克蘭的關係

三 同中亞國家的關係

四 同其他獨立國協國家的關係

第四節 同美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

一 同美國的關係

二 同西歐國家的關係

第五節 同東歐國家的關係

一 同波羅的海三國的關係

二 同波蘭的關係

三 同其他東歐國家的關係

第六節 同中國的關係

一 對華政策

二 同中國關係概述

三 白中領導人的重要互訪

第七節 同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關係

一 同聯合國的關係

二 同其他國際組織的關係

三 同國際金融機構的關係

附 錄

一 白俄羅斯主要節日

二 白俄羅斯主要社會經濟指標

三 白俄羅斯參加的主要國際組織一覽表

四 白俄羅斯獨立後簽訂的重要國際條約一覽表

五 白俄羅斯獨立後歷任國家主要領導人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