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機制投資者行為後市流動性與IPO價格

《發行機制投資者行為後市流動性與IPO價格》將從多個角度探索其一級市場IPO價格問題。首先對世界各國主要發行機制、累計投標詢價機制、拍賣機制、固定價格發行機制和混合機制進行比較。中國資本市場獨特的個性讓國內外理論界與實務界為之著迷。其次,《發行機制投資者行為後市流動性與IPO價格》將從一個新的視角——投資者非理性行為出發來對IPO價格形成機制進行研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發行機制投資者行為後市流動性與IPO價格發行機制投資者行為後市流動性與IPO價格
再次,引入事前不確定性,從信息不對稱的角度對抑價現象進行解釋。最後,針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現狀,在常用的理論定價方法基礎上,以行業平均市盈率為基礎,把風險價值理論套用到我國新股定價的研究中,以此作為對傳統新股定價理論在發行公司所在行業的可比公司的發展預期、行業的發展預期、行業發展的情況等研究方面的一個補充和嘗試,對常用的IPO定價模型進行了改進。

作者簡介

周孝華,博士,1965年生於湖南武岡,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985”國家哲社基地特聘專家。主要從事資本市場、公司投融資,金融風險管理以及金融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主編專著、教材5部。兼任多家證券公司、商業銀行的投融資諮詢顧問及國內多家權威學術期刊的匿名審稿人。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與橫向合作課題十多項,200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

金項目《基於核准制下的IPOs抑價。長期弱勢與定價研究》(項目批准號:70473107)。2005年獲國家留學基金項目資助,2008年前往瓦布萊索大學、南佛羅里達大學、芝加哥大學、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等美國高校為期一年的訪問交流與合作研究。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1.3 研究內容
1.4 特色和創新之處
2 IPO發行機制及分析
2.1 主要發行機制概述
2.2 發行機制的國際趨勢及評價
3 IPO發行機制模型與實證
3.1 累計投標詢價模型及實證
3.2 IPO最優機制模型及實證
3.3 實證分析
3.4 詢價機制的優缺點及啟示
3.5 政策建議
3.6 本章小結
4 投資者非理性行為與IPO價格形成機制
4.1 投資者非理性行為
4.2 情緒和行為偏差
4.3 基於非理性投資者行為的IPO價格形成機制
4.4 常用的IPO估值模型
4.5 詢價機制下基於投資者心態模型的IPO價格形成機理
4.6 本章小結
5 投資者非理性行為與IPO抑價研究
5.1 基於投資者非理性行為的IPO抑價理論分析
5.2 一個壟斷的機構投資者擁有全部IPO股票
5.3 n個機構投資者共同擁有IP0股票
5.4 IPO抑價中非理性交易行為存在的實證
5.5 實證分析
5.6 中小投資者行為偏差和中國IPO抑價實證研究
5.7 實證
5.8 本章小結
6 不確定性、後市流動性與IPO價格
6.1 不確定性與IPO定價
6.2 模型的實證檢驗
6.3 後市流動性與IPO抑價
6.4 實證研究
6.5 本章小結
7 認知偏差與:IPO抑價
7.1 基於投資者情緒的IPO抑價模型
7.2 實證檢驗
7.3 承銷商詢價過程中認知偏差與IPO抑價
7.4 承銷商詢價過程中錨定與調整偏差
7.5 承銷商詢價認知偏差IPO抑價
7.6 本章小結
8 基於流動性的定價模型與IPO長期表現
8.1 流動性溢價與流動性定價模型
8.2 基於流動性的證券定價模型
8.3 P國證券市場流動性溢價實證檢驗
8.4 基於流動性溢價的IPO長期表現實證研究
8.5 基於流動性視角的IPO長期表現檢驗
8.6 本章小結
9 基於VaR方法的IPO定價模型及實證
9.1 IPO定價的VaR模型
9.2 VaR模型的度量方法分析
9.3 VaR模型的後驗方法
9.4 運用VaR於IPO定價模型的設計
9.5 實證分析
9.6 本章小結
10 主要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