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纖毛蟲

瘤胃纖毛蟲有圓形、橢圓形和梨形等。 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瘤胃纖毛蟲有100多種,可分為3個目。 胞口邊緣有較長的纖毛,其餘體表各部均被有等長的纖毛。

瘤胃纖毛蟲(Rumen ciliata)主要生活在牛、羊等反芻動物的瘤胃內。也有的生活在馬、兔等草食動物的盲腸內。由於最早是在牛的瘤胃中被發現的(Gruby和Delford,1843),故統稱為瘤胃纖毛蟲。
瘤胃纖毛蟲有圓形、橢圓形和梨形等。大小為40~200μm。在一個健康的牛瘤胃內,每毫升胃液中可含有10^5~10^6個纖毛蟲。此外,還有數量更多的瘤胃細菌(10^10~10^12個/ml)及少量的鞭毛蟲、真菌和噬體。它們的存在對宿主是有益的。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瘤胃纖毛蟲有100多種,可分為3個目。
一、小布契利蟲
小布契利蟲(Buestschtis parua)生活在水牛瘤胃內,比較原始,身體呈卵圓形,無口前庭。胞口位於頂端,直接裸露在體表。胞口下面是漏斗狀的胞咽。胞口邊緣有較長的纖毛,其餘體表各部均被有等長的纖毛。體內具1個大核、1個小核,還有1個收集泡和1個結石泡(內含鈣質的結晶顆粒)。
二、腸等毛瘤胃纖毛蟲
腸等毛瘤胃纖毛蟲(Isotricha intestindlis)棲息在各種反芻動物的瘤胃內。體呈橢圓形,體表被等長的纖毛,且與身體長軸呈螺鏇狀排列。具口前庭,在前庭腔和口部均有纖毛分布。體內具1大1小2個核,有收集泡,但無結石泡。
三、雙內毛纖毛蟲
雙內毛纖毛蟲(Diplodinium)的種類多,結構也比較複雜,其數量往往占瘤胃內纖毛蟲總量的90%以上。蟲體呈側扁的橢圓形,除前端保留部分纖毛外,其餘均已退化消失。只有口緣纖毛,位於口盤邊緣和外唇之間的溝槽內。當蟲體受到刺激時,口盤內縮,外唇關閉,形成“內毛”。細胞質同樣分為外質和內質。在內、外質之間有一層薄膜。外質內有大、小細胞核,收集泡(1個或多個)和其它細胞器。內質相當於後生動物的胃、腸、肛門。這樣有利於它們吞食顆粒比較大的食物或植物碎屑。
有的種類如單甲纖毛蟲、雙甲纖毛蟲,在它們的外質中還有1或2塊骨板(一種由多糖組成的網狀結構),其功能是支撐身體。
反芻動物瘤胃內的生理生化條件為各種瘤胃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和繁殖環境。反芻動物日糧中大部分是難以消化的植物纖維素,正是因為有了瘤胃纖毛蟲和瘤胃細菌,才使得反芻動物具有消化纖維素的能力。植物纖維素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終產物是揮發性脂肪酸,而這恰恰是反芻動物易於消化的主要物質。瘤胃微生物在穩定的生態條件下,進行2體分裂,繁殖速度快,幾乎每天增加原有數量的1~2倍,同時一部分微生物隨食物一起,流到後面的皺胃和小腸內,作為蛋白質被吸收。故瘤胃內的微生物總量總是處在穩定的水平上,呈一種動態平衡狀態。
總之,瘤胃纖毛蟲、瘤胃細菌和瘤胃噬菌體等共同構成了瘤胃微生物區系,並能夠維持相對的穩定性,瘤胃微生物與反芻動物之間是一種互惠共生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