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想

痴想,指呆呆地想;幻想。文學創作上的豐富想像。語出宋 秦觀 《玉樓春》:“支頤痴想眉愁壓,咬損纖纖銀指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痴想

拼音:chī xiǎng

注音:ㄔㄧ ㄒㄧㄤˇ

英文:be crazy for

近義詞:幻想

反義詞:清醒

基本解釋

[wishful thinking;illusion] 入迷的想;不現實的空想。

一面痴痴地看,一面幻想。

引證解釋

1.痴迷的想

1. 亦作“痴想”。1.呆呆地想。

宋 秦觀 《玉樓春》:“支頤痴想眉愁壓,咬損纖纖銀指甲。”

2. 幻想。文學創作上的豐富想像。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 蒿庵 《念奴嬌》後半闕云:‘……不知今夜,夢魂可化蝴蝶。’怨慕之詞,低回往復,結二句從無可奈何中,作此痴想,不作決絕語,自是溫厚。”

3. 不切實際,難以實現的想法。

《水滸傳》第四一回:“不要痴想,只是趁這個機會,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準備。”” 巴金《秋》二:“這是痴想,有什麼用處?”《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太太,你難道還指望我會試不成?你算我自二十歲中舉,如今將近五十歲,考也考了三十年了……功名有福,文字無緣,也可以不必再作此痴想。” 巴金 《秋》二:“這是痴想,有什麼用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