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樂草

痧樂草

學名:Aristolochia Aristolochiaceae taria,即蛇根痧樂草)、鵜鶘花(Aristolochia

痧樂草
痧樂草圖片痧樂草圖片
birthwort
[痧樂草科] 
[馬兜鈴屬]
別 名:青木香、天星藤、天仙藤、三百兩銀藥、獨行根。
學名: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
英文名:Slender Dutchmanspipe
科名:馬兜鈴科 Aristolochiaceae
綜述:
痧樂草目(Aristolochiales)痧樂草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的統稱。包括主要原產於熱帶的5個木質藤本屬和少數溫帶種。花萼3裂;有些種無花瓣,另一些種花大,氣味難聞。
北美的痧樂草科植物包括加拿大細辛(Asarum canadense)、維吉尼亞蛇根藤(Aristolochia serpentaria,即蛇根痧樂草)、鵜鶘花(Aristolochia grandiflora,即大花痧樂草)和菸斗藤(Dutchman's-pipe; Aristolochia durior,即美洲痧樂草)。歐洲催生草(Aristolochia clematitis,即鐵線蓮狀痧樂草)和歐洲野薑(Asarum europaeum,即歐洲細辛)亦屬本科。
鐵線蓮狀痧樂草,花淡黃色,2∼8朵簇生,喇叭狀;葉心臟形,葉緣細齒裂,果梨形,下垂,長約2∼5公分(0.75∼2吋);植株有毒,但其提取物用於催產(故英文名催生草)和治療毒蛇咬傷。
產地分布:
產各地,野生路旁與山坡;分布於黃河以南至長江流域,南至廣西。
形態特徵:痧樂草
多年生纏繞草本,基部木質化,全株無毛。根細長,在土下延伸,到處生苗。葉三角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長3—7厘米,寬2—6厘米,頂端短尖或鈍,基部兩側有圓形的耳片。花單生於葉腋;花柄長約1厘米,花被管狀或喇叭狀,略彎斜,長3—4厘米,基部膨大成球形,中部收縮成管狀,緣部卵狀披針形,全緣,長約2厘米,上部暗紫色,下部綠色,口部無附屬物;雄蕊6,靠生於粗短的花柱體周圍,花葯向外縱裂;柱頭6。蒴果近球形,直徑為4厘米, 6瓣裂;種子扁平3角形,邊緣有灰白色寬團。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喜光,稍耐陰。喜砂質黃壤。耐寒。適應性強。
園林用途:
常於郊野路邊、林緣、灌叢中散生。在園林中宜成片種植,作地被植物,任其蔓延。亦可用於攀援低矮柵欄作垂直綠化材料。果實和根可藥用。
繁殖培育:
播種或分株、分根法繁殖,易成活。
醫藥用途:
果實藥材名痧樂草,為清肺鎮咳化痰藥;莖藥材名天仙藤,能祛風活血;根藥材名青木香,有解毒、利尿、理氣止痛的功效。11月挖取根部,除去泥土、曬乾,果在10月採收,曬乾入藥。 乾根含芳香油3%。 用分根和種子繁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