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霉性皮膚病

病霉性皮膚病是一種病症名,主要通過接觸傳染方式致病。

尋常疣、跖疣及 扁平疣
尋常疣、跖疣和扁平疣皆為乳多空病毒所致,屬雙鏈DNA病毒,但其臨床表現不同。各種疣主要通過接觸傳染方式致病,皮膚的外傷為其主要好發因素,潛伏期可長達2~4個月或更長。疣可自然消退,但易復發。
1、尋常疣
(1)臨床表現:好生於手足部位的半圓形丘疹,表面粗糙、乾燥、頂端呈花蕊或刺狀,色灰褐或正常膚色。無自覺症狀,撞擊易出血,數量隨自身接種而增多。發於甲周者稱甲周疣,發於頸及眼瞼等處的絲狀突起者稱絲狀疣,撞擊易出血,數量隨自身接種而增多。發於甲周者稱甲周疣,發於頸部及眼瞼等處的絲狀突起者稱絲狀疣,常發於皮部呈指狀突起稱指狀疣。
(2)治療:以局部治療為主,但應避免造成永久性瘢痕。可選用刮除、液氮冷凍及鴉膽子仁外敷法,雷射、電燒灼及0.1%爭光黴素液疣底注射均可採用。對頑固的指狀疣、甲周及甲下疣可試用40% 皰疹 淨霜或5%氟脲嘧啶軟膏封包。對多發疣者要注意是否有免疫功能障礙並對症套用免疫調節劑。
(3)護理:應準確掌握各種治療方法、操作技能及準備工作。冷凍時,應先用熱水泡疣使其軟化、潮濕,使冷凍易於結冰,冷凍時間一般為2分鐘,復凍30秒。採用雷射或電燒灼法治療後,應囑病人避免患部著水,以防感染。
2、扁平疣
(1)臨床表現:多驟然發生於顏面、手背及前臂,淡褐色或正常膚色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境界明顯。損害散在或簇集,常由於搔抓而自身接種,沿抓痕呈半球狀排列。自覺微癢或無症狀。慢性經過,可自行消退,但易復發。
(2)治療:對損害少者可選用2.5%氟脲嘧啶軟膏、20%雷鎖辛泥膏、30%水楊酸水棉膠點塗局部。對損害多以及久治不愈者可選用左旋咪唑內服150mg/天,3天為1療程,2周后如無效可以再追加一個療程;烏洛托品0.9~1.2g/天,或試用干擾素或轉移因子等生物製品進行治療。
(3)護理:由於本病好發於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於,所以在治療與護理中要注意禁用腐蝕性方法,以防發生永久性 疤痕 。護理人員還需要告訴病人避免搔抓,以免因自身接觸而致皮損泛發。
傳染性軟疣
1、病因
由痘病毒中的傳染性軟疣病毒引起。傳染方式為直接接觸,可自身接種,潛伏期為2~3周。
2、臨床表現
本病多見於青年及兒童。損害為粟粒到綠豆大小的半球狀正常膚色或微紅的丘疹,表面光滑,中央有臍窩,擠壓可見白色軟疣小體,損害孤立散在或多發,好發於軀幹、四肢、陰囊及眼瞼,也可見於唇、舌及頰黏膜。本病可自行消退,發生於眼瞼者易引起慢性 結膜炎 或表淺樹枝狀角膜炎。
3、治療
局部治療為主,一般不需全身用藥。可用刮匙刮除或液氮冷凍去除疣體、破壞兜囊
4、護理
(1)刮除疣體時先用2.5%碘酊消毒,後用手指將疣體周圍的皮膚拉緊,將刮匙緊壓於疣體上快速刮除,反覆刮至疣體乾淨為止,此後每日外塗2.5%碘酊。
(2)清潔貼身衣物及被褥,以防自身接種;囑不要搔抓,以免自身接種。
單純皰疹
1、病因
由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所致。此病毒分為兩型,即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Ⅰ)型,可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黏膜和器官的感染;單純皰疹病毒Ⅱ型(HSV-Ⅱ),主要引起生殖器部的皮膚黏膜及新生兒的感染。
2、臨床表現
(1)唇部皰疹:主要見於口角、唇緣、鼻孔等皮膚黏膜交界處。損害為紅斑基礎上的簇集性丘疹、水皰,水皰破裂可形成糜爛面。輕度癢痛感,倦怠及輕度發熱等全身症狀。全病程1~周,易在原部位復發。
(2)生殖器皰疹:多通過性關係而感染:見於男性龜頭、 包皮 、冠狀溝、 陰莖 ,女性陰唇、陰道、宮頸等處。水皰易於破潰糜爛,發於宮頸者易形潰瘍壞死。此型病毒可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
3、診斷
根據發病部位、集簇性皰疹、易復發等特點不難診斷。必要時可行皰液塗片、培養、接種、免疫螢光檢查等確立診斷及病毒類型。
4、治療
以縮短病程,防止繼發感染,減少復發為原則。局部可套用2%龍膽紫0.1%皰疹淨軟膏;反覆發作者可予左咪唑、烏洛托品;嚴重者可酌情套用阿糖胞苷、丙種球蛋白或轉移因子等免疫調節劑,尚須去除復發因素。
5、護理
避免過度疲勞,注意休息。局部禁用皮質類固醇製劑,以免皮損擴散。生殖器皰疹有糜爛者,大小便後套用雷夫奴爾液濕敷,局部再塗以抗菌素軟膏,防止感染。
帶狀皰疹
1、病因
帶狀皰疹及水痘均系水痘一般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疾病。本病毒為親神經性,可經呼吸道黏膜進入體內,潛伏於脊髓神經後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宿主由各種原因導致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時,即可激活病毒而引起該神經區域的帶狀皰疹。
2、臨床表現
突然發病,也可先有局部皮膚的灼痛或劇痛,幾天后在疼痛的皮膚上出現片狀排列的、沿神經呈單側分布的紅斑、丘疹、水皰。群集的水皰常沿皮神經排列如帶狀,不超過體表中線。典型水皰中心有臍窩。面神經、三叉神經眼支區的皰疹,疼痛劇烈,可累及角膜及眼球各部,甚至引起全眼球炎而導致失明。亦可引起 腦炎 、 腦膜炎 。30~50%的中老年患者可遺留後遺神經痛。泛發性帶狀皰疹易發於免疫功能明顯受損者,如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愛滋病 —AIDS)及惡性淋巴瘤患者。此病程一般為2周,患病一次可獲終身免疫。
3、診斷
根據簇集性水皰、帶狀排列、單側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等特點即可確立診斷。
4、治療
以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繼發感染為原則。抗病毒藥物可選用阿糖胞苷、聚肌胞、無環鳥苷等;免疫調節劑如轉移因子,干擾素亦可加用。無激素禁忌症者可口服強的松20~40mg/天,有消炎、減少後遺症發生的作用。
5、護理
患者應臥床休息,重症者入院治療。應避免搔抓、衣著柔軟、健側臥位,以防水皰破潰及繼發感染。患者應與嬰幼兒 濕疹 患者隔離,以防止水痘及皰疹樣濕疹的發生。對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者,要予以高度同情,決不能因看不到皮損而不重視,甚至不相信病人,可採用普魯卡因神經節周圍封閉及針刺療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