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第二版)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第二版)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第二版)點擊認》,作者張寶恩,蘇盛通,由科學出版社於2008年1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在內容安排上,以“必需,夠用”為度,每章前列出學習目標,文中插入生動活潑的“連結”和與臨床結合的典型案例,每章後附目標檢測題,文字通俗易懂、版式新穎,並配有大量圖片,易學、實用,非常適合中職護理、助產、檢驗、藥劑、衛生保健、康復、口腔工藝、影像技術等相關專業使用。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第二版)

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做了修訂,使其更體現社會對衛生職業教育的需求,更貼近專業人才能力培養的要求。在內容安排上,以“必需,夠用”為度,每章前列出學習目標,文中插入生動活潑的“連結”和與臨床結合的典型案例,每章後附目標檢測題,文字通俗易懂、版式新穎,並配有大量圖片,易學、實用,非常適合中職護理、助產、檢驗、藥劑、衛生保健、康復、口腔工藝、影像技術等相關專業使用。

本書配套教學課件,供師生下載使用。

編輯推薦

本教材的宗旨是提供教學內容的平台性模組,供中等衛生職業教學各專業共同使用,在此基礎上,相關專業可以進一步學習專業模組。教材內容的設定分為三個模組:基礎模組、實踐模組和選學模組。其中基礎模組和實踐模組是必學內容,是基本標準和共同要求。教材內容包括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寄生蟲學三大部分。微生物學包括微生物概述、細菌概述、常見病原菌、病毒概述、常見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免疫學內容包括免疫學基礎和臨床免疫。人體寄生蟲學包括醫學蠕蟲、醫學原蟲及醫學節肢動物。本著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來安排上述內容的順序。

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緒論

第1章 微生物概述

第1節 微生物的概念及種類

第2節微生物與人類的關係

第3節 微生物學與醫學微生物學

第2章 細菌概述

第1節 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第2節 細菌的生長繁殖與變異

第3節 細菌的分布與消毒滅菌

第4節 細菌的致病性

第3章 免疫學基礎

第1節 概述

第2節 抗原

第3節 免疫系統

第4節 抗體

第5節 免疫應答

第6節 抗感染免疫

第4章 臨床免疫

第1節 超敏反應

第2節 免疫學診斷

第3節 免疫學防治

第5章 常見病原菌

第1節 化膿性球菌

第2節 腸道桿菌

第3節 弧菌屬

第4節 厭氧性細菌

第5節 分枝桿菌屬

第6節 其他病原性細菌

第6章 病毒概述

第1節 病毒的基本性狀

第2節 病毒的致病性與免疫性

第3節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

第7章 常見病毒

第1節 呼吸道病毒

第2節 腸道病毒

第3節 肝炎病毒

第4節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第5節 其他病毒

第8章 其他微生物

第1節 螺鏇體

第2節 立克次體

第3節 衣原體

第4節 支原體

第5節 放線菌

第6節 真菌

第9章 人體寄生蟲學概述

第1節寄生現象與生活史

第2節 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係

第3節 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原則

第10章 醫學蠕蟲

第1節 線蟲

第2節 吸蟲

第3節 絛蟲

第11章 醫學原蟲

第1節 溶組織內阿米巴

第2節 瘧原蟲

第3節 陰道毛滴蟲

第4節 其他原蟲

第12章 醫學節肢動物

第1節 概述

第2節 常見醫學節肢動物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實驗指導

實驗室規則

實驗一 細菌形態檢查

實驗二 細菌的人工培養

實驗三 細菌的分布與消毒滅菌

實驗四 免疫學基礎實驗

實驗五 化膿性球菌、腸道桿菌及其他病原菌

實驗六 病毒及其他微生物

實驗七 醫學蠕蟲

實驗八 醫學原蟲和醫學節肢動物

參考文獻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教學基本要求

目標檢測選擇題參考答案

彩圖

節選

第二版前言

面向21世紀全國衛生職業教育系列教改教材《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第一版已面世4年多了。幾年

來,該教材獲得了全國各地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廣大師生的好評,為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發揮了良好作用。隨著

近幾年來中職教育的蓬勃發展,中職生源的變化以及學科知識的更新,要求中職教材更貼近學生、更適應就

業要求。因此,在“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新模式研究課題組”指導下,我們對此教材進行了再版修訂。

第二版教材保留了第一版簡明扼要、圖文並茂的風格,生動活潑的連結方式和第一版的主幹內容順序,

仍然把教材內容的設定分為3個模組:基礎模組、實踐模組和選學模組。基礎模組和實踐模組是必學內容,

是基本標準和共同要求。選學模組的內容由各校根據專業、學時、學分等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對選學模組內

容,教材中加注“△”符號以示區別和選擇。

本教材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更新:①增加了臨床疾病案例,便於。問題教學(PBT)及問題學習

(PBL)”,拓寬學生醫學知識視野,培養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和理論聯繫實踐的能力。②儘量用簡表形式進行

小結。把各單元內容,言簡意賅地列成簡表,使知識要點一目了然,便於理解和記憶。③各章節內容簡明扼

要,並儘量使用一些更貼切的圖表,使之易讀易懂。④增加了一些新知識。如超敏反應防治新方法、SARS

冠狀病毒、禽流感病毒、萊姆病病原體、肺孢子蟲、細菌耐藥性試驗結果的判斷等。⑤更新了各章節的連結內

容,使之更實用、適用,更貼近崗位對專業人才的要求。

本教材附有實驗指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教學基本要求、學時分配建議和彩圖,可供中等衛生職業

學校各專業共同使用。根據專業、學時的不同,本門課程建議定為2—3學分。學時充裕,可詳細學習正文內

容。學時緊張,可只學習各部分的小結簡表。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把握本門課程的脈絡。

另外,我們還製作了與本教材相配套精美的系列教學課件,供師生使用。配套課件可以從科學出版社網

站下載。

本教材編寫得到了廣西玉林市衛校、吉林省遼源市衛校、鞍山師範學院附屬衛校、天水市衛校、菏澤衛生

學校、黑龍江省衛生學校、惠州衛生學校、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呂梁市衛生學校、南海區衛生職業技

術學校、廣西桂林市衛生學校瀋陽市中醫藥學校、四川I省衛生學校、瀋陽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天津醫科大

學附屬衛生學校、營口市衛生學校、大連鐵路衛生學校、鎮江衛生學校南寧市第二衛生學校北京護士學校

三峽大學護理學院北京市中醫學校等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中國職教學會教學過程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劉晨的

親自指導,在此一併致謝。

本教材的編者,都是多年工作在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第一線的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專業教師,但由於編寫時

間倉促和水平所限,教材中可能有不當之處,希望廣大師生給予指正。

編 者

2007年11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