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齒紅絲線(變種)

基本信息

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綱中文名:

雙子葉植物綱

目中文名:

管花目

科編號:

314

科中文名:

茄科

科拉丁名:

Solanaceae

屬中文名:

紅絲線屬

屬拉丁名:

Lycianthes

種中文名:

疏齒紅絲線(變種)

種拉丁名:

Lycianthes subtruncata (Wall.) Bitter var. remotidens Bitter

其它屬名:


種下等級:


生境:

山箐,溪邊,林下陰濕地

海撥低限:

750

海撥高限:

12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布:

印度

國內分布:

雲南;廣西

所在卷冊:

67(1)



物種簡介

疏齒紅絲線(變種)
var. remotidens Bitter in Abh. Naturw. Ver. Bremen 25: 479. 1919.
小枝反折如之字形,並極分歧。葉假雙生,二型,大葉片長8-16厘米,寬4-6厘米;小葉片長3.5-8.5厘米,寬2-4厘米,兩面特別在脈上被極小的尖毛。花序具4-7花;萼齒較截萼紅絲線明顯。多數在邊緣截形,全緣。花冠白色,裂片尖端略紫或全為紫色。
產雲南、廣西。見於山箐、溪邊及林下陰濕地,海拔750-1200米。印度也有。
本變種與原描述略有不同,即原描述花為白色,萼齒較明顯,但我國雲南,廣西的標本,花有時為紫色,萼齒明顯或不明顯。
截萼紅絲線(原變種)
var. subtruncata
灌木,高1-2米,小枝圓柱形,直立或二歧分枝,幼時密被微小近於平伏的毛。上部葉假雙生,大小不相等,通常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偏斜,邊全緣,側脈每邊5-6條;大葉片長4-13厘米,寬1-3.5厘米;葉柄長約1-2-5-15毫米;小葉片長1-7厘米,寬0.5-2.5厘米;葉柄長2-5毫米;兩種葉均為膜質,上面被有微小粗糙而分散的毛,在中脈及邊緣上的則較長,下面特別在邊緣,中脈及側脈上具有短而分散的毛,葉肉光滑具有密布的小點,葉柄的毛被則與中脈的相同。花序無柄,約2-7花著生於葉腋內,花梗長約8-10毫米,密被短而平伏的毛;萼杯狀,長約2毫米,直徑約3毫米,邊截形,有5脈自基部發出至邊緣形成稍凸起的小齒,外面被有與花梗相同的毛被,內面具有小而極密的腺點;花冠藍色,鍾狀星形,長約8毫米,直徑約1毫米,冠檐長約5-6毫米,深5裂,裂片寬披針形,長4-5毫米,寬1.5-2毫米,先端向內反捲成兜狀,外面密被極小的斑點,花冠筒隱於萼內,長約1.2毫米;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筒喉部,花絲長約1毫米,光滑,花葯近橢圓形,長3毫米,寬1毫米,兩邊微凹,基部心形,頂孔向內,稍偏斜;子房近球形,直徑約0.7毫米,光滑,花柱纖細,長約7毫米,柱頭頭狀。果2-4-(6)枚著生於葉腋,果柄長約1-1.2厘米,宿萼淺杯狀,直徑約4-5毫米;漿果球形,直徑約5-6毫米;種子多數,三角狀腎形,水平壓扁,淡黃色,約長1.2毫米,寬1毫米,具細緻凸起的網紋。
產雲南,生長於山谷,河邊及密林下,海拔760-1600米。印度、爪哇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