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錐

疊錐

疊錐是沉積岩層面上出現的一種錐形凹陷,由許多小圓錐體套疊在一起組成,錐底朝上,錐頂朝下。有時它們分叉,形成復錐。錐高1~10厘米,錐角為30°~60°,組成物質為纖維狀方解石,少數情況下為菱鐵礦、石膏等。

疊錐(cone in cone)是沉積岩層面上出現的一種錐形凹陷,由許多小圓錐體套疊在一起組成,錐底朝上,錐頂朝下。有時它們分叉,形成復錐。錐高1~10厘米,錐角為30°~60°,組成物質為纖維狀方解石,少數情況下為菱鐵礦、石膏等。錐體軸垂直於層理。多出現於不純的石灰岩中,如泥質灰岩、泥灰岩、鈣質粘土岩等。疊錐的成因尚有爭論,一般認為是在成岩及後生階段,沿剪下面的溶解作用和結晶作用造成的。
疊錐常見於泥灰岩、鈣質泥岩中,也可見於石灰岩和方解石脈中。它是由一連串漏斗狀錐體套疊在一起所組成。
錐體一般垂直於層面或脈壁,在層面上呈同心圓狀,縱切面上呈“V”字型套疊。錐高一般1~10cm,錐頂角30~6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