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201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簡介:在邁入21世紀新形勢的當下,全面總結、系統回顧新時期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知識路向,無疑有助於推進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化與發展。《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第一部匯集我國馬克思哲學研究老中青三代、不同研究範式研究成果的高水平論文集,共收錄了我國近50位著名、知名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專家撰寫的80篇文章。全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範式為主線,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研究範式、哲學史論研究範式、文本學-文獻學研究範式、反思的問題學研究範式、中國化研究範式、對話研究範式,出場學研究範式、哲學研究方向的創新八大方面,系統地反映我國新時期馬克思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進展。

作者簡介

任平,哲學博士,教授,蘇州科技大學副校長,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批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教指委成員,全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會等學術團體的常務理事,江蘇省哲學學會副會長。長期致力於交往實踐的唯物主義、出場學研究,出版的學術專著主要有《交往實踐與主體際》、《走向交往實踐的唯物主義》、《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等十餘部,並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70多篇。多次獲得江蘇省或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

陳忠,哲學博士,蘇州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州市首屆東吳中青年學者,蘇州大學教學名師,江蘇省“333”工程培育對象,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江蘇省博士後基金等項目多項,正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點項目。主要從事規則論與發展倫理等研究,出版專著《規則論》,並在《中國社會科學》、《國外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曾獲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多次獲省市社科優秀成果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研究範式

本章導語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風問題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方法論問題

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及其當代價值

哲學中的問題與問題中的哲學

社會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的最終標準

人的發展的規律

馬克思哲學當代性的三重意蘊

我們可以在何種意義上談論歷史規律與人的能動作用——一種實踐哲學的視野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批判理論

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

歷史唯物主義:批判的世界觀

當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的三個重大議題

問題與思考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論研究範式

本章導語

歷史的唯物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新世界觀

辯證法:黑格爾、馬克思與後形上學

論作為歷史科學方法論的歷史唯物主義

論馬克思哲學中的主體性問題

什麼是馬克思、恩格斯創建的歷史唯物主義——與孫正聿教授商榷

質疑“五種社會形態理論”的一個主要依據——重釋《(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一段著名論述

唯物史觀與人的發展理論

馬克思理論的哲學維度與理論存在樣式的轉換

馬克思與虛無主義:從馬克思對施蒂納的批判角度看

回到整體的歷史科學

問題與思考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文本學一文獻學研究範式

本章導語

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讀馬克思關於馬·柯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體的原因、進程和結果》一書摘要

辯證法的實踐範式與當代的和諧走向

“回到馬克思”的原初理論語境

從他性鏡像閱讀到自主性理論空間的轉換——列寧“伯爾尼筆記”研究

倫敦筆記”與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潛在發展空間

從解釋學視角看馬克思文本研究——兼評“重讀馬克思”的兩種學術取向

理解馬克思與文本類型置序——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文本學方法之一

物質生產的人本價值維度

實踐唯物主義的奠基之作——再讀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馬克思實踐本體論:一個再辯護

重新理解《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世界歷史”思想——從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當代研究談起

問題與思考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反思的問題學研究範式

本章導語

馬克思現代性思想的當代解讀

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當代價值的把握方式

與尋求途徑

哲學問題的實質與當前哲學研究的問題鏈

全球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發展——前提、問題域及其研究思路

現代性後果:從主體性哲學到主體性資本

現代性邏輯預設何以生成——關於三種路徑的探討

權力話語與文化自覺——關於文化與權力關係問題的哲學思考

歷史唯物主義與現代歷史

對全球化的一種主體性思考

論不確定性

問題與思考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範式

本章導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導思想

探討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關於“新中國哲學五十年”的一點思考

要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

創新實踐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化

建國五十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三大問題

走向面對“中國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哲學做什麼”與“哲學怎么做”的思考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範式

視野·論域·方法: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

三個方法論問題

關於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幾點反思

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研究的前瞻性反思與建設性批判

馬克思哲學革命的文化邏輯及其現代啟示

問題與思考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對話研究範式

本章導語

對馬克思哲學與西方哲學關係的再認識

從思維與存在的同質性到思維與存在的異質性——馬克思哲學思想演化中的一個關節點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範式轉換及其啟示

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

評“西方馬克思主義”所開闢的馬克思哲學的

解釋路向——重讀柯爾施的《馬克思主義和哲學

當今人類為什麼還需要馬克思主義

啟蒙、理性與歷史——《啟蒙的概念》中的歷史觀念

馬克思思想中的意識形態批判和科學批判——評維爾默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

問題與思考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出場學研究範式

本章導語

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出場學視域

論馬克思主義出場學的兩個循環

對馬克思哲學的走近與遠離——“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係之考察

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多維視野

研究範式與馬克思哲學——對馬克思哲學研究的一種前提性思考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範式的轉換:基礎與原則

實踐關聯關係的“場”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物”——廣松涉的“歷史唯物主義”之理解

別一種真理觀:對客觀性的顛覆——20世紀背景下的俄羅斯宗教哲學中真理的本質

問題與思考

第八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方向的創新

本章導語

評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理論

論經濟哲學的學科性質和一般研究方法

馬克思開闢的人學道路

回到馬克思哲學本性的基地上探尋哲學發展之路

作為價值哲學的馬克思哲學

生活與自由——我所理解的馬克思哲學

唯物史觀與政治哲學——馬克思主義社會政治理論的兩個不同維度

先驗的自由與經驗的自由

當代視野中的實踐觀

問題與思考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