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當代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當代經濟學理論與實踐》是2007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當代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當代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書名:當代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圖書編號:2396139

出版社:中國經濟

定價:85.0

ISBN:750178121

作者:吳易風

出版日期:2007-07-01

版次: 1

開本:16開

簡介

會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入選論文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與西方經濟學的關係、國家干預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與理論前沿、中國經濟與發展四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取得了可觀的學術成果。為了更廣泛地交流這些成果,現將比對經篩選和修改後的論文公開出版。

本書匯集了“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14次學術討論會”上的120篇精典論文,該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及其與西方經濟學的關係”、“國家干預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西方經濟學的重要理論問題”及“中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發展”四個方面進行激烈的探討和討論,具體包括《馬克思生產價格方程組的數學特性》、《略論科斯定理及其局限性》、《國家干預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的演進軌跡》、《中國的金融發展與收入分配關係的實證研究》等。

目錄

前言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及其與西方經濟學的關係

歐美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的淵源與發展

保羅·斯威齊及其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理論貢獻

馬克思生產價格方程組的數學特性

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區別辨析

錢津的“整體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主義和新制度主義制度變遷理論的比較與綜合

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一般均衡模型

馬克思,瓦爾拉斯和新霍布斯主義生產過程模型比較——薩繆爾·鮑爾斯經濟理論觀點評介

政治經濟學的基本任務是闡明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規律——馬克思經濟學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繼承與發展

馬克思對貨幣銀行理論的創新——古典貨幣數量說批判

有效需求問題探源:馬克思和凱恩斯

真實經濟周期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周期理論的比較

自然資源價值辨析——兼評勞動價值論不能說明自然資源價值說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辯證關係

需求結構、產業結構的動態均衡——吸收邊際效用論中

科學成分後的價值規律新義

制度失靈還是市場失靈——馬克思、凱恩斯的經濟周期理論比較

日本經濟衰退與復甦原因探析——馬克思主義的視角

馬克思列寧的分工理論與斯密定理

馬克思通貨膨脹思想解讀

國家干預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

經濟自由主義和國家干預主義論爭的歷史考察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思想基礎

略論科斯定理及其局限性

對“市場萬能論”和“市場神化說”的簡要評論

新自由主義的由來、本質特徵及其影響

主義與問題:新自由主義辨析——兼論“主體-社會”互構的人本經濟哲學理論向度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與中國當前的金融風險

自由放任和國家干預——市場經濟與計畫經濟

絕不容許曲解鄧小平理論——評中國新自由主義者的一個慣用伎倆

國家干預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的演進軌跡

市場出清假設的悖論——評經濟自由主義與政府干預主義

拋棄“華盛頓共識”,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讀《中國改革總是成功的,道路基本正確》一文有感

從“華盛頓共識”到“北京共識”:在發展中反思

自由主義經濟學在美國的一次失敗: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經濟學

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信條的“致命自負”——論“華盛頓共識”的理論悖論和現實矛盾

對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及其當前政策的基本認識

西方經濟學的重要理論問題

評析凱思斯經濟學和凱思斯主義經濟學

論國際貿易中的“超絕對利益”——紀念亞當·斯密《國富論》發表230年

19世紀初反亞當·斯密理論的現實思考

凱恩斯管理貨幣理論評述

福利主義到非福利主義的轉折——阿羅不可能性定理帶來的困惑與拓展

論西方經濟學效用理論的基本問題

經濟學兩種範式關於人性假設前提的比較分析

對“經濟人”假設發展的反思——兼論和諧社會的微觀基礎

企業家精神、溝通成本與企業演化

21世紀初發展經濟學的新動向

經濟全球化對福利經濟制度改革的影響

新古典學派與凱恩斯學派利息率理論的比較研究

論信用缺失及形成機理

試析基尼係數能否適用於我國及其意義

試論“經濟人”

西方產權學派外部性理論述評

政治經濟學的大目標在於富國裕民——為《國富論》出版230周年而作

最優拍賣理論評述

論西方經濟學的借鑑作用與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

技術效率、技術進步與東亞的經濟成長——基於APEC視角的實證分析

拉姆齊模型一個結論的實證研究:以美國數據為例

西方規制經濟學的發展及其借鑑

凱恩斯經濟學的歷史地位——為《通論》問世70周年而作

新凱恩斯主義菲利普斯曲線模型及其評價

人力資本結構與長期經濟成長:一個新的分析思路

工具理性主義及其批判——兼論經濟理論的評價標準

西方“和諧與衝突主線”論與和諧社會理論

英、美、日家族企業歷史變遷的啟示

凱恩斯逝世60周年之際的反思

創業企業家最優融資契約

理論的徹底性決定科學性

政府行為外部性與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化研究

基於R & D溢出效應的寡頭競爭模型的擴展及其意義

發展經濟學的多重均衡理論

論經濟發展階段與國際直接投資效應的關係

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批評:一個理論評述

失業理論的比較與綜合——兼評馬克思與西方經濟學失業理論

斯密困惑的馬克思解

西方經濟學企業理論科學性的三大體現

杜能的經濟理論簡介

析錢德勒的管理協調理論

自辟蹊徑的歷史考察——凱恩斯關於消費不足說的經濟思想史研究

釐清經濟、社會發展關係理解科學發展觀

從理性預期到近似理性預期——西方經濟學中預期研究的新動向

費雪負債一通貨緊縮理論在日本的政策實踐

《國富論》、《獨立宣言》230周年感言

經濟理論建構的雙向機制及其現實的內在缺陷

“經濟人”假設的適用範圍

企業債務融資的運用與風險約束

克服經濟學的哲學貧困:解析阿馬蒂亞·森的經濟學中的哲學思想

中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發展

人民幣匯率政策適應性調整

馬克思主義與“公有民營

人民幣匯率新機制:特徵、主要問題和對策

中國的金融發展與收入分配關係的實證研究

中國貨幣政策對產出影響的實證分析

論經濟周期的制度原因與平抑經濟波動的制度安排

中國農村人力資源研究

中國農業組織及其績效比較——對1949-1980年中國農業組織績效的實證分析

論我國社會主義分配方式的轉變:從按勞分配到按人力資本貢獻分配

中國經濟學應以自主創新為立學之本

趕超戰略、比較優勢、智慧財產權優勢與中國經濟發展戰略

產出增長、資本積累與中國工業就業彈性——基於東部與中國西部1998-2002年省際工業數據的測算

低廉工資、最低工資立法與農民工就業

市場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中國資本市場的結構調整與制度創新

論市場的上層組織:功能和條件

新疆城鎮居民消費函式研究

基於分工視角的制度變遷和產業集群演化

間接執法成本、間接損害與選擇性執法

如何正確認識歷史上的計畫經濟

中國現代經濟理論研究的幾個問題

共同富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課題

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GDP及其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加強巨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中國經濟轉型發展中的城鎮貧困問題

對外直接投資對國內投資的影響——基於中國數據的協整分析

試析中國經濟成長的環境成本

加強中俄區域經濟合作,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研究新型工業化問題應注意的幾個關係

政治制度與產權體系配套的經濟學邏輯

論加速“公地悲劇”的原因及其對策

黑龍江省二元經濟實踐與劉易斯二元經濟理論的差異分析

以科學發展觀來統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弘揚馬列銳意求新借鑑西學體察國情 在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14次年會閉幕式上的講話摘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