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畫名家畫虎光元鯤

1932~1937年在桐城中學、安慶六邑中學任美術教員。 1948年任安徽大學(安慶)美術教員。 1956年任皖南大學(今安徽9幣范大學)藝術科中國畫教員。

內容介紹

《當代中國畫名家畫虎?光元鯤》內容簡介:虎被稱為百獸之王,是威武、力量的象徵。虎是一種體魄強健、形態優美、目光犀利的大型貓科動物。
古人畫虎因很難經常接觸和觀察到活生生的真虎,因而對動物的解剖結構難以充分認識,缺乏西畫具象造型的科學造型法則,虎畫姿態缺少變化,生態生硬,故難免形走而神失。近代和現代的許多畫虎名家在造型和技法上都大大地超越了前人,這與時代的發展是分不開的,畫家能有機會直接接觸觀察到真虎,為虎寫真,因此筆底之虎造型生動、形神兼備。
《當代中國畫名家畫虎?光元鯤》收錄著名畫家光元鯤先生創作的多幅作品。光元鯤取法於張善孖,又勤於寫生,先生筆下的虎不僅有神又有形,作品生動,能突破前人自成一家。他畫的虎,不論是丈二巨幅群虎或小幅扇面的虎,“虎虎有生氣”,可看出在高山密林、在大壑中呼嘯,以風雨雲霧、松石明月、草叢溪水中,或縱或臥、或吟或吼,盡得虎威之態,可謂盛舉,使人觀之振奮。

作者介紹

光元鯤,1905年出身於安徽省桐城縣一個“望族”的書香門第。
1928年考入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潘天壽、黃賓虹、張善行等先生。尤隨張善行先生學習畫虎。
1931年新華藝專畢業。在上海學習期間,深研任伯年的藝術觀念及繪畫技法。在杭州與懶悟結為畫友、知己。
1932~1937年在桐城中學、安慶六邑中學任美術教員。每年舉辦一次個人美術作品展,受到省暨市報刊報導。享譽“江南光老虎”美稱。
1937~1945年日本侵華期間,帶家人32口逃難。得文化名流於右任、馮玉祥、潘天壽、張繼、陳樹人、劭力子、陳銘樞、洪蘭友、黃伯度、光明甫和吳曉樓等人的鼓勵、支持,先後在重慶、湖南、雲南、江西和江蘇等地舉辦“百虎畫展”。大幅《百虎圖》作品被美國援華抗日將軍陳納德先生以重金購藏。
1948年任安徽大學(安慶)美術教員。
1950~1955年在安徽省新華書店擔任文化宣傳幹事。在完成本職工作之餘,常與梅雪峰、蕭龍士、孔小瑜、懶悟、童雪鴻、張貞一、葛介屏、徐子鶴和王石岑等畫友互研畫藝,進行筆會。作品《柳塘清趣》被國家文化部選送赴前蘇聯莫斯科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獲優秀作品獎。
1956年任皖南大學(今安徽9幣范大學)藝術科中國畫教員。
1960年國家遇“三年自然災害”。安徽省成立安徽藝術學院。在生活條件很困難的情境下創作出丈二的《群虎圖》、八尺的《紅梅》、六尺的《雨後》及《遐齡》《牡丹、白頭烏》《紅楓、八哥群鳥》《柳燕》等作品,為安徽省美術出版社創作《松鶴延年》《虎嘯》《禽趣四條屏》等多幅年畫。
1962~1965年任合肥師範學院藝術系中國畫教師。參加安徽省美協舉辦的“梅華、蕭龍士、孔小瑜、申茂之、光元鯤美術作品展”(即“安徽五老畫展”)。創作《延年》作品自慶六十誕辰。
1974年10月14日病逝。著名古詩詞家宛敏灝先生作七律悼:“久負江東畫虎名,秋風一夕冷丹青。蕭齋寂歷餘斜日,小鳥咽灝暗雲翎。縱筆傳神真亦幻,遊園墮淚夢驚醒。從今誰更商題句,江上芙蓉正滿汀。”
1975~2003年安徽省文化廳、中國美協安徽分會、安徽師範大學等單位在安徽省博物館舉辦“光元鯤美術作品展”。由張愷帆先生題字、賴少其先生作序,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光元鯤畫虎作品選》。
1999年應桐城市政府邀請舉辦光元鯤畫展。
2003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光元鯤畫虎作品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