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美國系列電影]

異形[美國系列電影]

《異形》(Alien)是1979年上映,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一部科幻恐怖片,由湯姆·斯凱里特,西格妮·韋弗主演。後續電影有《異形2》(Aliens)(1986),《異形3》(Alien³)(1992)和《異形4》(Alien: Resurrection)(1997)《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2012)《異形:契約》(Alien: Covenant)(2017)。

劇情簡介

異形 未來的世界,人類已能輕鬆穿梭於星際之間,在太空中展開商業活動。美國商業太空船“諾斯特羅莫號”是在太空活動的眾多星際商業太空船之一。一次,它完成任務滿載鐵礦石返航地球時,突然收到了一組奇怪的信號。飛船電腦“老媽”判斷這可能是求救信號,命令飛船前往信號源地進行搜救。 經過一段飛行後,飛船終於抵達信號源發出的地方。船員們發現此處果然有一艘墜毀的飛船,只是,經過一番搜尋,他們發現該船的船員們都早已死亡,化為化石。此時,留在“諾斯特羅莫號”的第三指揮官里雷普利已經破譯出該信號並不是求救信號,而是警告信號!隊員的生死搏鬥開始了 。
異形 異形
異形2 蕾普莉(西格妮·韋弗 Sigourney Weaver 飾)是首次探險任務遇到異形後的唯一生還者,她一直在太空中漂流著,直到被救援隊救回地球。當她睜開眼睛後,才發現自己已經冬眠了57年! 期間,人類已經移居到了異形所在的星球,即Lv-426星。蕾普莉知道後,馬上向當局反饋該星球上異形的情況,但卻被當局認為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謊話連篇。蕾普莉見當局對她的說法不予理睬,便決心不再涉足和異形有關的任何事情。 果不其然,在異形所出現的那個星球上的殖民地忽然和地球中斷了聯繫。這時當局才注意到蕾普莉之前匯報的情況,決定派出殖民地海軍陸戰隊去營救。蕾普莉被說服參與營救行動。 又一場腥風血雨的戰鬥展開了 !
異形2 異形2
異形3 經過長時間的飛行,蕾普莉(西格妮·韋弗 Sigourney Weaver 飾)搭乘的飛船並沒有飛回地球!飛船返航途中發生意外,休眠艙在母船爆炸前脫離主船,掉進了一個黑暗、寒冷的星球。除了殘存的主教外,只有蕾普莉一人生還。 這裡是人類的一個外星廢棄礦井,現在成了一個管制危險犯人的監獄。蕾普莉在醫生的救助下恢復了健康。隨著蕾普莉的到來,這裡的犯人開始一個一個被神秘殺害。當局以為是犯人內部的犯罪,然而蕾普莉隱隱知道沒這么簡單。 當她找出主教的殘體連線上電腦查看飛行記錄後,證實了她的想法:異形來了 。
異形3 異形3
異形4 靜靜的宇宙,一艘名叫“貝蒂”的太空船正在飛向星系聯盟部隊“御夫座”號。“貝蒂號”上運載著多具內部裝有健康人類的休眠艙,他們全然不知即將到來的命運。原來,喪盡天良的星系聯盟部隊和商人將這些人綁架(事實上是“盜取”)過來,要送到“御夫座”上孵化在克隆實驗成功後異形女皇產下的卵。 雷普莉8號(西格妮·韋弗 Sigourney Weaver 飾)在“御夫座號”的克隆實驗中被創造。由於實驗並不完美,她的基因中出現了異形的基因,變得特彆強壯,有攻擊力。“貝蒂”上有個叫考爾(維諾娜·賴德 Winona Ryder 飾)的二代生化人奧頓,正在設法破壞星聯培養異形的計畫。當“貝蒂號”來到“御夫座號”,意想不到的情形發生了 !
異形4 異形4

(註:劇情按順序發展是《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異形》→《異形2》→《異形3》→《異形4》(《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兩部並不被異形官方承認)。本詞條只統計《異形》正傳系列,另《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等詳見詞條“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

異形1劇照 異形1劇照

演職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沃爾特·希爾(1、2、3、4)、Gordon Carroll(1、2、3、4)、David Giler(1、2、3、4)、Ivor Powell(1)、羅納德·舒塞特(1)、蓋爾·安妮·赫德(2)、西格妮·韋弗(3、4)、Ezra Swerdlow、Bill Badalato(4)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1)、詹姆斯·卡梅隆(2)、大衛·芬奇(3)、讓-皮埃爾·熱內(4)
編劇羅納德·舒塞特(1、2、3)、丹·歐班農(1、2、3)、沃爾特·希爾(2、3)、詹姆斯·卡梅隆(2)、David Giler(2、3)、文森特·沃德(3)、拉里·費格森(3)、喬斯·韋登(4)
配樂傑瑞·高史密斯(1)、詹姆斯·霍納(2)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西格妮·韋弗艾倫·雷普莉
哈利·戴恩·斯坦通布雷特
約翰·赫特凱恩
維羅尼卡·卡維特蘭伯特
伊恩·霍姆艾什
亞非特·科托帕克
麥可·比恩德韋恩·希克斯
蘭斯·亨利克森主教
比爾·帕克斯頓威廉·哈德森
凱利·海恩麗貝卡“紐特”喬登
保羅·賴澤卡特·伯克
威廉·赫普威廉·戈爾曼
馬克·羅爾斯頓馬克·德雷克
特雷弗·斯蒂德曼特雷弗·維茲布斯基
查爾斯·達頓迪倫
查里斯·丹斯克里蒙斯
保爾·麥克蓋恩Golic
薇諾娜·瑞德考爾
朗·普爾曼Johner
麥可·溫科特Frank Elgyn
加里·杜爾丹Christie

(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官方海報雜-1979 官方海報雜-1979

早在南加州大學學習電影時,本片編劇丹・歐班農就曾和導演約翰・卡朋特和概念藝術家朗・考伯拍攝過科幻喜劇片《暗淡的星》,一個用噴漆沙灘球製成的外星生物出現在這部1974年的影片中,雖然影片並不成功,但為歐班農日後的《異形》埋下了伏筆,因為他從此希望創造出一個看上去真實可信的外星生物。

多年後,歐班農開始動筆創作一個恐怖故事,與此同時,羅納德・舒塞特也在致力於《全面回憶》的劇本初稿。《暗淡的星》給舒塞特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他同歐班農取得了聯繫,兩人很快達成共識,決定合作拍片。歐班農後來完成了一部名為“記憶”的劇本,劇本只有29頁,包括了《異形》的開頭場景。

不久之後,歐班農在法國巴黎住了半年,認識了畫家克里斯・佛斯、H.R.蓋格和尚・吉哈,其中佛斯繪製的科幻小說封面給歐班農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蓋格的畫作更讓他茅塞頓開。歐班農回到洛杉磯,與舒塞特重新謀劃早先擱淺的劇本《記憶》,後者提議讓一個小妖潛入一架B-17轟炸機,後來轟炸機變成了太空船,並將劇本更名為“星際野獸”,不過歐班農不喜歡這個名字,遂改為“異形”。

經過反覆構思,舒塞特決定讓異形胚胎寄生在太空船的船員體內,孕育成熟後便會破膛而出。在創作劇本期間,歐班農曾從多部科幻片和恐怖片中獲取靈感。當劇本完成過半時,歐班農和舒塞特開始尋求製片商,在朋友的推薦下,兩人與製作人沃爾特・希爾、大衛・吉勒和戈登・卡羅爾成立的Brandywine電影公司簽約,但希爾和吉勒對劇本並不滿意,於是劇本幾易其稿,以致兩位編劇滿腹怨言。

1977年的《星球大戰》爆出冷門,促使福克斯公司開始充分關注科幻片的商業潛力。最終,福克斯決定注資420萬美元拍攝本片 。

獲獎記錄

《異形》奧斯卡金像獎(1980;第52屆) 獲獎 最佳視覺效果:H.R.吉格、Carlo Rambaldi、Brian Johnson、Nick Allder、Denys Ayling 提名 最佳藝術指導:Michael Seymour、Leslie Dilley、羅傑·克里斯蒂安、Ian Whittaker
美國金球獎(1980;第37屆) 提名 最佳電影配樂:傑瑞·高史密斯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1980;第33屆) 獲獎 最佳原聲:Derrick Leather、Jim Shields、Bill Rowe 最佳藝術指導:Michael Seymour 提名 最佳男配角:約翰·赫特 最佳服裝設計:John Mollo 最佳剪輯:Terry Rawlings 最有前途新人主演:西格妮·韋弗 安東尼·阿斯奎斯獎:最佳電影音樂:傑瑞·高史密斯
土星獎(1980,;第7屆) 獲獎 最佳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最佳科幻電影 最佳女配角:維羅尼卡·卡維特 提名 最佳編劇:丹·歐班農 最佳特效:Brian Johnson、Nick Allder 最佳化妝:Pat Hay 最佳女主角:西格妮·韋弗
土星獎(2004,;第30屆) 提名 最佳DVD套裝
異形2奧斯卡金像獎(1987;第59屆) 獲獎 最佳音效剪輯:Don Sharpe 最佳視覺效果:羅伯特·斯科塔克 、斯坦·溫斯頓、John Richardson、Suzanne M. Benson 提名 最佳女主角:西格妮·韋弗 最佳藝術指導:彼得·拉蒙特、Crispian Sallis 最佳音響:Graham V. Hartstone、Nicolas Le Messurier、Michael A. Carter、Roy Charman 最佳電影剪輯:Ray Lovejoy 最佳配樂:詹姆斯·霍納
美國金球獎(1987;第44屆) 提名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西格妮·韋弗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1987;第40屆) 獲獎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羅伯特·斯科塔克、Brian Johnson、John Richardson、斯坦·溫斯頓 提名 最佳化妝師:Peter Robb-King 最佳音效:Don Sharpe、Roy Charman、Graham V. Hartstone 最佳藝術指導:彼得·拉蒙特
日本電影學院獎(1987;第10屆) 提名 最佳外語片:詹姆斯·卡梅隆
土星獎(1987;第14屆) 獲獎 最佳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最佳編劇:詹姆斯·卡梅隆 最佳特效:斯坦·溫斯頓、羅伯特·斯科塔克、Dennis Skotak 最佳科幻電影 最佳年輕演員:Carrie Henn 最佳女主角:西格妮·韋弗 最佳男配角:比爾·帕克斯頓 最佳女配角:詹妮特·戈德斯坦恩 提名 最佳服裝:Emma Porteus 最佳化妝:Peter Robb-King 最佳男主角:麥可·比恩
土星獎(2004;第30屆)最佳DVD套裝
異形3奧斯卡金像獎(1993;第65屆) 提名 最佳視覺效果:理察·艾德蘭德、Alec Gillis、Tom Woodruff Jr.、George Gibbs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1993;第46屆) 提名 最佳特效:理察·艾德蘭德、George Gibbs、Alec Gillis、Tom Woodruff Jr.
MTV電影獎(1993;第2屆) 提名 最佳動作場景
土星獎(1993;第19屆) 提名 最佳女主角:西格妮·韋弗 最佳男配角:查爾斯·達頓 最佳導演: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 最佳編劇:David Giler、沃爾特·希爾、拉里·費格森 最佳服裝:Bob Ringwood、David Perry 最佳特效:George Gibbs、理察·艾德蘭德 、Alec Gillis、Tom Woodruff Jr. 最佳科幻電影
土星獎(2004;第30屆)最佳DVD套裝
異形4土星獎(1998;第24屆) 提名 最佳女主角:西格妮·韋弗 最佳女配角:薇諾娜·瑞德 最佳導演:讓-皮埃爾·熱內 最佳服裝 :Bob Ringwood 最佳特效:皮托夫 、 Erik Henry、Alec Gillis、Tom Woodruff Jr. 最佳科幻電影
土星獎(2004;第30屆)最佳DVD套裝

(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美國公映

影片序號影片名稱片長(分鐘)正式首映日期(日本)最終票房(美元)
1異形117分鐘/ 116分鐘(2004年導演剪輯版)1979年5月25日104,931,801
2異形2137分鐘/ 154分鐘(1992年特別版)1986年7月18日131,060,248
3異形3114分鐘/ 145分鐘(2003年特別版)1992年5月22日159,814,498
4異形4109分鐘/ 116分鐘(2003年特別版)1997年11月26日161,376,068

中國公映

中國台灣
影片序號正式譯名正式首映日期
1異形1980年2月16日
2異形21986年10月18日
4異形41998年1月28日
中國香港
影片序號正式譯名正式首映日期
1異形1979年11月14日
2異形21986年12月25日
4異形41998年2月26日

影片評價

總評

1979年一部劃時代的科幻作品橫空出世,帶來了科幻影史上最偉大的怪物形象,這部影片就是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其後,這個流著口水的外太空死神成為了一場陰魂不散的噩夢,之後的三部正統續篇《異形2》(1986年)、《異形3》(1992年)、《異形4》(1997年)橫跨詹姆斯·卡梅隆等三位名導,讓“異形”的恐怖深植人心;新千年後的衍生系列《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004年)和《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2007年)則再度證明了“異形”經久不衰的魅力。( 時光網 評)

單部評價

我為這部電影的出色技巧和專業給它評了高分,因為它有名有實。我還建議你去看這部電影前不要吃東西( 《 芝加哥太陽報 》影評人羅傑·艾伯特 評《異形2》) 。

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導演入侵好萊塢之作,過多強調視覺特技導致票房不甚理想,將漂亮的薇諾娜·賴德與醜陋的異形並置可謂創新,批判了人類對篡奪造物主特權的野心 (騰訊科技 評《異形4》)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