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境中州

內容介紹元代出現的多層級複式地方行政體制,在古代中國地方行政制度演變史上具有頗為特出的地位。 行省承襲金制而起,路經由唐宋“道”、“路”之制演化而成正式政區,州、縣亦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些都是考察元代地方多層級行政體制演化的基本觀照點。 本書聚焦於始自蒙古南下徇地中原、迄於忽必烈至元初年(1210s—1260s)華北地方行政建置發生激烈改易的現象,對該區域內所涉各層級(中書腹里、路、府、州、縣)之建置與區劃的歷史變遷狀況進行細緻的考釋和分析,力圖將關鍵的演變環節如實地復原出來,以期呈現蒙元地方行政建置之特質並究明其在唐宋、明清間的起承轉合之地位。

內容介紹

元代出現的多層級複式地方行政體制,在古代中國地方行政制度演變史上具有頗為特出的地位。行省承襲金制而起,路經由唐宋“道”、“路”之制演化而成正式政區,州、縣亦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些都是考察元代地方多層級行政體制演化的基本觀照點。設若我們進一步追問的話,元代緣何會出現此端變化,其演變之關節點何在,具體歷史過程若何?本書聚焦於始自蒙古南下徇地中原、迄於忽必烈至元初年(1210s—1260s)華北地方行政建置發生激烈改易的現象,對該區域內所涉各層級(中書腹里、路、府、州、縣)之建置與區劃的歷史變遷狀況進行細緻的考釋和分析,力圖將關鍵的演變環節如實地復原出來,以期呈現蒙元地方行政建置之特質並究明其在唐宋、明清間的起承轉合之地位。除此而外,本書尤矚意於探討“蒙古因素”在金元之際華北地方行政變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中書腹里以及其內部區劃的生成、世侯占有州郡與蒙古分封而致部分路(直隸州)之形成、蒙古千戶百戶制與漢地路府州郡體制之榫合,以及州依“節度—刺史”體系進行劃分制度的消失,在本書所討論的上述這幾大主題中都可不同程度地觀察到“蒙古因素”的影響。

作者介紹

溫海清 1979年生,江西寧都人,歷史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元代史。已在《中國史研究》、《文史》、《民族研究》發表專題研究論文6篇,在《文獻》、《中國學術》等雜誌發表讀史札記、學術書評等數篇,另有譯著(合譯)、譯文各1部(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