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TY病毒病

番茄TY病毒病

番茄TY 病毒病是一種毀滅性的蔬菜新病害,該病發病兇猛、危害猖獗,且因菜農對該病的發病規律和防治措施不了解,極易給番茄生產造成慘重損失,甚至絕產。

危害症狀

番茄TY病毒病 番茄TY病毒病

植株生長遲滯矮化。頂部新葉變小、褶皺簇狀、稍發黃、邊緣上卷,葉厚脆硬。染病幼苗嚴重矮縮,開花結果異常。成株染病的植株僅上部葉和新芽表現症狀,中下部葉片及果實一般無影響;據悉,該病病原是中國番茄黃葉曲葉病毒(或番茄黃化卷葉病毒,簡稱TY 病毒)。番茄植株機械摩擦和種子不傳毒,嫁接可致傳毒。該病毒的主要傳毒介體是煙粉虱,獲毒後可終生傳毒,但不經卵傳播。成蟲喜聚在頂葉背面活動,植株中下部葉片多為卵和若蟲。

傳播途徑

病毒通過寄主汁液接觸傳播,只要有傷口即可侵入寄主體內生長繁殖。自然條件下,主要通過煙粉虱、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傳播,害蟲獲毒後可終生帶毒傳播。另外,菜農田間農事操作也是造成TY病毒傳播流行的原因之一。西紅柿植株在感染後14至21天發病。高溫乾旱天氣、植株營養不良的條件下,西紅柿TY病毒病發生較重;品種間抗病差異顯著。

發病特點

該病在番茄現蕊開花期至結果、採收期各階段均可發生。早期染病, 植株嚴重矮縮, 無法正常開花結果;後期染病, 僅上部葉片和新芽表現症狀, 結果少, 果型小, 畸形多, 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分布

西紅柿TY病毒病病源為西紅柿黃化卷葉病毒,我國大面積發生是在2005年的廣西,曾給菜農造成了巨大損失。與其它病毒病相比較而言,該病毒具有爆發突然、擴展迅速、危害性強、治療難度大的特點,是一種毀滅性的西紅柿病害。在山東最早大面積發生是在2007年的魚台。到目前為止,該病毒病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

防治方法

1、選用抗、耐病品種。

番茄TY病毒病 番茄TY病毒病

2、加強栽培管理。培育無蟲、無病壯苗。育苗床與大田生產要分開;苗床應選用未種過茄科、葫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的田塊,育苗基質及苗床土壤要進行消毒處理,減少蟲源與病源;育苗棚用40-60目防蟲網隔離育苗,避免苗期感染;每畝苗床懸掛45cm ×25cm黃色粘蟲膠板10-15塊,誘殺煙粉虱,減少傳毒媒介。

3、生產上要適當控制氮素,增施磷鉀肥,適當噴施微量元素等葉面肥,保持田間濕潤,肥水管理少量多次,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時要及時檢查,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減少病源傳播;此外還應該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和殘枝落葉,以減少蟲源。

4、輪作換茬,確保增產增收。輪作換茬不僅有利於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和連續危害,還有利於奪取蔬菜高產穩產,換茬如上肥,由於不同種類蔬菜對於營養要求各不相同,輪作換茬可有利於不同作物在同一塊土地對營養的選擇性吸收,從而使作物增產。對於西紅柿病害嚴重的地方可換種西葫蘆、青椒等作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