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家場門宦

畢家場門宦是中國伊斯蘭教四大門宦之一虎非耶門宦的分支,該派的拱北位於甘肅臨夏城西面的一個叫畢家場的地方,所以得名。

畢家場門宦

中國伊斯蘭教蘇菲主義虎非耶學派所屬支系門宦之一。以其創始人馬宗生之墓地畢家場命名。馬宗生(1639~1719),回族陝西長安人。曾任甘肅河州(今臨夏)八坊北寺開學阿訇。清康熙十一年(1672),據傳穆罕默德二十五世後裔和卓,希達葉圖拉·阿法格·邁什胡勒(即阿帕克和卓),從新疆來到青海湟中鳳凰山傳教。馬宗生會同八坊上二舍清真寺阿訇大巴巴、祁寺滿拉祁靜一和商人馬十萬等前往青海拜會。希達葉圖拉見其虔誠,遂給馬宗生等分別傳授了虎非耶的教旨和“迪克爾”儀式,囑咐他們認主贊聖,傳教修道。馬宗生回到河州後,遵奉師傳,靜修功課,並結合自己的見解,先向北寺阿訇、滿拉傳授教理,隨後向當地穆斯林廣泛宜教,追隨者日益增多,逐漸形成一派。他逝世後,經長子馬一清、長孫馬達烏德兩位阿訇的傳播,教眾一度發展到2000餘戶。為擴大發展畢家場門宦的影響,為馬宗生修建了拱北,重修了八坊的祁寺、北寺和西寺3座清真寺,進一步吸引了大批信眾。其後,該門宦繼任者不力,同時,大拱北、穆夫提門宦相繼興起,從此開始衰落。從第四代阿卜杜拉開始,只稱“主持”,不再稱教主。清光緒年間拱北已被拆毀,至1949年僅有墓廬,無守墓人。1985年以來,重建了拱北八卦亭。畢家場門宦的主要教義、禮儀是:(1) 《古蘭經》 、聖訓是傳教之本。履行念、禮、齋、課、朝五項天命功課。(2)傳教必須應天理(順主順聖),遵守國法(順從國家及執政者),重視人倫(孝順父母、愛護骨肉、和睦鄰居)。(3)在遵守天命五功的前提下,專事靜修,默念“迪克爾”,兩者不能偏廢d但這只是對傳教者的要求,教眾只要履行“五功”,就是虔誠的信徒。(4)主張教派各行其是,反對隨意貶低別派或與之爭奪教眾及教權。(5)實行教主世襲和憑印信傳教的制度。該門宦1949年已傳至十代。教主或主持人依次為馬宗生、馬一清、馬達烏德、馬阿卜杜拉、馬易卜拉欣、馬伊德里斯、馬堃、馬尕麻、馬侯賽尼、馬國珍。信徒近萬人,主要分布於甘肅臨夏市陽窪山、臨夏八坊、臨潭舊城以及四川松潘和寧夏西吉等地。 (馬通)

相關連線

宗教伊斯蘭教古蘭經阿拉伯教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