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知識分子對日本音樂理念的攝取:明治末期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個側面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文化藝術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平裝: 27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3937279
條形碼: 9787503937279
尺寸: 20.8 x 14.6 x 1.4 cm
重量: 322 g

內容簡介

留日知識分子對日本音樂理念的攝取:明治末期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個側面》講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其中有很多類似於鑒真和尚東渡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流傳至今。文化交流是交流雙方之間相互攝取、吸收對方文化的過程,這一過程雖然是雙向的,但是不同的時代會存在不同的主要流向和趨勢。在近代之前,由於中國在經濟文化上處於發達、優勢地位,在中日交流的過程之中,較多的是中國文化為日本所吸收,至今在日本的文化和社會中,還能夠看到中國古代文化的烙印。眾所周知,時至近代,中日交流的趨向發生了逆轉。尤其是19世紀末,一向以天朝上國而自居的清帝國居然在甲午戰爭中敗於島國日本一事,震撼了朝野上下。中國的知識界開始將視線投向日本,一種以日本為中介來攝取西方科學文化的途徑,在當時的知識分子當中成為共識。他們認為日本的國力在短時間內增強,是由於其成功的借鑑了西方。而中國和日本同文同種,易於仿效,因此通過日本來學習西方的話可以事半功倍。

目錄

緒論
1.本書的研究對象及目的
2.相關課題的研究現狀
第一章 留日風潮之前的音樂言論
第一節 清朝末期近代學校制度的確立以及音樂的地位
第二節 清末留日風潮之前的音樂言論
1.洋務運動時期海外視察中的音樂見聞
2.對日視察以及東遊日記中的音樂見聞
3.維新派的教育救國論
4.維新派的音樂言論主張
第二章 日本明治時期的音樂理念
第一節 日本明治時期的學校音樂教育的成立及其特點
第二節 日本明治時期對赫爾巴特主義理論的吸收
第三節 明治時期軍歌的盛行
第四節 明治三十年代的音樂理念
第五節 鈴木米次郎與留日學生
1.從事留日學生音樂教育的經過
2.首調唱名法的引進和普及
3.對留日學生音樂教育的理念
4.對留日學生的音樂教育實踐
第三章 留日知識分子的音樂思想
第一節 《新民叢報》中的音樂思想
第二節 從《音樂小雜誌》看李叔同與明治日本的聯繫
第三節 留日學生雜誌中的音樂言論
第四章 從沈心工的樂歌創作看明治日本的影響
第一節 沈心工唱歌集中的音樂理念
第二節 從《國小校唱歌教授法》看沈心工對日本音樂理論的吸收
第三節 明治日本對清末時期沈心工的樂歌創作的影響
第四節 民國初期的樂歌創作
第五章 清末民初美育論的脈絡以及影響
第一節 從《教育世界》看王國維的音樂美育思想
第二節 蔡元培的美育論及其影響
第六章 清末民初留日知識分子音樂思想的歷史意義
1.清末民初留日知識分子音樂思想的脈絡
2.清末民初留日知識分音樂思想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