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村官

留學生村官

留學生村官是指一年內新近畢業的留學回國畢業生,2011年也可以報名應聘“大學生村官”。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聯席會辦公室稱,有北京戶籍、學士及以上學位的留學生,可視同應屆畢業生應聘大學生村官。

簡介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2011年5月9日表示,具有北京戶籍、在國外正規院校留學、最近一年以內畢業並取得學士以上學位的留學回國畢業生,可視同應屆畢業生報名應聘北京市大學生“村官”。
這是北京首次明確規定,留學生也可以參加大學生“村官”的應聘。今年,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0名回國留學生報名參加應聘。
2011年北京選聘大學生“村官”報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有11437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報名應聘3127個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助理崗位,供需比為3.7:1。
在報名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七成以上;北京生源5474人,占47.9%;中共黨員4207人,占36.8%。
北京市13個區縣2009年、2010年總計4759名契約期滿大學生“村官”,在契約期滿當年,有4393人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基本實現有就業意願的契約期滿大學生“村官”圓滿轉崗再就業的目標。
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聯席會辦公室發布《關於留學回國畢業生報名應聘大學生村官問題的說明》表示,具有北京戶籍,在國外正規院校留學,最近一年以內畢業,並取得學士及以上學位的留學回國畢業生,可視同應屆畢業生,報名應聘北京市大學生村官。
市人力社保局大學生村官處負責人稱,這是北京首次明確規定,留學生也可以參加大學生村官的應聘。今年北京市原規定的大學生村官選聘範圍,是列入國家統一招生計畫(不含定向、委培)的普通高校北京生源應屆畢業生,及北京地區普通高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應屆畢業生。
負責人介紹,前兩年北京招聘大學生村官時,都沒有涉及留學生,原因是考慮到留學生家境普遍較好,可能會缺乏到農村工作的積極性,或對於農村工作不適應。“今年,有不少留學生來諮詢,表達了到農村工作的願望。”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表示,北京市2011年選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報名時間將延至8日。

典型

張鈺,女,漢族,中共黨員,出生於1984年11月29日,柘城縣洪恩鄉人,於2006年7月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中藥學本科專業。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張鈺有幸受瑞典哥德堡大學KlasBlomgren教授的邀請與資助,在瑞典哥德堡大學Arvidcarlsson實驗室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神經科學研究。現任柘城縣申橋鄉後李村村委會主任助理。聽說家鄉選聘大學生“村官”,她放棄了留在國外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推廣過程中,張鈺協助村“兩委”班子成員轉變觀念、紮實工作,有力地助推了“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推廣。張鈺充分利用自己文化層次高、信息溝通快、接受能力強的特點,採取開展專題講座、深入田間地頭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和有關知識,使廣大農村黨員幹部和農民民眾深入了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她發揮自己計算機和網路知識基礎較好的優勢,通過“傳、幫、帶”,不斷提高終端站點管理員的綜合素質,使其熟練掌握設備操作技能,達到會基本原理、會基礎操作、會瀏覽點播、會日常維護、會組織教學的“五會”要求,為利用遠程教育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提供技術保證和人才支持。她利用現代遠程教育信息網路這一“免費大學”、“開放課堂”,積極幫助村級終端站點開展網上信息收集與發布,有針對性地搜尋下載適合本地實際的“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宣傳片,提升宣傳效果。深入宣講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和最新理論成果以及涉農法律法規等,引導基層黨員幹部和民眾鼓足幹勁,堅定信心,積極投身到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來。
“農村是一所大學堂,更是一個大舞台。我願意把我的青春與夢想奉獻給腳下的這片土地。生命中有了這份經歷,才能夠更加豐富我的人生,錘鍊我的意志。我相信,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我一定會在農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耕耘出成功的果實。”。“我常說我是一棵仙人掌,越是艱苦的環境,生命力越強!”剛剛結束全村甲型H1N1流感預防培訓班授課工作的張鈺,面對“對農村的各種困難是否做好準備”的提問時如是說。

張鈺在瑞典哥德堡大學實驗室工作照。張鈺在瑞典哥德堡大學實驗室工作照。

一個留學國外的堅毅女孩,面對家鄉選聘大學生“村官”的訊息,她毅然決定回國,用滿腔的熱情和所學知識報效家鄉;面對親朋好友的不解,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成功說服親人尊重自己的選擇;面對國內國外、城市鄉村的巨大落差,她毅然選擇堅守“既來之,則安之”的純真夢想……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見到張鈺時,她正忙著給民眾講解甲型H1N1流感的預防知識。剛從國外歸來,入村不到一個月的張鈺坦言,融入農村、融入民眾還有點難度。“主要是有點難接近吧,民眾對我還不是很熟悉。不過,我最近正在走訪民眾,了解村情。我想大家很快就知道我是‘村官’了。”張鈺滿懷信心地說。
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張鈺有幸受瑞典哥德堡大學KlasBlomgren教授的邀請與資助,在瑞典哥德堡大學ArvidCarlsson實驗室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神經科學研究。在此期間,她以積極熱情、刻苦認真的學習態度得到了KlasBlomgren教授的好評。
作為農民的孩子,張鈺一直都有一個回報家鄉的夢想。身在國外,她不僅利用各種場合和機會向瑞典的朋友詳細介紹祖國改革發展的勃勃生機和活力,讓他們了解中國、熱愛中國,而且利用業餘時間赴瑞典農村“取經”。
“我去過瑞典十幾個村莊,瑞典的村莊很美。瑞典的農業很發達,機械化、集約化程度很高。農民的素質也很高,去農場工作還需要資格認證。”張鈺向筆者詳細地講起了在瑞典農村的經歷。她說,在瑞典農村考察後,她感觸頗深,最深刻的一點就是瑞典的農民素質很高,對後李村的啟示就是要抓緊時間提高農民的素質,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
“農村,是我夢想成真的舞台!”
張鈺來自農村,她深知農村的境況,深知農村最需要的是什麼。為了回報家鄉,實現建設農村的夢想,她在學習方面更加發奮努力。四年的專業知識學習與實踐,使她較為全面系統地掌握了各學科的專業知識,形成了合理的知識層次和系統的知識結構,大量的實踐鍛鍊,也提高了她實際工作的能力。同時,張鈺性格開朗,為人友善、和氣,有著良好的溝通能力、適應能力、組織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集體榮譽感。
入村之後,張鈺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贏得了民眾的信任和肯定。在當前甲型H1N1流感肆虐的情況下,預防工作是重中之重。張鈺結合所學專業,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系統的作用,組織全村民眾收看有關甲型H1N1流感的宣教片,宣傳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病理,宣傳衛生防疫知識,告知廣大民眾甲型H1N1流感的症狀表現及預防治療常識,讓廣大民眾知道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讓廣大民眾不信謠、不傳謠、不害怕、不恐慌,科學防治甲型H1N1流感。
張鈺還深入鄉中國小課堂等重點防疫場所,通過生動形象的宣傳圖片,教育廣大在校學生如何搞好學校的清潔衛生、如何保護自己遠離甲型H1N1流感,並指導他們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強化預防措施,嚴控流感在校園內呈集聚性傳播。
張鈺根據她的所學專業,去醫院工作應該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她卻放棄了這樣的念頭,選擇了當一名大學生“村官”。主要是想充分發揮自己所長,更好地服務農村、服務老百姓,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她改變農村貧困落後局面的夢想才會變成現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