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蟠

申屠蟠是中國東漢時期的一個學者,出自《後漢書·申屠蟠傳》記載。

人物

申屠蟠
東漢]桓、靈時漆工。生卒不詳。陳留外黃(今河南民權西北)人,字子龍。九歲喪父,家貧,為漆工。為郭泰、蔡邕等所重。邢守召為主簿,不願出任。隱居治學,博貫《五經》,兼治圖緯。《後漢書·申屠蟠傳》:“蟠家貧,傭為漆工。郭林宗見而奇之。問郡蔡邕深重蟠,乃被卅辟,乃辟讓之曰:‘申屠蟠稟氣元妙,性敏心通,喪親盡禮,幾於毀滅。至行美義,人所鮮能。安貧樂潛,味道守真,不為燥濕輕重,不為窮達易節。方之於邕,以齒則長,以德則賢’。後郡召為主簿,不行”。

事跡

申屠蟠逃避議政
申屠蟠生於漢代末年。當時游士汝南范滂等人非議朝政,隨之,公卿以下的官,都折斷符節辭職,太學院裡學生爭相仿效議政的時風,認為文學將興起,文人將被重用,申屠蟠偏偏嘆息道:“從前戰國時代,文人在一起議政,各國國王爭相作掃除異己的先驅,最終有了焚書坑儒的大禍,今天看來也要有禍了。”於是銷聲匿跡,躲到梁山、碭山之間,以樹做房屋,一切都自己動手乾。
過了兩年,范滂等人果然因“誹訕朝廷”而惹禍,有的被處死,有的受刑,只有申屠蟠保全了性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