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性併發症

甲亢性併發症

甲亢性併發症常見臨床表現有:"四大,一改變":1.大熱,常大於39度 2.大汗淋漓,大汗淋漓,繼之汗閉 3.大量吐泄,常達8次每天 4.大心率,常大於140次每分,常伴心律失常 5.神經系統改變,神志改變,昏迷。

介紹

甲亢病長期不愈,可出現一系列合併症,如甲亢性心臟病、甲亢性肢體麻痹、甲亢性高血壓、甲亢性糖尿病、甲亢性精神病等,病情嚴重者可導致甲亢危象,搶救不急時常可危機生命。

如診斷和搶救措施不及時,死亡率極高。即使診斷治療及時,約5~15%的病人也難以幸免於難。

常見臨床表現

甲亢性心臟病

主要症狀:心悸、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過早搏動(早搏)或陣發性房顫,甚至出現持久性房顫。

甲亢性眼突

主要症狀:眼突的急性階段表現為眼外肌及眼球後組織的炎症性反應。

甲亢性肝損害

主要症狀:除甲亢症狀以外主要為肝病改變,肝臟腫大、壓痛、全身瘙癢、黃疸、尿色深黃、大便次數增多,但食慾尚好,無厭油。

甲亢性貧血

甲亢性白細胞減少

甲亢合併低鉀性周期麻痹

1.性心臟病 16~73歲都可發病,發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發生於甲亢後2~3年,除有典型甲亢臨床表現外,其常有竇性心動過速、心房纖顫、心房撲動、房室傳導阻滯、室性期前收縮、心肌損傷與心肌肥大等。心臟擴大可呈主動脈瓣型,或左右心擴大型。甲亢治癒後心臟病可隨之好轉,本病常應與心肌炎、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及其他心臟擴大疾病鑑別診斷。

2.甲亢性 本病多發生在男性青壯年身上,常與甲亢性肌病相混,甲亢肌病的血鉀正常,異常,而甲亢周期性則有:①血鉀<3.5mmol/L,系鉀代謝異常;②鉀分布異常:血糖升高可使鉀由細胞外移向細胞內;③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強,迷走神經促進胰島素釋放增多後可促進鉀分布進一步異常;④免疫因素可致IATS、LATS-P、T3及T4等水平升高,甲狀腺激素促進鉀水平降低;⑤甲亢的高腎上腺素能狀態可促進鉀水平下降而發生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本型應與(Bartters syndrome)、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醛固酮增多症、重症肌無力以及藥物性鑑別。

3.甲亢危象型 發病占甲亢1%~2%,老年人較多見,常與感染、精神創傷、手術、分娩、勞累過度、突然停藥、藥物反應及其他並發病等因素有關,致使甲亢加重,交感神經活動功能加強而致危象。危象前期即可達39℃以上,脈率達120~160次/min,躁動不安、食欲不振、噁心、、、精神恍惚、大汗不止、嗜睡、發展至半與昏迷。昏迷患者說明已有危象,十分危險。升高、肝功能異常、GPT、GOT、膽紅質等均可升高,可有,,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及等。血清T3、T4、FT3、FT4均可升高,病死率較高,必須當地及時搶救。

分類

甲亢危象

在甲亢病情未控制時,由於感染、勞累、精神緊張、術前準備不充分,放射性131碘治療等應激因素的影響,病情加劇,主要表現體溫升高、脈率增快、煩躁、噁心、嘔吐、腹瀉、大汗,甚至意識朦朧、昏迷。情況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較高。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近年已少見。應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現應積極治療。治療原則是用藥抑制甲狀腺激素的生成及分泌,降低腦及周圍組織對甲狀腺激素的反應和一般對症處理。文獻中報導有人採用更加積極措施將血中甲狀腺激素移出體外,如換血療法及腹膜透析。

甲亢眼病

突眼可與甲亢同時發生,也可以出現在甲亢之前或好轉以後,眼病的嚴重程度和甲亢多數不平行,有些病人甲亢不明顯,眼病卻很嚴重。依據病的輕重可分為良性突眼和浸潤性突眼。前者表現為眼裂增寬、眼瞼後縮、凝視、眨眼減少及輕度突眼;後者可表現過度流淚、怕光、眼內灰渣感、結膜水腫及充血、眼眶內組織水腫、眼球活動受限、視物成雙、視野缺損,甚至視力喪失、失明。良性突眼較常見,一般為雙側突出,有時可見到單眼突出;浸潤性突眼很少。對於良性突眼不需特殊治療,僅治療甲亢即可。浸潤性者在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同時,可服甲狀腺片,病情重的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少數需用眼部放射治療或眼部手術治療。不論採用哪種治療,治療期做好眼部護理(睡眠時抬高床頭,外出時戴太陽鏡以避光防塵,滴眼藥、塗眼膏或戴眼罩等)是很重要的。  甲亢肌病 較多見的是起病較慢的慢性肌病,病人常訴說蹲下起立及上樓困難,另外肌病較特殊的有周期性麻痹和重症肌無力,均少見。主要是治療甲亢,除對症處理外,尚無特殊治療方法。

護理

甲亢是一種慢性疾病,早期沒有症狀或症狀不典型,如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情發展會出現甲亢危象和甲亢性心臟病等危及生命的險症。即使得到正規治療仍有部分病人經過短期治療達不到較好的療效,由於疾病纏綿難愈,療程長,反覆發作,精神壓力大,對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積極正規治療的同時,對病人作好護理工作顯得格外重要。護理的重點是:1.減輕病人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痛苦。2.預防併發症的發生。3.為病人提供生活上的幫助。

(一)一般護理

1、適當休息與活動。

臨床症狀顯著時應及時臥床休息為主,尤其是食後1到2個小時應限制活動;臨床症狀明顯改善時在注意休息的同時適當活動或進行體育鍛鍊,切忌過度勞累;無臨床症狀,各項實驗室檢查均正常可以不限制活動。

2、情志護理

中醫認為人的精神狀態與機體的臟腑氣血密切相關,人的情志活動與心藏神的功能密切相關,凡是精神飽滿.心胸開朗的病人,療效一般較好,相反則較差。因此,在護理上要關心體貼病人,多與病人交談,了解病人的思想狀態,引導病人放下思想疑

3、飲食護理

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和鈉鹽攝入為原則,少用辛辣刺激性佐料食物,食物應軟易於消化,富與營養;不要多食高碘食物,比如:海帶、紫菜、海蜇、海苔以及藻類食物等,防止甲亢控制不良。不吸菸.不喝酒.濃茶和咖啡 。  (l)給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節約蛋白質的作用,若供應充足,可使蛋白質發揮其特有的生理功能。給予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維生素利無機鹽能夠調節生理功能,改善機體代謝,尤其是維生素B和維生素C。應給予充足的鈣和鐵,以防缺乏。  (2)適當增加動物內臟,新鮮綠葉蔬菜,或補充維生素製劑。  (3)適當控制纖維素多的食物。甲亢病人常有腹瀉現象,如過多供給富含纖維素的食品會加重腹瀉。

4.病情護理  主要是觀察全身有無高代謝綜合怔的表現,甲狀腺是否腫大,眼 球是否突出,,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生殖系統.運動系統有無異常,皮膚及肢端有無水腫.潮紅.潮濕杵壯指等異樣表現。特別注意觀察體溫及心血管系統的變化,防止甲亢危象及甲亢性心臟病的發生。

5、對症護理  使用西藥治療時,要注意年齡.性別.病情選擇甲狀腺藥物,治療中應注意觀察病情的變化,有無對甲狀腺藥物過敏,有無藥疹,肝損害,白細胞減少,應定期複查肝功能和血常規。使用中藥治療時要注意煎藥.服藥的方法,服藥過程中的禁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