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型心臟病

甲亢型心臟病是指在甲亢病的基礎上出現心臟增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臟病症狀而言,約占甲亢病人的5%~10%,與甲亢合併風濕型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壓型心臟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甲亢之後出現心臟病的表現,後者是在患甲亢之前就有心臟病特徵,由於甲亢的出現可以加重原有的心臟病。甲亢型心臟病的發病是超生理量的甲狀腺激素作用於心臟,使心肌代謝加速,心肌缺氧和營養物質缺乏,心肌變型肥大,房室傳導時間縮短和心房細胞不應期縮短,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液動力學改變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一般認為,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為其必備症狀和體徵,但須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臟病。

基本信息

簡介

本病的心律失常,以房型早搏為多見,其次為心房纖顫,並可見到心房撲動、陣髮型室上型心動過速及房室傳導阻滯。病程較長、病情嚴重的甲亢患者,由於高排出量的影響,使心臟負荷加重,可致心臟增大。在心律失常和心臟增大的基礎上可致心力衰竭。至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在甲亢型心臟病中則較為少見。

甲亢型心臟病隨著甲亢的治癒或控制,心臟病變可以消失,也可繼續存在,甚至成為永久型後遺症(如永久型的心臟增大)。

症狀

一:心律失常是甲亢時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包括竇型心動過緩、房型前期收縮、陣髮型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房纖顫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心房顫動。大約有5%—15%的患者會伴發心房顫動。
二:心臟增大,還有可能導致心臟形狀改變,包括心房、心室擴大,心肌細胞肥大、心肌纖維間隙增加等。
三:心力衰竭,爆發心衰的幾率大約是6%,年齡較大,病程較長的更容易發生。
除此之外,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都是甲亢型心臟病的症狀,心悸、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也都是甲亢型心臟病的症狀。

病因

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引發心臟的異常,稱之為甲狀腺功能亢進型心臟病(甲亢型心臟病)。但不少甲亢病人可同時伴有原來已經存在的心臟病,如動脈硬化型心臟病、高血壓型心臟病、風濕型心臟病以及先天型心臟病等。有稱感染可以是引起甲亢心臟病的一個誘因。
動物實驗業已證明,甲狀腺素可以引起鼠的心肌肥厚。在臨床觀察中,原來有甲亢型心臟病患者,在甲亢經過處理治癒以後,其中60%其心臟病未經特殊治療也隨甲亢的好轉而緩解。甲亢心臟病可以是獨立存在的,也可以是在原有其他病因所致心臟病的基礎之上發生的,此時,甲亢僅僅是使原有心臟病的病情加劇的激發因素。病理學所見甲亢心臟病的心肌無特異的病理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