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旺村

31.42 61.5 10.76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00畝(其中:田542畝,地47畝),人均耕地0.38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084.2畝;水面面積5.9畝,其中養殖面積5.9畝;草地211.7畝;荒山荒地320.6畝,其他面積1218.4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56戶通自來水,有200戶飲用井水,有30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65%);有456戶通電,有42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2%和9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0戶(分別占總數的61%和39%)。
該村到由旺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8輛,拖拉機13輛,機車1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42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4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5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0戶。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9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71.6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9.99萬元,占總收入的13.99%;畜牧業收入179.6萬元,占總收入的31.4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55頭,肉牛144頭);漁業收入5.1萬元,占總收入的0.89%;林業收入5.47萬元,占總收入的0.96%;第二、三產業收入225.5萬元,占總收入的39.45%;工資性收入61.5萬元,占總收入的10.76%。農民人均純收入186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商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0人(占勞動力的5.84%),在省內務工19人,到省外務工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56戶,共鄉村人口2117人,其中男性1028人,女性1089人。其中農業人口1539人,勞動力137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101人,白族15人,其他民族1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0人,占人口總數的4%;享受低保2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3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0.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669平方米,擁有教師26人,在校學生212人,距離鎮中學0.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78人,其中小學生212人,中學生166人。
全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2人,其中男黨員67人、女黨員1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支書、副主任、支委委員5人、村委委員5人組成,下設由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組10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5人。

人文地理

由旺村委會位於由旺鎮中部,是由旺鎮人民政府所在地。
由旺原名“牛汪”,因原來有一個牛汪塘而的名,後演變為“由旺”,含由來興旺之意。由旺歷史悠久,獅子山、文筆山出土的梯形磨製或石器證明了由旺是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由旺街建於元代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由旺街東南西北四面都建有門樓,方圓數十里的民眾都到此交易。是內地經由旺到等子,渡怒江,下芒市通往緬甸的絲綢古道。每逢集日,商賈往來,熱鬧非凡。大理、江西、南京、四川等外地客商都在由旺建有各自的會館,以方便資助到此經商、落籍的同鄉。
由旺人傑地靈,重視教育,人才輩出。有與朱德總司令同為雲南講武堂同學的將軍祝鴻基;有參加過辛亥革命、雲南重九起義的將軍祝鴻恩;有留學美國的物理學家李淑珍等名人。
村內有少保山、財神廟、土主廟、獅子山、子孫殿、龍井寺、文筆塔等古蹟景點。
文筆塔始建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建於文筆山之巔,塔高18.8米,實腹,塔身分四層,雄偉壯觀。文革期間被毀。1992年,正安公司投資14萬元重建。重建後的文筆塔比原塔高8米,塔身有著名作家冰心、汪曾祺,評論家馮牧,雕塑家劉開渠等人的題詞。
土主廟內有保存完好的契丹文字。
1942年5月,日軍侵占怒江西岸後,中國遠征軍第6軍新編39師到由旺駐防。10月,遠征軍第21野戰醫院在少保山設分院;11月,第71軍81師從保山移駐由旺;1944年5月11日,第11集團軍從保山移到由旺設前線指揮部(現子孫殿內)。遠征軍將領衛立煌、宋希濂、黃杰等先後到由旺駐軍視察。1944年9月,松山戰役勝利後,第11集團軍和美軍顧問團在財神廟慶祝及萬眾悼念陣亡將士大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