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重進

田重進(929年—997年),幽州人,北宋初年將領。初在後周時從軍,隸屬宋太祖趙匡胤軍中。宋太祖建立北宋後,田重進歷任御馬軍使、瀼州刺史。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歷任天德軍節度使、侍衛步軍指揮使、真定尹、知延州等。曾隨軍消滅北漢、治理黃河決口、大敗遼國軍隊。至道三年(997年),田重進去世,終年六十九歲,追贈侍中。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初隨太祖

田重進形貌奇偉,力氣很大。後周顯德年間(954年―960年),田重進應募從軍,隸屬於殿前督檢點趙匡胤的軍中。

顯德七年(960年),田重進跟隨趙匡胤征討遼國,到達陳橋時,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天下,建立北宋政權,是為宋太祖。宋太祖建立北宋後,升任田重進為御馬軍使。田重進後來累積戰功升至瀼州刺史。

平滅北漢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去世,宋太祖的三弟晉王趙光義繼位,改年號為太平興國,是為宋太宗。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北伐北漢,任命田重進和米信擔任行營指揮使,率領所統率的軍隊跟隨討伐。

此次戰役,宋軍大獲全勝,一舉消滅北漢政權。同年十月二十九日,田重進因消滅北漢有功,升任天德軍節度使。

堵塞決口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改任侍衛步軍指揮使。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改任靜難軍節度使。

太平興國九年(984年),黃河在滑州的韓、房村等地發生決口,朝廷派遣田重進統管修理黃河決口的工程,任命劉吉作為他的副手。不久,黃河決口得以堵塞。

大敗遼國

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派兵北伐遼國,任命田重進為定州路都部署,出兵飛狐。

三月初九日,田重進在飛狐擊敗遼軍。

三月十五日,田重進率領軍隊逼進飛狐城下,採用袁繼忠的計策,在飛狐城南口設下伏兵,擒俘遼國猛將、西南面招安使大鵬翼及其監軍馬斌貝、康州刺史馬頵、馬軍指揮使何萬通

以及渤海軍隊三千多人,殺死遼軍數千人,俘獲數以萬計的遼軍,追逐遼軍四十里,接連攻下飛狐、靈丘等城。四月十七日,田重進進攻蔚州,蔚州牙校李存璋、許彥欽殺死蔚州主將蕭啜理,拘捕監城使、同州節度使耿紹忠,率領官吏百姓獻城投降。

五月初九日,當時因曹彬的部隊與遼軍作戰失利,宋太宗於是命令田重進督率部隊駐紮在定州

,升任定州駐泊兵馬都部署。

雍熙三年(986年)十二月初五日,田重進率領部隊進入遼國境內,攻下岐溝關

,殺死守軍兵卒一千多人,俘獲大批牛馬輜重而回。

去世追贈

雍熙四年(987年)春天,改任彰信軍節度。

淳化三年(992年),改任真定尹、成德軍節度。不久,再改任京兆尹、永興軍節度。

淳化五年(994年),改任知延州,仍然擔任節度使。

至道三年(997年),田重進去世,終年六十九歲,朝廷追贈他為侍中。

趣聞軼事

田重進不從事學習,宋太宗為晉王時,愛惜他的忠勇,曾經送酒給他,他不接受,使者說:“這是晉王的賞賜,為什麼不接受呢?”田重進說:“替我謝謝晉王,我只知道有天子而已。”最終沒有接受。宋太宗知道他忠厚樸實,所以始終都任用他。

歷史評價

脫脫等《宋史》:①“形質奇偉,有武力。”

;②“重進不事學”

;③“信以篤實,重進以忠朴,劉遇以淳謹,廷翰以武勇稱,故皆終始委遇而不替。”

史籍記載

《宋史·卷四·本紀第四》

《宋史·卷五·本紀第五》

《宋史·卷二百六十·列傳第十九》

家庭成員

兒子

田守信,官至六宅使。

田守吉,官至閣門祗候。

大事記

宋太宗不顧大臣諫阻,於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二十一日,下詔北伐契丹,部署如下:

以天平軍節度使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水陸都部署,河陽三城節度使崔彥進為其副,出雄州;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彰化節度使米信為西北道都部署,沙州觀察使杜彥圭為副,亦出雄州;以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靜難節度使田重進為定州路都部署,西上閣門使袁繼忠為都監,出飛狐;二月十三日,又以檢校太師忠武節度使潘美為雲應寰朔等州都部署,雲州觀察使楊業為副,西上閣門使王侁為都監,出雁門。

宋太宗為了使軍事行動保密,沒有與宰相商議,而是在雍熙二年十二月將以上諸將詔至汴京,授以進攻方略:“潘美之師,但令先趨雲應,卿等(指曹彬、米信等)以十萬眾,聲言取幽州,且持重緩行,不以貪小利以要敵。虜聞大軍至,必萃勁兵於幽州,兵既聚,則不暇為援于山後矣。”

契丹統和四年(公元986年,宋雍熙三年)三月,于越耶律休哥上奏,言宋曹彬、崔彥進、米信由雄州道,田重進自飛狐道,潘美、楊業自雁門道來攻,歧溝關、涿州、固安、新城失陷。遼聖宗耶律隆緒急詔宣徽使蒲領至南京與休哥共議軍事,並分遣使者征諸路兵增援休哥,又召東京留守耶律抹只率軍西來。三月初七日,蕭太后與遼聖宗自中京南下親征,十三日即至駝羅口督師,要先穩定涿州防線,待各路大軍齊集再行攻擊。十四日,又詔林牙(官名)勤德率兵往平州守海岸,防止宋軍由海道襲擊。

飛狐戰場

田重進由定州率軍向飛狐進發,三月初九日破契丹軍于飛狐南。十五日,契丹西南招安使大鵬翼與副使何萬通、監軍馬贇,率眾二萬餘人前來抵禦。田重進用都監袁繼忠之計,伏兵于飛狐南口,自率軍列陣於東,命猛將荊嗣率五百騎攻擊其西,但荊嗣認為自己兵少不敢出擊,而當時譚延美率兩千兵屯於小沼,便請譚延美列隊於平川,又派二百人手持白旗於道側。荊嗣這才率領所部疾驅出擊,譚延美隨其後。荊嗣緣山崖與契丹短兵相接,一日之內交鋒五七合。契丹久戰不勝,又見宋軍旗幟綿亘,懷疑有大軍到來,便要遁走,而這時田重進以大軍乘之,契丹人大敗,投崖而下,潰卒千餘人皆降。此戰荊嗣一個人便斬首百餘級。田重進等向北追擊五十里,生擒大鵬翼、馬贇、何萬通及渤海軍三千餘人,斬首數千級。

三月十九日,契丹急遣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為山西兵馬都統,馳赴蔚州之東部署防線,以拒田重進和潘美兩路宋軍。

田重進圍飛狐,令大鵬翼至城下勸城中守將投降。於是,飛狐守將定武軍都指揮使呂行德、副都指揮使張繼從、馬軍都指揮使劉知進等於三月二十三日舉城投降。田重進又圍靈丘,當月二十八日,契丹靈丘守將步軍都指揮使穆超也舉城投降。

契丹見西南兩路軍情緊急,於二十五日賜林牙謀魯姑旗鼓四、劍一,率禁軍驍銳,南助休哥。又遣使賜耶律斜軫密旨,及彰國軍節度使杓印,以趣征討。

四月十一日,田重進又破契丹軍于飛狐北,斬二將。十七日,進攻蔚州。契丹守將左右都押衙李存璋、許彥欽等殺其節度使蕭啜里,執監城使耿紹忠,舉城投降。宋以崇儀使魏震知蔚州。不久,斜軫的援軍大至,田重進迎擊,激戰於蔚州東。田重進部下軍校五人,戰死四個,轉戰至大嶺,猛將荊嗣力戰,殺退契丹軍。

雲應戰場

三月初九,潘美軍自西陘出,遇契丹軍破之,追擊至寰州。十三日,契丹寰州刺史趙彥章以州降。潘美又圍朔州,契丹節度使慎思棄城北遁,副使趙希贊舉城降。十九日,宋軍轉攻應州,契丹應州節度使骨只遁走,守將彰國節度使艾正、觀察判官宋雄舉城降。四月初三日,攻雲州,契丹雲州節度使化哥逃遁,雲州告破。宋軍攻陷山西諸州,各置守兵防禦。楊業還代州,潘美繼續東進與田重進會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