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全能運動

田徑全能運動

田徑全能運動。跑、跳、投擲等各種不同田徑單項在規定日期內按一定順序進行的綜合性比賽項目。其成績是按照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制定的專門田徑運動全能評分表,將各個單項成績所得的評分加起來計算的,總分多者為優勝。

正文

跑、跳、投擲等各種不同田徑單項在規定日期內按一定順序進行的綜合性比賽項目。其成績是按照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制定的專門田徑運動全能評分表,將各個單項成績所得的評分加起來計算的,總分多者為優勝。國際田聯規定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全能比賽項目為男子十項全能和女子五項全能,它的比賽順序和1980年的世界紀錄如表:

田徑全能運動田徑全能運動
此外,還有一些非奧運會的全能運動項目:①男子三項全能。由 100米跑、推鉛球跳高組成,按此順序在 1天內比賽完畢。目前中國少年仍然採用。②男子五項全能。由跳遠、擲標槍、 200米跑、擲鐵餅、1500米跑組成,按此順序在1天內比賽完畢。它曾是1912、1920、1924年3屆奧運會項目。③男子十項全能(英制)。由100跑、 推16鉛球、跳高、 880碼競走、 擲16磅鏈球撐竿跳高、120碼跨欄跑、擲56磅重物、跳遠和1英里跑組成,按此順序在 1天內比賽完畢。這是1904年的奧運會項目,現仍在歐美一些英制國家流行。④男子室內五項全能。由跳高、60碼跨欄跑、推鉛球、跳遠、600 米跑組成。隨著冬季室內比賽的增多,國際間舉行此項比賽的也越來越多。⑤男子30分鐘十項全能。比賽項目、順序、計分方法等均與正式十項全能同,只是比賽的時間由兩天縮短為30分鐘。⑥女子三項全能。同男子三項全能。⑦女子七項全能(由女子五項全能改設)。
田徑全能運動曾經歷過多次演變和不斷增大難度的過程。在公元前 776年開始的古希臘運動會上,就舉行過包括場地跑(約192.27米)、跳遠、擲鐵餅、擲標槍和角力的古代五項全能運動。1904年奧運會將古代五項全能中的角力改為1500米跑,成為新的男子五項全能列為正式項目。從1912年第 5屆奧運會開始,採用了瑞典人發起的、分兩天舉行的男子十項全能,與上述五項全能並列為奧運會項目。這種情況持續了 3屆奧運會。從1924年第8屆奧運會開始,取消了男子五項全能,只剩下了男子十項全能,一直沿用至今。
女子全能運動是發展較晚、變化最多的田徑項目。1934年創造了第 1個女子五項全能世界紀錄。當時的五項全能是由推鉛球、跳遠、 100米跑、跳高、擲標槍組成。1951年改為兩天舉行的新五項全能運動,即第 1天是推鉛球、跳高、200米跑。第2天是80米跨欄跑和跳遠。1961年又把它的比賽順序修改成80米跨欄跑、推鉛球、跳高(第 1天)和跳遠、200米跑(第2天)。1969年將80米跨欄跑改為 100米跨欄跑。1977年將200米跑改為800 米跑,並規定5個項目在一天或兩天內完成均可。第22屆奧運會之後,國際田聯決定將女子五項全能改為女子七項全能,並從1981年起設定世界紀錄。女子七項全能的比賽順序,第 1天:100米跨欄跑、推鉛球、跳高、200米跑;第2天:跳遠、擲標槍、800米跑。
評分表是全能運動計算比賽成績的依據,也是促進全能運動發展的有效工具。隨著全能運動內容的演變和水平的提高,國際田聯曾在 1920、1934、 1950、1954、1962、1971、1977以及1981年分別對男女全能評分表作了多次修訂。這一事實說明半個多世紀以來,全能運動一直在不斷的演變中向更高、更難、更全面的方向發展。
全能運動比賽時,除採用各有關單項的規則外,尚有下列特殊規定:①徑賽項目搶跑 3次取消該單項比賽資格,但仍可參加其餘項目的比賽;田賽中的跳遠和投擲項目每人只有 3次試跳、試擲機會。②運動員必須按規定的順序和日期參加全部項目的比賽,方可計其總分和名次。如任何一個單項棄權,則不得計算總分和名次。③凡需計風速的單項成績,每秒平均風速在 4米以下者,其全能運動的紀錄可予承認。如風速超過每秒4米,仍可按其總分計全能的名次,但不能作為正式全能紀錄。④全能運動中的徑賽項目採用電動計時或人工計時均可,但不得混合使用,應分別設定紀錄。
全能運動要求運動員具有全面發展的身體素質,掌握多種單項運動技能,以及善於綜合運用這些單項技術的本領。因此古希臘人們高度評價全能運動的優勝者,把他們看成是最光榮的“武士”。現代奧運會也把全能運動稱為“運動皇冠”。世界不少優秀田徑運動員在他們創造單項優異成績之前,都曾是一名全能選手。世界許多國家也把各種類型的全能運動作為青少年時期訓練的基本途徑,目的在於全面發展他們的基本素質和各項技能。單項運動員從事全能訓練可以避免訓練單調,防止局部負擔過重而導致受傷,並對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和延長運動壽命有很多好處。

田徑全能運動田徑全能運動
60年代初期,國際田徑界出現了有關全能運動選手類型劃分,即所謂跑型、跳型、投型、跑跳型、跑投型和跳投型等不同類型的爭論。隨著全能訓練方法的改進,人們認識到某一單項或者某幾項突出的類型,不能反映“全能”的實質。只有全面地、熟練地掌握跑、跳、投的各項技術,使其得到相對的均衡發展,才能成為真正“全能”型選手。
全能運動是一個綜合性的獨立項目,它必須有一整套完整而獨立的訓練體系,把它所包括的各個單項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在訓練中充分利用各項技術和素質之間的共同屬性,注意限制和縮小技術和素質之間互相制約和對抗的不利因素。跑的技術訓練,可以發展速度和速度耐力,同時又關係到全能運動技術的掌握,應作為重點貫徹始終。力量訓練,要重視相對力量,也要重視絕對力量的訓練。人們長期認為耐力訓練與力量訓練之間存在著難以統一的矛盾。但從70年代以來,由於重視了呼吸心血管系統的訓練,採用各種段落跑、越野跑和變速跑等訓練手段,使身材魁偉的男女全能選手的800米和1500米賽跑的成績大幅度提高,成為全能運動成績突飛猛進的重要因素之一。全能運動的訓練比其他單項訓練更要重視全年和多年訓練的系統性。同單項比較,技術訓練的比重也要大得多。由於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能滿足素質的需要,因此身體素質的訓練,特別是力量和協調性的訓練必須和技術訓練緊密結合。大量的專門練習、模仿練習、負重和不負重的練習交錯進行,對掌握技術和提高訓練質量都是十分有效的。全能運動比賽具有運動量大、時間長的特點;據統計, 1次十項全能比賽能量的消耗相當於1次馬拉松比賽能量消耗的2.5~3倍。因此全能訓練除平時重視專門能力的訓練外,還要注意訓練期的營養和比賽中能量的補充。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十項全能運動得到廣泛開展。美國的R.馬賽厄斯於1948、1952年兩次獲奧運會冠軍,1950、1952年兩次破世界紀錄。這項運動在60年代更有了蓬勃發展。60~70年代為十項全能運動作出傑出貢獻的有美國選手R.約翰森、B.圖米、B.詹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選手W.霍爾多夫、現在世界紀錄保持者G.克拉奇梅爾,蘇聯選手В.庫茲涅佐夫、Н.В.阿維洛夫,英國選手D.湯普森等。中國台灣省選手楊傳廣1963年以8089分創造了世界紀錄,人們稱他為“亞洲鐵人”。
全能運動在中國開展較早,吉英子黃道遠在1914年的全國運動會上分別取得了三項全能和十項全能比賽的優勝。1919、1921和1925年的第 4、5、7屆遠東運動會上,中國選手朱恩德、杜榮堂和吳德懋取得了全能項目的優勝。近20年來,中國十項全能運動進一步得到發展,多次刷新全國紀錄,在亞新會、第8屆亞運會、1979 年和1981年亞洲田徑運動會上都取得較好成績。1980年7 月,在美國費城舉行的“自由鐘”國際田徑賽上,中國選手翁康強第1次與世界強手一起比賽,取得了第3名。當前十項全能的全國紀錄7426分(電計時)是翁康強1981年 9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上創造的。中國女子五項全能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較為普及,1964年女子跳高選手鄭鳳榮創造了女子五項全能運動4645分的好成績。中國選手葉佩素1978年在第 8屆亞運會和1979年亞洲田徑賽上兩次獲得女子五項全能冠軍。
女子七項全能運動的出現,說明女子全能運動在進一步發展,世界上已經有女子參加十項全能比賽。可以預見,男女全能運動將是那些身體高大、能跑善跳善投擲、技術全面、耐力好、意志堅強的青年男女激烈競爭的田徑項目。

配圖

田徑全能運動田徑全能運動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