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七月四日

生逢七月四日

朗·柯維克幼時就喜歡與夥伴們在樹林中沖衝殺殺,他夢想有朝一日成為真正的男子漢。1956年7月4日,正逢10歲生日的朗騎在父親肩上觀看美國獨立紀念日的遊行,這使他十分興奮。一次,朗的女友唐娜送了他一頂棒球帽,朗比賽獲勝,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基本信息

劇情

朗·柯維克幼時就喜歡與夥伴們在樹林中沖衝殺殺,他夢想有朝一日成為真正的男子漢1956年7月4日,正逢10歲生日的朗騎在父親肩上觀看美國獨立紀念日的遊行,這使他十分興奮。一次,朗的女友唐娜送了他一頂棒球帽,朗比賽獲勝,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漸漸長大成人的朗非常欽佩和嚮往總統那番充滿了戰爭狂熱的演說, 一種挑戰和犧牲的衝動在其內心萌生。在一場州際摔跤比賽中,朗被摔倒,好強的他淚水奪眶而出。 此後, 朗決定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去參軍參戰。在矛盾痛苦中,他冒雨沖向中學體育館,與戀人唐娜告別。

朗來到越南戰場,目睹美軍槍殺越南平民,他不顧一切地衝進屋內救護受傷的婦嬰。一場混戰中,他竟無意殺死了自己的好友威爾遜,而中校卻告訴痛苦不已的朗,這是“各有天命”。此後,朗中彈負傷,被送進退伍軍人醫院。他被告知腰部以下癱瘓,餘生將在輪椅上度過。

1969年,朗回到家鄉,有人把他當作愛國英雄,有人卻對他不屑一顧,這使他傷感和心酸,但坐在輪椅上的朗仍然堅持著對美國對戰爭的忠誠信仰。

在掀起反戰運動的大學校園中, 朗與唐娜再度見面,震驚、痛心的唐娜認定這場戰爭是錯誤的,必須加以制止。已喪失性能力的朗內心深愛著唐娜,他回憶往事,傷感無限。

在一次酒吧衝突後,朗終於認清了戰爭謊言背後的殘酷現實。不久,他被送到墨西哥軍人療養中心療養。在昏暗的妓院中, 妓女埃萊娜的溫柔體貼使朗百感交集,淚流滿面,他的心情略微振作起來。然而,越戰的惡夢在他腦中還時時浮現。為了贖罪,他去憑弔威爾遜的墓碑,為了制止戰爭與屠殺,朗終於覺醒並投入反戰運動。

1972年,在邁阿密海灘召開共和黨聚會時,朗和一些退伍軍人進入了會場,他公開發表反戰宣言,並被秘密警察趕出了會場。但得到了廣泛擁戴的朗不屈地搖著輪椅,指揮公眾,向前衝去……

4年以後,紐約舉行民主黨全國大會, 朗堅定而興奮地登上了演講席,他又回想起了往事。在人群的歡呼聲中,朗伸出左手,打了一個表示勝利的V形手勢……

相關影評

《生逢7月4日》取材於美國殘廢軍人朗·柯維克的自傳, 導演奧立弗· 斯通從1977年就打算把它拍成電影,直到10年以後才實現了他的願望。該片主要表現了一個美國士兵在越戰中誤殺戰友、自己又身殘之後的艱難生活和痛苦心境,它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一代美國青年的心路歷程。影片描寫的不止是關於一個人的故事,而是關於美國一代人的對戰爭的反思以及戰爭對他們的影響。

影片的構思以一個出生於美國獨立紀念日——7月4日的普通人朗·柯維克為主人公,基本上以他參加的三次遊行作為貫串全片的結構線。1956年第一次遊行的時候,朗還是個質樸無邪的孩子,但他已朦朧地感受到,對他來說,上帝和祖國意味著生命與一切。長大後的朗並沒有上大學,在時代、國家、政治的欺騙下,狂熱而模糊的愛國激情慫恿他上了越戰前線。懷著虔誠信仰的他卻親眼目睹了美軍濫殺無辜的罪惡並且意外地誤殺了自己的同伴,煩惱與內疚、痛苦死死折磨著他。傷殘的他回到家鄉,在其經歷的第二次遊行中,有人將他當作愛國英雄,又有人對他在越戰中的所作所為極為反感,他失去了人生的價值取向,陷入了一種尷尬的自我封閉狀態中。到了1972年的第三次遊行,已經覺悟的朗已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獲得了新生,他終於高舉反戰大旗,堅定地揭穿著那個可怕可惡的騙局。

《生逢7月4日》片長143分鐘,其中越南戰場的鏡頭雖只占17分鐘,但整部影片卻自始至終籠罩著戰爭的陰影,充滿了悲涼的氣氛,發人深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