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瓶頸

生育瓶頸

生育瓶頸,是指職場媽媽在重返職場後遇到的一些困難。左手工作,右手孩子,這樣的生活方式已讓一些職場媽媽倍感“壓力山大”,職業發展受到影響。

基本信息

現象

生育瓶頸生育瓶頸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女性在職場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擁有自身事業、實現經濟獨立,已成許多職場女性的奮鬥目標。也因此,越來越多女性在產後渴望迅速重返職場當職場媽媽,而非全職媽媽

根據智聯招聘2016年5月發布的《職場媽媽生存現狀調查》顯示,有71.85%的女性表示不會考慮做全職媽媽,會考慮做全職媽媽的女性僅占受訪女性總數的18.53%,她們寧願過“左手工作,右手孩子”的忙碌生活。因為經濟獨立對於一個女性很重要,要是自己沒有經濟來源,天天找丈夫拿錢,看他臉色過日子,這樣並不好。此外,她們也擔心,萬一哪天離婚後,全職媽媽是很難找到工作。

重返職場面臨的問題,不僅是丈夫不太照顧孩子,婆婆的“育兒經”也早已過時,自己不太放心讓婆婆帶回老家照顧,只能承擔大部分職責。在重返崗位後,單位會要求她們仍需完成以往的工作任務量,不能達標,就有可能面臨被辭退的危險。

左手工作,右手孩子,這是許多職場媽媽的生活狀態,如何平衡好二者的關係,是擺在她們面前的一大難題。《職場媽媽生存現狀調查》顯示,超過95%的女性受訪者認為生育會對女性的職場發展產生影響,其中,有57.1%的女性認為“影響很大”。

外部因素

生育瓶頸生育瓶頸
職場媽媽,也是需要企業特別“關照”的一個群體。根據相關法律政策,職場媽媽在生育期享有一定的福利待遇,諸如產假以及哺乳假等。

以哺乳假為例,早在1998年,國務院出台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就規定哺乳期女工享餵奶權:有不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餵奶時間,每次30分鐘。

此外,一些企業對職場媽媽也有擔憂,擔心她們的精力向家庭傾斜,不能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上述一些情況的存在,也讓“婚育問題”成了一些女性進入職場的門檻。

很多企業會特別關注“婚育狀況”那一欄,求職者的婚育問題甚至成了一些企業“求才”的重要評判標準。雖然當前很多企業在招聘時並未醒目地註明有婚育要求,但私底下會這么執行,這已成潛規則。

此外,返回工作崗位後,職場媽媽還會遭遇薪酬、地位問題的困擾。調查顯示,有24.21%的女性認為生育後“薪酬下降了”,有26.59%的女性認為生育後“地位下降了”,然而認為生育後薪酬和地位出現漲幅的都只有4%左右。

應對建議

生育瓶頸生育瓶頸
職場女性既要承擔家庭責任,又面臨工作壓力,對此,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王曦影認為,家庭及工作的雙重壓力,是職場媽媽長期需要面對的問題,如何化解,此前外界重在探討“婦女如何平衡工作及家庭兩者的關係”。

不過,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婦女個人如何運用好平衡術的問題,而在於需要社會來解決。在過去,社會會興建許多託兒所、幼稚園來緩解職場媽媽的壓力。但如今,私立託兒所、幼稚園都很貴,這讓很多收入一般的職場女性多了後顧之憂。

有調查顯示,中國的托育服務短缺非常嚴重,0-3歲嬰幼兒在中國各類托幼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遠低於一些已開發國家50%的比例。中國80%的嬰幼兒都是由祖輩參與看護。

“照顧孩子不僅是女性的職責。”王曦影也建議,應該從制度上促進男性參與照顧孩子的工作中,以此分擔職場媽媽的壓力。

在2017年1月,針對全面兩孩政策後女性壓力,國家衛委計生指導司司長楊文莊表示,要重視家庭建設,尊老愛幼,夫妻共同承擔養育子女的責任,不要把責任都推給母親。也要健全完善相應的服務設施,關心婦女兒童發展,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