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銀行

生物銀行

生物銀行,是指收集、存儲研究用生物樣本(包括組織、血漿和生物體液等)以及與這些生物樣本相關的各種臨床治療與隨訪等資料,是按嚴格技術標準採集、運輸、存儲、管理和使用的資源庫。生物銀行,又稱生物樣本庫,同健康銀行一樣是對某種具有泛銀行性質的事物的簡稱。

基本信息

發展成因

美國加州聖摩尼卡RAND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本世紀初美國生物銀行存儲的人體組織樣本數量超過3億份,並以每年2000萬份的速度增加。儘管如此,很多科學家依然抱怨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樣本。2011年,700名專門從事癌症研究的科學家參與了一項專項調查,其中47%的人認為他們難以獲得足夠的樣本。正因如此,81%的人認為其研究工作受到影響,60%的人則因樣本不夠對其研究結論表示質疑。因此,如何獲取和存儲高品質、數據豐富的生物樣本,並更有效地為醫學研究服務,便成為生物銀行業發展的關鍵。

基本意義

2015年全球生物銀行市場可達239億美元。但生物銀行對人類的最大貢獻則是:幫助科學家進行疾病研究和治療,促進人類健康。
未來,高質量、高水準的生物銀行是重大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藥物研發臨床診治技術研發、健康(預測預防)研究與產業化的最重要環節、最寶貴資源,是功能基因組研究眾多重要基因、蛋白等科研成果快速產業化、套用到臨床(分子診斷、分子分型與預測、預防及個性化治療等)的重要保證。

評價

正如英國生物銀行首席科學家和執行官羅瑞·考林所說,生物銀行的“價值就在於它的龐大和詳細,希望科學家能夠使用它們”。

國內

生物銀行生物銀行
我國疾病生物樣本資源極其豐富,是任何一個國家無可比擬的。因此,必須搶占重大疾病生物銀行建設先機,以搶占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國際制高點。這也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自主創新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與保證。
然而,由於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我國生物銀行建設存在無序、分散、封閉、缺乏標準化流程、缺乏質控體系與信息化管理、臨床資料殘缺不全(尤其治療與隨訪資料)、倫理學與法律不健全、樣本流失嚴重甚至為國外研究機構所掠奪等重要問題,嚴重降低了我國生命科學研究與轉化醫學水平,阻礙了創新性新藥研發與臨床診治技術的開發進程。

2017年1月10日,中關村“生物銀行”攜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成立心血管罕見病研究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