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技術

生物柴油技術

生物柴油以酸化植物油、動植物性廢棄油脂下水道地溝油、食品煎炸廢油、油廠下來的邊角料、各種動植物油、各種油質品為主要原料和甲醇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而成。

簡介

生物柴油以酸化植物油、動植物性廢棄油脂下水道地溝油、食品煎炸廢油、油廠下來的邊角料、各種動植物油、各種油質品為主要原料和甲醇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而成。
鄭州匯綠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柴油技術使用安全可靠:採用本發明工藝生產的生物柴油已通過中試驗證,其使用性能良好,完全可以替代礦物柴油。以動植物油替代礦物柴油,將將實現柴油物產的可再生性,並可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生物柴油生物柴油

製造生物柴油的途徑

目前,國際上對生物柴油的開發形勢看好,而製造生物柴油的途徑主要有三條:一是利用食用油生產生物柴油;二是利用甘蔗渣發酵生產柴油;三是利用"工程微藻"生產柴油。

利用食用油生產生物柴油

日本每年的食用油消費量為200萬噸,產生的廢食用油達40萬噸,為生產生物柴油提供了原料。藉助酶法即脂酶進行酯交換反應,混在反應物中的游離脂肪酸和水對酶的催化效應無影響。反應液靜置後,脂肪酸甲酯即可與甘油分離,從而可獲取較為純淨的柴油。利用此種方法生產生物柴油有幾點值得注意並有待研究解決:1.不使用有機溶劑就達不到高酯交換率;2.反應系統中的甲醇達到一定量時,脂酶就失活;3.反應時間比較長;4.一般來說,酶的價格較高。

為了提高柴油生產效率,採用酶固定化技術,並在反應過程中分段添加甲醇,更有利於提高柴油的生產效率。這種固定化酶(脂酶)是來自一種假絲酵母(Candidaantaretica),由它與載體一起製成反應柱用於柴油生產,控制溫度30℃,轉化率達95%。這種脂酶連續使用100天仍不失活。反應液經過幾次反應柱後,將反應物靜置,並把甘油分離出去,即可直接將其用作生物柴油。 

利用甘蔗渣發酵生產柴油

除植物油酶法生產生物柴油外,也有報導利用甘蔗渣為原料發酵生產優質柴油的研究成果,據稱1噸甘蔗渣的能量與1桶石油相當(每桶等於31.5加侖,每加侖等於3.7853升)。如加拿大一家技術公司正在將這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已建立每天6桶生物柴油的裝置,以蔗渣為原料生產柴油,並計畫擴建成每天25噸工業規模的生產裝置。但是,採用什麼微生物發酵生產柴油?產出率如何?沒有見到具體報導。

利用"工程微藻"生產柴油

利用"工程微藻"生產柴油是柴油生產一項值得注意的新動向。所謂"工程微藻"即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建構的微藻,為柴油生產開闢了一條新的技術途徑。美國國家可更新能源實驗室(NREL)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建成"工程微藻",即硅藻類的一種"工程小環藻"(Cyclotellacryptica),在實驗室條件下可使脂質含量增加到60%以上(一般自然狀態下微藻的脂質含量為5%-20%),戶外生產也可增加到40%以上。這是由於乙醯輔酶A羧化酶(ACC)基因在微藻細胞中的高效表達,在控制脂質累積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研究合適的分子載體,使ACC基因在細菌、酵母和植物中充分表達,還進一步將修飾的ACC。

生物柴油檢測技術生物柴油檢測技術

經濟效益及設備

生物柴油是用幾種各地均有的化工原料合成的,不需高溫高壓,沒有三廢污染,性能同商品柴油性能一樣,適用於各種機械車輛和噴油裝置。石油一直緊張,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高,投資回收快。

生物柴油特點

(1)生物柴油無需改造發動機,能與現有柴油混合使用,並且不受比例限制,也可單獨使用;

(2)生物柴油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原料豐富,成本低,易於推廣套用;

(3)生物柴油點火性能好,易發動,無氧化,不腐蝕,熱效率高;

(4)生物柴油投資少,見效快,經濟效益高;

(5)生物柴油爆發力強,馬力不減,煙塵減少,對機器無任何損害;

(6)生物柴油油色不變,型號全,0#、35#,人工機械均可操作;

(7)生物柴油永不分層,永不深淀,永不失效;

(8)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等特點,是鄉鎮個體戶理想的投資項目。

生物柴油技術設備生物柴油技術設備

 

檢驗標準

生物柴油檢測技術標準
生物柴油(BD100)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項目質量指標試驗方法S500S50

密度(20℃)/(kg/m)820~900GB/T2540

運動粘度(40℃)/(mm/s)19~6.0GB/T265

閃點(閉口)/℃不低於130GB/T261

冷濾點/℃報告SH/T0248

硫含量(質量分數)/%不大於0.050.005SH/T0689

10%蒸余物殘炭(質量分數)/%不大於0.3GB/T17144

硫酸鹽灰分(質量分數)/%不大於0.020GB/T2433 

 水含量(質量分數)/%不大於0.05SH/T0246

機械雜質無GB/T511 

 銅片腐蝕(50℃,3h)/級不大於1GB/T5096 

 十六烷值不小於49GB/T386

氧化安定性(110℃)/小時不小於6.0EN14112

酸值/(mgKOH/g)不大於0.80GB/T264GB/T5530

游離甘油含量(質量分數)/%不大於0.020ASTMD6584

總甘油含量(質量分數)/%不大於0.240ASTMD6584

90%回收溫度/℃不高於360GB/T6536

也可用GB/T5526、GB/T1884、1885方法測定。

可用GB/T380、GB/T11131、GB/T11140、GB/T12700和GB/T17040方法測定,結果有爭議時,以SH/T0689方法為準。可用GB/T268方法測定,結果有爭議時,以GB/T17144仲裁。

可用目測法,即將試樣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溫(20℃±5℃)下觀察,應當透明,沒有懸浮和沉降的機械雜質。結果有爭議時,按GB/T511測定。可加抗氧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